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態(tài)學家對某湖泊的能量流動進行了定量分析,部分數據如表。
生物類型 能量 | 生產者 | 植食性動物 | 肉食性動物 |
固定的能量 | 464.6 | ? | 12.6 |
未利用 | 293 | 29.3 | 5 |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 96.3 | 18.8 | 7.5 |
流入分解者 | 12.5 | 2.1 | 0.1 |
注:表中數字為能量數值,單位是J/(cm2·a)(焦每平方厘米每年)
請分析數據,回答問題:
(1)若該湖泊的面積為Scm2,則一年內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____________。
(2)生產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儲存在有機物中未利用,一部分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其余的能量流入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中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率為_________(用百分數表示,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
(3)如果該湖泊只是受到輕微的污染,則對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個生物成分的影響并不大,這是因為該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____________能力,該能力的基礎是__________(從“正”、“負”中選填)反饋調節(jié)。
【答案】 464.6SJ 分解者 下一營養(yǎng)級(或植食性動物) 20.1% 自我調節(jié) 負反饋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考查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過程、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機理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應明確每一營養(yǎng)級同化能量的四個去向。
(1)若該湖泊的面積為Scm2,則一年內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為464.6SJ。
(2)生產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儲存在有機物中未利用,一部分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其余的能量流入分解者和下一營養(yǎng)級(或植食性動物)。表中第二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為12.6+29.3+18.8+21=62.8 J/(cm2·a),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率為12.6÷62.8=20.1% 。
(3)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該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調節(jié)。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膜系統(tǒng)是由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等構成的整體。生物膜系統(tǒng)與細胞代謝和細胞通訊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質、糖蛋白和糖脂等
B.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均依賴于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
C.溶酶體和高爾基體在行使功能時可能伴隨膜組分的更新
D.內質網的膜上附著有多種酶,性腺細胞內質網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從橘皮中提取橘皮油的操作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橘皮中含有的橘皮油的量較多,因此可以用機械壓力直接榨出
B. 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將橘皮干燥并去除水分
C. 在設計壓榨裝置時,要考慮容器能夠承受的壓力范圍,防止將容器壓破,導致實驗失敗和發(fā)生安全事故
D. 將壓榨液倒入分液漏斗,靜置5~7天,排去下層的沉淀物及水分,即可得到澄清的橘皮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若“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體內糖類的某些轉化過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此生物是動物,因為能將淀粉轉化為糖原
②關于糖的轉化不可能發(fā)生在同一生物體內,因為淀粉和麥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動物特有的糖
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為它含有淀粉和麥芽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儲存能量的多糖,麥芽糖是二糖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某種癌細胞核DNA含量為2n,體外培養(yǎng)的癌細胞能不斷增殖并保持遺傳穩(wěn)定性,對培養(yǎng)液中細胞的核DNA含量情況進行測定,發(fā)現核DNA含量有:2n、2n4n及4n三種類型。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A. 核DNA含量為2n的細胞都處于有絲分裂間期
B. 核DNA含量為2n~4n的細胞都處于分裂期
C. 核DNA含量為4n的細胞都處于分裂后期
D. 若抑制DNA復制,核DNA含量為4n的細胞所占比例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免疫系統(tǒng)功能過強或過弱,都會引起機體功能的紊亂。下列關于免疫系統(tǒng)功能異常引起的疾病,描述正確的是
A. 艾滋病人群患惡性腫瘤的比率與健康人相比沒有差異
B. 風濕性心臟病的病因是抗體與自身組織發(fā)生反應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C. 過敏反應中沒有淋巴細胞的參與
D. HIV主要通過感染人體B淋巴細胞,從而影響體液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自然界中,除了植物和動物以外的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微生物無處不在,大多數對我們人類是有利的,少數有害。我們只有清楚地認識它們,才能合理利用它們。
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中,人們利用酵母菌釀制果酒、醋酸菌制醋、毛霉制作腐乳,以及乳酸菌制作泡菜。
①可以依據是否_______將酵母菌、毛霉與以上其他微生物區(qū)分開。
②沒有經過嚴格的滅菌過程。卻能夠獲得傳統(tǒng)發(fā)酵產品,請說出兩點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從______的土壤中取樣,采用_______法接種到________的選擇培養(yǎng)基。
④若對土壤懸液進行梯度稀釋時,未經振蕩而直接取上層懸液進行梯度稀釋,用不同稀釋倍數的樣液接種到平板上進行培養(yǎng)和計數,統(tǒng)計出的菌落數往往比正確操作統(tǒng)計出的菌落數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⑤自然界篩選的菌種需要進一步經過_____處理,才可能獲得滿足人類要求的能夠高效降解石油成分的微生物。該育種方式的不足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大量處理供試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酶X(一種蛋白質)對人淋巴瘤細胞有抑制作用,而對正常細胞無影響,因為它能將氨基酸Y分解,而淋巴瘤細胞自身不能合成該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為驗證該酶對兩種細胞的影響,某興趣小組進行了以下實驗。
實驗材料:正常細胞、淋巴瘤細胞、培養(yǎng)基(含細胞生長所需的物質)、酶X
實驗步驟:
a.分組
實驗組:培養(yǎng)基 +酶X + 淋巴瘤細胞
對照組:培養(yǎng)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后,觀察細胞生長狀態(tài)、檢測Y含量。
實驗結果(如下表)
實驗分組 | 生長狀態(tài) | Y含量 | |
培養(yǎng)液 | 細胞內 | ||
實驗組 | ① | 缺乏 | 缺乏 |
對照組 | 正常 | 缺乏 | 正常 |
結果分析:
(1)表中①應為____________。
(2)已知Y的分子式為C4H8N2O3,則其R基的原子組成及數目為_________。Y________(填是或不是)人體的必需氨基酸,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酶X只能注射,口服無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根據實驗結果,你認為理想的抗腫瘤藥物應該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生物教材當中出現了很多有關小泡的敘述,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 內質網膜會形成小泡,把附在其上的核糖體中合成的蛋白質包裹起來,隨后小泡離開內質網向高爾基體移動并最后與之融合
B. 在動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細胞中,含有一些由高爾基體斷裂形成的,由單位膜包被的小泡,稱為溶酶體
C. 在植物有絲分裂的前期,核膜開始解體,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絲分裂的末期,這些小泡會聚集成一個細胞板,進而形成新的細胞壁
D. 剛分裂形成的植物細胞中有小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