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圖是細菌和藍藻的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A中1是擬核,3是細胞膜,5是細胞質.
(2)細菌和藍藻屬于原核生物,構成它們的細胞在結構上不同于真核細胞的最顯著特點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但有一個環(huán)狀的DNA分子.此類細胞與真核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都有細胞膜、細胞質、DNA.
(3)藍藻細胞內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因而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屬于自養(yǎng)(自養(yǎng)/異養(yǎng))生物.細菌中絕大多數(shù)種類是營寄生或腐生生活的異養(yǎng)(自養(yǎng)/異養(yǎng))生物.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是細菌和藍藻的結構模式圖,藍藻細胞中,①是擬核,②是核糖體,③是細胞膜,④是細胞壁,⑤是細胞質;細菌細胞中,1是纖毛,2是細胞壁,3是擬核,4是細胞質,5是細胞膜,6是鞭毛.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圖A中1是擬核,3是細胞膜,5是細胞質.
(2)細菌和藍藻都屬于原核生物,構成它們的細胞在結構上不同于真核細胞的最顯著特點是沒成形的細胞核,沒有核膜和核仁,也沒有染色體,但有一個環(huán)狀的DNA分子.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都有細胞膜、細胞質、DNA.
(3)藍藻細胞內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因而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屬于自養(yǎng)生物.細菌的代謝類型包括自養(yǎng)型(如硝化細菌)和異養(yǎng)型,其中絕大多數(shù)種類是營寄生或腐生生活的異養(yǎng)生物.
故答案為:
(1)擬核   細胞膜   細胞質
(2)原核   成形的細胞核   染色體  DNA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DNA  
(3)藻藍素  葉綠素    自養(yǎng)   寄生或腐生      異養(yǎng)

點評 本題結合細菌和藍藻細胞結構模式圖,考查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的異同,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各結構的圖象,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結構的名稱;識記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的異同,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有絲分裂時,最好選用下表中的哪種材料( 。
植物物種細胞周期時間(h)
分裂間期分裂期
物種A10.42.112.5
物種B14.32.316.7
物種C10.20.610.8
物種D15.11.016.1
A.物種AB.物種BC.物種CD.物種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水稻的高稈對矮稈為顯性,現(xiàn)有一株高稈水稻,欲知其是否是純合子,通常采用最為簡單的方法是(  )
A.與一株純合高桿水稻雜交,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
B.與一株矮稈水稻雜交,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
C.與一株雜合高稈水稻雜交,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
D.自花傳粉,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表示細胞內遺傳信息表達的過程,根據(jù)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回答:
(1)轉錄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合成的mRNA通過核孔出來進入細胞質中與核糖體結合.
(2)轉錄過程中與模板鏈上腺嘌呤配對的堿基是尿嘧啶.
(3)圖中以④為模板合成⑤物質的過程稱為翻譯,進行的主要場所是[⑥]核糖體,所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
(4)圖中的②是指tRNA分子.
(5)物質⑤多樣性取決于DNA分子中堿基對排序的多樣性.細胞的遺傳物質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也有一部分分布在細胞質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關于以下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能夠在生物膜上完成的過程是1、2、3、5、6
B.將3、4過程合成的分子在體內完全氧化分解將形成8種小分子物質
C.圖中7過程需要1過程的參與,而8過程中都完成了2過程
D.在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內,2過程合成的ATP中線粒體比葉綠體合成的用途單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生物中不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chǎn)者的是( 。
A.藍澡B.水稻C.硝化細菌D.霉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綿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白色是由顯性基因B控制,黑色是由隱性基因b控制.現(xiàn)有一只白色公羊與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問:白色公羊、白色母羊、黑色小羊的基因型依次為( 。
A.Bb、BB、bbB.BB、Bb、bbC.Bb、Bb、bbD.bb、Bb、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表示由甲、乙兩種植物逐步培育出戊植株的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通過I過程培育出丙種植物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方法一:將甲、乙兩種植物雜交得到基因型為bD的植株,并在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化學物質)處理,從而獲得基因型為bbDD的丙種植物.
方法二:先取甲、乙兩種植物的體細胞,利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獲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質體;然后用物理和化學方法誘導融合、篩選出基因型為bbDD的雜種細胞;接下來將該雜種細胞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育出基因型為bbDD的丙種植物.此種育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克服了不同生物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2)由丙種植物經(jīng)Ⅱ過程培育成丁植株,發(fā)生的變異屬于染色體變異(或染色體易位);將丁植株經(jīng)Ⅲ培育成戊植株的過程,在育種上稱為誘變育種.
(3)若B基因控制著植株的高產(chǎn),D基因決定著植株的抗病性.如何利用戊植株(該植株為兩性花),采用簡便的方法培育出高產(chǎn)抗病的新品種(不考慮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請畫圖作答并作簡要說明.
(4)通過圖中所示育種過程,能(填能或否)增加物種的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為不同pH值條件下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分解作用結果,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該實驗可用碘液來準確測定淀粉分解的量
B.pH值為4和pH值為8時該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pH值由13調節(jié)到7,淀粉酶的活性迅速升高
D.弱酸環(huán)境對酶活性的影響小于弱堿環(huán)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