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有關細胞學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建立者主要是施萊登和施旺
B.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C.認為多細胞生物體內的單個細胞對整體生命不起作用
D.認為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

分析 細胞學說是由德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的,其內容為:
(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解答 解:A、細胞學說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A正確;
B、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B正確;
C、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C錯誤;
D、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學說的內容和發(fā)展,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學說的內容,明確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體結構具有統(tǒng)一性,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青(未成熟)蘋果汁遇碘溶液顯藍色,無甜味;熟蘋果汁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有甜味,這能說明(  )
A.青蘋果中含淀粉
B.熟蘋果中含還原性糖
C.蘋果轉熟過程中有淀粉水解為還原性糖
D.蘋果轉熟時單糖聚合成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美國科學家將分離得到的成熟的胡蘿卜根的韌皮部細胞進行培養(yǎng),由單個細胞發(fā)育成了完整的新植株.過程圖解如下,回答與之有關的問題:

(1)科學家所用的這種生物技術叫做植物組織培養(yǎng).
(2)B過程稱為脫分化,C過程所用的培養(yǎng)基中應含有的植物激素的種類包括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二者在含量上的關系是細胞分裂素量大于生長素量.
(3)通過B過程產生的愈傷組織的細胞與根的韌皮部細胞在染色體的數(shù)目和染色體上所含的遺傳物質是否相同?兩者都相同,二類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是否相同?不同,全能性較高的是愈傷組織的細胞.
(4)培養(yǎng)過程中,在培養(yǎng)基上需加入蔗糖,培養(yǎng)時需要照光.那么,培養(yǎng)的植物到底是自養(yǎng)型還是異養(yǎng)型?光的作用是什么?對于上述疑問,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下列實驗:一組在培養(yǎng)基中加30%的蔗糖,另一組不加蔗糖.接種后,每組再分成兩個小組,分別在光下和暗中培養(yǎng).1個月后,觀察植物體生長、分化情況,結果為下表:
培養(yǎng)條件加蔗糖不加蔗糖
正常生長,分化不生長,死亡
只生長,不分化不生長,死亡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蔗糖為生長、分化提供能量,光促進細胞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下列圖1是細胞有絲分裂示意圖,圖2是細胞有絲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曲線圖,圖3表示在低倍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洋蔥根尖細胞,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的A圖表示的是動物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中期.此時細胞中有DNA分子12個,染色單體12條.
(2)圖1中的B圖表示的有絲分裂過程相當于圖2中曲線的哪一段?1~2.該生物的體細胞中有染色體6條.
(3)用胰蛋白酶處理染色體后,剩余的細絲狀結構是DNA.
(4)圖3中屬于分生區(qū)細胞的是B (填圖中字母).若換上高倍物鏡,使分生區(qū)細胞移至視野中央,應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
(5)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要將實驗材料(洋蔥根尖)進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讓細胞內的染色質或染色體染上顏色(紫色或紅色),便于觀察清楚.龍膽紫溶液和醋酸洋紅液都是減性染料.
(6)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時,剪取2~3mm根尖,立即放人解離液中解離,其目的是使組織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我國西南地區(qū)發(fā)生的特大干旱,引起了同學們的關注.在生物課上,同學們談論到了干旱與農作物的問題,請分析回答:
(1)農作物在缺水初期葉片氣孔會自動關閉,以減小水分散失,同時也會影響自身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造成光合作用減弱.
(2)在干旱地區(qū),用銀灰色的塑料薄膜覆蓋土地,可以有效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而且,由于塑料薄膜的反光效應可增強植株中下部葉片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從而提高產量.
葉片表面積(mm2體積(mm3表皮厚度(um)
A2926414
B1446324
C3016215
D59312113
(3)抗旱植物具有適應干旱環(huán)境的一系列生理特點.例如根系發(fā)達,并且根毛細胞液泡中貯存的氨基酸、糖類等物質的濃度較高.葉片形態(tài)結構上也有適應干旱的特點,右表4種植物葉片中,你認為最適應干旱環(huán)境的是B
(4)據(jù)悉,我國科學家正在積極尋找荒漠植物甘草的一系列抗旱基因.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培育出多種抗旱農作物已為期不遠,這也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_潛在使用價值.
(5)雜草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比農作物大,在干旱情況下,極易出現(xiàn)草荒.現(xiàn)有一種在玉米幼苗期通過葉面噴灑可以有效殺滅雙子葉植物雜草的除草劑,圖中B點對應濃度適宜做除草劑.
(6)云南省等地秋冬春連旱,氣溫較高,蟲卵和病菌容易越冬,估計病蟲害爆發(fā)的可能性非常大,轉Bt毒蛋白基因的抗蟲作物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蟲害問題,因為昆蟲會進化(或產生抗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植物細胞內的二糖是( 。
A.葡萄糖B.果糖C.淀粉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鹽堿地栽種植物,其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較低,原因是(  )
A.土壤溶液的濃度低于細胞液的濃度
B.土壤中缺少肥料
C.土壤溶液的濃度高于植物細胞液的濃度
D.土壤溶液pH太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ADP與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DP與ATP都含有C、H、O、N、P元素
B.ATP中的“A”與ADP中“A”不屬同一物質
C.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時,ATP由葉綠體基質向類囊體轉移
D.生命活動需要不斷消耗ATP,但不會消耗完,原因是細胞中ATP含量很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循環(huán)示意圖,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丙表示分解者,一定是原核生物
B.丁的 CO2含量增加將導致臭氧層破壞
C.丁→甲可以表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
D.乙、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捕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