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物組織中還原糖、淀粉、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還原糖、淀粉的鑒定通常分別使用雙縮脲試劑、碘液

B. 鑒定還原糖和蛋白質都需要進行水浴加熱

C. 配制斐林試劑需要NaOH溶液和CuS04溶液

D. 脂肪、蛋白質鑒定時分別可見橘黃色顆粒、磚紅色沉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蘇省、溧水高級中學)等六校高三2月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真核細胞某些結構的主要組成成分(圖中字母是元素符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表示磷酯分子,它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也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擔者

B. 物質乙、丙的單體可分別表示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 基因和結構2在行為上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摩爾根用實驗證明了基因在結構2上

D. 結構2在根尖成熟區(qū)的細胞中呈現(xiàn)周期性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北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玉米為遺傳常用材料,其籽粒的顏色有紫色、黃色和白色三種,味道有甜味和非甜味兩種。某科研人員做了一系列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親本

組合

純合紫色×

純合紫色

純合紫色×

純合黃色

純合黃色×

純合黃色

黃色×黃色

紫色×紫色

白色×白色

F1籽

粒顏色

紫色

紫色

黃色

黃色、白色

紫色、黃色、

白色

白色

(1)若第五組實驗的籽粒顏色及比例為紫色:黃色:白色=12:3:1,則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種,F(xiàn)1中所有黃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應是______________。

(2)若只研究黃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顏色的遺傳,發(fā)現(xiàn)黃色基因T與白色基因t是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含有異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F(xiàn)有基因型為Tt的黃色籽粒植株A,其細胞中9號染色體有一條異常。

①為了確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體還是異常染色體上,讓其進行自交產(chǎn)生F1.如果__________則說明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

②以植株A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為母本雜交產(chǎn)生的F1中,發(fā)現(xiàn)了一株黃色籽粒植株B,其9號染色體上基因組成為Ttt,且T位于異常染色體上。該植株的出現(xiàn)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3條9號染色體會隨機地移向細胞兩極并最終形成含l條和2條9號染色體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為父本進行測交,后代中得到的含異常染色體的植株占_________。

(3)科研人員將純合甜昧和純合非甜味玉米間行種植,如圖所示,且雌蕊接受同株和異株花粉的機會相等。請通過分析各行玉米的種子性狀,判斷甜味和非甜味的顯隱性關系。

①若A、C行的植株種子是____________,B、D行的植株種子是____________,則甜味是顯性。

②若A、C行的植株種子是____________,B、D行的植株種子是____________,則非甜味是顯性。

(4)若(3)中非甜昧是顯性,現(xiàn)將B行植株的種子發(fā)育成的新個體(F1)進行隨機交配,則所得種子的甜味與非甜味比例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省省級名校大聯(lián)考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取生長旺盛的綠葉,用直徑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圓形葉片40片,抽去葉肉細胞間隙的氣體,平均分為4組,分別不同處理,如圖,這四個處理中,沉入底部的小圓形葉片上浮所需要的平均時間最短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省省級名校大聯(lián)考高一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實驗中實驗材料、試劑的使用及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檢測酒精時,顏色變化為由藍變綠再變黃

B. 制備細胞膜前,向豬血細胞中加適量蒸餾水稀釋制成細胞稀釋液

C. 用健那綠給黑藻細胞染色觀察藍綠色的線粒體

D. 用蘇丹Ⅲ給花生子葉切片染色,用顯微鏡可以觀察到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安陽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某轉基因奶牛的培育過程,①~⑨為不同的過程,a-d為胚胎的不同結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①和過程②分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過程③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所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

(2)若過程⑦為體外受精,過程⑤要得到較多的卵母細胞,通常需要用__________激素處理良種奶牛,過程⑥得到的精子需要進行__________處理。

(3)過程⑧常用的培養(yǎng)液成分一般包括__________、無機鹽、有機鹽、維生素、氨基酸、

核苷酸等物質。若對該過程得到的胚胎的[ ]__________進行均等切割,將會得到多頭同種基因型的轉基因奶牛。

(4)為獲得穩(wěn)定遺傳的轉基因奶牛,應將抗原基因轉移到受體細胞的__________上;一般通過DNA分子雜交技術用__________作為探針對目的基因檢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安陽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棄耕大豆田地的主要食物鏈由植物→田鼠→鼬組成,某生態(tài)學家通過調查得知,田鼠種群密度為80只/hm2。調查時,他在,1hm2范圍內(nèi),第一次捕獲標記40田鼠,第二次捕獲30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該棄耕地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產(chǎn)者主要為植物,次級消費者為鼬

B. 棄耕農(nóng)田里發(fā)生初生演替,和棄耕前相比該棄耕地群落結構發(fā)生了改變

C. 該生態(tài)學家第二次捕獲的田鼠中,有標記的田鼠有20只

D. 若標記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則估算的種群密度大于80只/h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貴州省貴陽市2017屆高三下學期第五次適應性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器官移植在當今的疾病治療中普遍被應用,但在全世界的臨床醫(yī)學上普遍存在供體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提出了很多設想。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器官移植發(fā)生的免疫排斥反應屬于__________(填“體液免疫”或“細胞免疫”)。__________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給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帶來了福音。

(2)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可從新生兒劑帶血中分離出細胞,若將來需進行器官移植,可通過培養(yǎng)該類細胞并加入__________因子以培育出人造組織器官,用于自身移植,這樣可避免免疫排斥反應。

(3)借助核移植技術獲得器官:哺乳動物核移植可以分為____________核移植(比較容易)和體細胞核移植(比較難)。對于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成年患者,可取出病人正常的體細胞,進行細胞培養(yǎng),將其注入處于____________期的去核卵母細胞中,通過電刺激方法使兩細胞融合,然后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激活受體細胞,使____________發(fā)育成器官,由于核基因來自于病人自身,所以器官移植后也不會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

(4)為了擴大器官供體的來源,科學家試圖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抑制或祛除抗原決定基因,再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沒有免疫排斥反應的豬器官,從而解決供體短缺問題。獲得該轉基因豬的核心步驟是__________,在該過程中,能驅動基因轉錄出mRNA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臺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評估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人體細胞呼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需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效率大約為30%

B. 糖酵解過程發(fā)生在細胞溶膠中

C. 檸檬酸循環(huán)過程中沒有ATP的生成

D. 電子傳遞鏈既傳遞電子也傳遞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