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蘿卜的生長發(fā)育過程受多種激素的共同調節(jié),其中細胞分裂素起著重要作用.
(1)細胞分裂素主要合成部位在根尖,它常與另一種植物激素生長素應用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中.
(2)研究還發(fā)現(xiàn),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可以向細胞分裂素濃度高的部位移動.為驗證這一結論,有人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請根據(jù)提供的實驗材料和用具,補充相關的實驗步驟,并預測實驗結果. 材料用具:生長狀況相同的蘿卜成熟葉片若干,適宜濃度的細胞分裂素溶液,含14C標記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可被葉片吸收并在葉片內移動),蒸餾水,棉簽,檢測放射性強度的設備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生長狀況相同的蘿卜成熟葉片若干,在葉片左半葉某一部位涂抹含14C標記氨基酸的溶液(如圖所示).
第二步:把葉片隨機均分為兩組,編號為a、b,其中a為實驗組、b為對照組.
第三步:在a組葉片右半葉某一部位涂抹適量的細胞分裂素溶液,在b組葉片的相應部位涂抹等量的蒸餾水.
第四步:在相同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后,檢測a組葉片涂抹細胞分裂素部位和b組葉片涂抹蒸餾水部位的放射性強度.
實驗結果:a組葉片涂抹細胞分裂素部位的放射性強度高于b組葉片涂抹蒸餾水部位的放射性強度.

分析 本題是對植物細胞分裂素的存在部位和主要功能的考查,梳理細胞分裂素的存在部位和主要作用,解答①;分析實驗的目的、實驗的自變量和應變量,按照實驗設計的單一變量的原則和對照原則解答②.

解答 解:①細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分布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組織中,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常用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中,是一對激素杠桿.
②該實驗的目的是驗證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可以向細胞分裂素濃度高的部位移動,根據(jù)實驗目的分析出實驗的自變量是否含有細胞分裂素,實驗的原理是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可以向細胞分裂素濃度高的部位移動,在葉片的左側某一部位涂抹含14C標記氨基酸的溶液,右側某一部位涂抹適宜濃度的細胞分裂素溶液,一段時間后右側的相應部位會出現(xiàn)放射性;實驗的因變量是實驗組與對照組葉片右側放射性的含量;按照實驗設置的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的原則,實驗分為2組,實驗組在右側涂抹適宜濃度的細胞分裂素,對照組在相同部位涂抹蒸餾水,其他無關變量應保持一致和適宜.
因此實驗步驟如下:
第一步:取生長狀況相同的蘿卜成熟葉片若干,在葉片左半葉某一部位涂抹含14C標記氨基酸的溶液
第二步:將葉片均分為兩組,編號為a、b
第三步:在a組葉片右半葉某一部位涂抹適宜濃度的細胞分裂素溶液,在b組葉片的相應部位涂抹等量的蒸餾水
第四步:在相同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后,檢測a組葉片涂抹細胞分裂素部位和b組涂抹蒸餾水部位的放射性強度
預期結果:組葉片涂抹細胞分裂素部位的放射性強度高于b組葉片涂抹蒸餾水部位的放射性強度
故答案應為;
(1)根尖   生長素
(2)第二步:把葉片隨機均分為兩組
第三步:適量的細胞分裂素溶液     相應部位涂抹等量的蒸餾水
第四步:放射性強度   實驗結果:a組葉片涂抹細胞分裂素部位的放射性強度高于b組葉片涂抹蒸餾水部位的放射性強度.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細胞分裂素的產(chǎn)生、分布和作用,對于實驗變量的分析和控制及對實驗設計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的掌握和應用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玉米植株的性別決定受兩對基因(B-b,T-t)支配,這兩對基因能自由組合.玉米植株的性別和基因型的對應關系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基因型B和T同時存在
(B_T_)
T存在,B不存在
(bbT_)
T不存在
(B_tt或bbtt)
性別雌雄同株異花雄株雌株
(1)基因型為bbTT雄株與BBtt的雌株雜交,F(xiàn)1的表現(xiàn)型為雌雄同株異花,F(xiàn)1自交,F(xiàn)2的性別及分離比為雌雄同株異花:雌株:雄株=9:4:3.
(2)取F2的一株雄株與bbtt雌株雜交,后代性別表現(xiàn)及分離比為雄株占100%或雄株:雌株=1:1.
(3)讓F2中的雄株與bbtt雌株雜交,后代性別表現(xiàn)及分離比為雄株:雌株=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表示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某溫帶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wǎng),請根據(jù)圖回答:
(1)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wǎng)由7條食物鏈組成,
(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兔與草的關系是捕食,鼠與兔之間構成了競爭的種間關系.
(3)在此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chǎn)者是草處于第二營養(yǎng)級的生物是昆蟲,鼠,兔,鹿屬于三級消費者的生物是貓頭鷹.
(4)作為生態(tài)系統(tǒng),除了圖中的成分以外,還必須有
非生物物質和能量、分解者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唐氏綜合癥是由于人體內多了一條21號常染色體引起的變異,該變異類型屬于( 。
A.基因突變B.基因重組C.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D.染色體結構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多基因遺傳病涉及許多個基因和許多種環(huán)境因素
B.遺傳病患者體內至少有一個致病基因
C.貓叫綜合癥是染色體結構變異導致的
D.成人的單基因病比青春期發(fā)病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學元素的種類最少的是( 。
A.纖維素B.胰島素C.葉綠素D.磷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南寧市高一下學期期中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的性別決定是在

A.胎兒形成時 B.胎兒發(fā)育時 C.形成受精卵時 D.受精卵分裂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生物體內具有遺傳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病毒的組成成分之一
C.由含氮堿基、脫氧核糖和磷酸組成
D.初步水解產(chǎn)物是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回答與微生物實驗室培養(yǎng)有關的問題:
(1)在制備固體培養(yǎng)基時需加入的常用凝固劑是瓊脂.若培養(yǎng)基需調節(jié)pH,則應在滅菌之(填“前”或“后”)調節(jié).
(2)為防止外來雜菌入侵,對玻璃器皿和金屬用具等可采用干熱滅菌法進行滅菌.
(3)如圖為平板劃線法接種后的示意圖.在劃線接種的整個操作過程中,對接種環(huán)至少需進行6次灼燒滅菌.接種后蓋上皿蓋,將平板倒置放入恒溫箱中培養(yǎng),這樣放置的目的是避免培養(yǎng)基被污染和防止培養(yǎng)基水分過快揮發(fā).
(4)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tǒng)計活菌數(shù)目時,每隔一個“時間間隔”統(tǒng)計一次菌落數(shù)目,最后選取菌落數(shù)目穩(wěn)定時的記錄作為結果,這樣可以防止因培養(yǎng)時間不足而遺漏菌落的數(sh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