15.有反應①Cl2+SO2+2H2O═H2SO4+2HCl
②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針對兩個反應回答:
(1)氧化劑的氧化性強弱順序為KMnO4>Cl2>H2SO4,還原劑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SO2>HCl>MnCl2
(2)反應①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質量比為98:73;
(3)反應②中HCl表現(xiàn)出的性質是ab(填字母).
a.還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分析 ①Cl2+SO2+2H2O═H2SO4+2HCl中Cl元素的化合價升高,S元素的化合價降低;
②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中,Mn元素的化合價降低,Cl元素的化合價升高,
(1)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而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chǎn)物的還原性;
(2)反應①中氧化產(chǎn)物為H2SO4,還原產(chǎn)物為HCl;
(3)反應②中生成鹽體現(xiàn)鹽酸的酸性,且生成氯氣,體現(xiàn)鹽酸的還原性.

解答 解:①Cl2+SO2+2H2O═H2SO4+2HCl中Cl元素的化合價升高,S元素的化合價降低;
②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中,Mn元素的化合價降低,Cl元素的化合價升高,
(1)由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為KMnO4>Cl2>H2SO4,由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chǎn)物的還原性可知,還原性為SO2>HCl>MnCl2
故答案為:KMnO4>Cl2>H2SO4;SO2>HCl>MnCl2;
(2)反應①中氧化產(chǎn)物為H2SO4,還原產(chǎn)物為HCl,二者的質量比為98:36.5×2=98:73,故答案為:98:73;
(3)反應②中生成鹽體現(xiàn)鹽酸的酸性,且生成氯氣,體現(xiàn)鹽酸的還原性,即HCl表現(xiàn)出的性質是ab,故答案為:ab.

點評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及氧化還原反應中的規(guī)律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反應N2O4(g)?2NO2(g)△H=+57kJ•mol-1,在溫度為T1、T2時,平衡體系中NO2的體積分數(shù)隨壓強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正確的是( 。
A.A、C兩點的反應速率:A>C
B.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深,C淺
C.A、C兩點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A>C
D.由狀態(tài)B到狀態(tài)A,可以用加熱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鹽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O+CO2
B.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2OH-═CO32-+H2O
C.NaOH溶液和KHSO4溶液反應:OH-+H+═H2O
D.Na2O溶于稀鹽酸:O2-+2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某種物質的結構如圖所示,它是某種烴的衍生物的3個分子間相互加成生成的,這種烴的衍生物是甲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碳酸鎂晶須是一種新型的吸波隱形材料中的增強材料.
(1)合成該物質的步驟如下:
步驟1:配制0.5mol•L-1MgSO4溶液和0.5mol•L-1NH4HCO3溶液.
步驟2:用量筒量取500mL NH4HCO3溶液于1000mL三口燒瓶中,開啟攪拌器.溫度控制在50℃.
步驟3:將250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min內(nèi)滴加完后,用氨水調(diào)節(jié)溶液pH到9.5.
步驟4:放置1h后,過濾、洗滌.
步驟5:在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鎂晶須產(chǎn)品(MgCO3•nH2O n=1~5).
回答下列問題:
①步驟2控制溫度在50℃,較好的加熱方法水浴加熱;
②步驟3生成MgCO3•nH2O沉淀的離子方程式Mg2++HCO3-+NH3•H2O+(n-1)H2O═MgCO3•nH2O+NH4+
③步驟4檢驗是否洗滌干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的濾出液,滴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無沉淀說明已洗滌干凈;
(2)測定合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稱量1.000 g碳酸鎂晶須,放入如圖所示的廣口瓶中加入水滴入稀硫酸與晶須反應,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溫下反應4~5 h,反應后期將溫度升到30℃,最后的燒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測得CO2的總量;重復上述操作2次.

①圖1中氣球的作用是緩沖壓強并封閉體系.
②上述反應后期要升溫到30℃,主要目的是使廣口瓶內(nèi)水中溶解的CO2充分逸出,并被NaOH充分吸收.
③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燒杯中的溶液時應選用酚酞為指示劑,若盛放鹽酸的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未排盡,滴定后無氣泡(其他操作均正確),則所測CO2的量會偏。ㄌ睢捌蟆薄捌 薄盁o影響”)
④設3次實驗測得每1.000g碳酸鎂晶須與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的CO2平均值為a mol,則n值為$\frac{(1-84a)}{18a}$(用含a的表達式表示).
(3)稱取100g上述晶須產(chǎn)品進行熱重分析,熱重曲線如圖2.則該條件下合成的晶須中,n=1(選填1、2、3、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有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17.04g與130.0g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氣體5.28g.將所得溶液在t℃時恒溫蒸發(fā)掉48.96g水,溶液恰好達到飽和.
(1)上述過程中,溶液中離子物質的量增大的是Mg2+(離子化學式,下同);離子物質的量減小的是H+;不變的是Cl-;最后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是Mg2+、Cl-
(2)計算①原混合物中Mg(OH)2的質量;
(3)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t℃時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反應(或反應組)以說明碳的非金屬性強于硅的是( 。
A.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B.SiO2+2C$\stackrel{高溫}{→}$Si+2CO↑
C.SiH4$\stackrel{500℃}{→}$Si+2H2;CH4$\stackrel{>1000℃}{→}$C+2H2
D.Si+O2$\stackrel{900℃}{→}$SiO2;C+O2$\stackrel{300℃}{→}$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200ml Fe2(SO43溶液中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是7.5mol/L,則該溶液中含F(xiàn)e3+56g.向該溶液中加入1.5mol的BaCl2溶液可使SO42-恰好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SO4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關于NaOH的問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②③⑤⑥⑦.
①易被氧化 ②呈堿性 ③有腐蝕性 ④可用鈉和水反應制取 ⑤易潮解 ⑥稱量時應放在小燒杯中 ⑦久置于空氣中加酸有氣體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