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圖A顯示從第7天起藻類種群的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 | |
B. | 圖B走勢的主要原因是隨藻類的大量生長、繁殖、死亡 | |
C. | 圖C顯示培養(yǎng)液中有機物的含量不斷增加是由于藻類光合作用引起的 | |
D. | 圖D中溶氧量迅速減少主要是由于藻類的大量死亡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
分析 1、從圖A曲線可以看出,藻類數(shù)量增長曲線呈“S”型增長,增長速度最快的是第3天,從第6天起種群數(shù)量不再增加.
2、從圖B可以看出水中細菌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
3、從圖C可以看出水中有機物的含量不斷增加.
4、從圖D可以看出水中氧氣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
解答 解:A、從圖A曲線可以看出,藻類數(shù)量增長曲線呈“S”型增長,第7天起藻類種群數(shù)量達到K值,種群的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A正確;
B、圖B反映的是細菌數(shù)量變化的情況,藻類的大量增加為細菌提供有機營養(yǎng)物質,與細菌數(shù)量變化之間為正相關.細菌的變化隨著藻類的變化而呈現(xiàn)“S”型增長,B正確;
C、藻類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使水中有機物的含量不斷增加.圖C顯示培養(yǎng)液中有機物的含量不斷增加是由于藻類光合作用引起的,C正確;
D、圖D中溶氧量迅速減少主要是由于細菌分解有機物時會消耗氧氣,使水中氧氣的含量降低.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種群的數(shù)量變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的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廣東七校聯(lián)合體高三下第三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是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血糖濃度、體內溫度、細胞外液滲透壓的相對穩(wěn)定都屬于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
B.腎上腺、甲狀腺、汗腺產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內環(huán)境中
C.體內細胞代謝活動不會影響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
D.神經(jīng)遞質、血紅蛋白和氨基酸都屬于人體內環(huán)境的組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類型 | 細胞或器官 | 產生的信號分子 | 信號分子傳遞的途徑 | 受體細胞 | 細胞反應 |
Ⅰ | 巨噬細胞 | ① | 血液 | B淋巴細胞 | ⑤ |
Ⅱ | 垂體 | ② | 血液 | 甲狀腺 | 分泌甲狀腺 |
Ⅲ | 神經(jīng)細胞 | ③ | 突觸 | ④ | 分泌信息分子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采用樣方法調查兩林地上植物的物種數(shù) | |
B. | 森林恢復提高了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 |
C. | 由題可推知所有的群落演替頂級階段都是森林階段 | |
D. | 由題可推知人類的活動改變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①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細胞可能是根尖生長點細胞 | B. | 結構①彈性較大且物質透過性小 | ||
C. | ②③④構成選擇透過性的原生質層 | D. | 外界溶液濃度越高則⑤的空間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2 條 | B. | 24 條 | C. | 36 條 | D. | 48 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