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資料,回答有關生物進化問題.
Ⅰ、細胞色素C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細胞內(nèi)的與有氧呼吸有關的一種重要的蛋白質(zhì).如表為幾種生物在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組成上與人的差異比較,請回答:
生 物 氨基酸差別 生 物 氨基酸差別
黑猩猩 0 金槍魚 21
獼猴 1 鯊魚 23
袋鼠 10 天蠶蛾 31
11 小麥 35
12 脈胞菌 43
13 酵母菌 44
響尾蛇 14    
(1)此表是生物化學為生物進化提供的證據(jù),該證據(jù)說明
 

請寫出另外能證明生物進化的證據(jù):
 

(2)根據(jù)所學知識,寫出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
 

Ⅱ、如圖是物種形成的一種模式.物種a因為地理障礙分隔為兩個種群a1a2,經(jīng)過漫長的進化,分別形成新物種b和c.在此進程中的某一時刻,a1種群的部分群體越過障礙外遷與a2同域分布,向d方向進化.
(3)種群a1和a2之間差異的實質(zhì)是種群
 
不同,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看體現(xiàn)的是
 
多樣性.
(4)進化的前提條件是物種具有
 
的特性,主導形成兩種進化方向的原因是
 
,而地理隔離使不同種群間停止了
 
,最終形成新物種.
考點: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物種的概念與形成
專題:
分析:(1)細胞色素C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細胞內(nèi),在有氧呼吸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種蛋白質(zhì),科學家根據(jù)多種生物和人的細胞色素C的結構進行測定后得出結論:生物親緣關系越近,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組成越相似,反之,親緣關系越遠,氨基酸組成差異就越大.
(2)生物進化的證據(jù):化石證據(jù)、比較解剖學證據(jù)、胚胎學證據(jù)、分子生物學證據(jù)、古生物學證據(jù)、動物地理學證據(jù)、生理生化證據(jù)和遺傳學證據(jù).
(3)物種形成是新物種從舊物種中分化出來的過程,即從一個種內(nèi)產(chǎn)生出另一個新種的過程.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突變以及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料;自然選擇是進化的主導因素;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解答: 解:(1)科學家根據(jù)多種生物和人的細胞色素C的結構進行測定后得出結論:生物親緣關系越近,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組成越相似,反之,親緣關系越遠,氨基酸組成差異就越大.生物進化的證據(jù):化石證據(jù)、比較解剖學證據(jù)、胚胎學證據(jù)、分子生物學證據(jù)、古生物學證據(jù)、動物地理學證據(jù)、生理生化證據(jù)和遺傳學證據(jù).
(2)生物進化由簡單到復雜、由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到高等,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為:
(3)兩個種群存在地理隔離,相互之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之間基因庫存在了差異,形成不同的種群,體現(xiàn)了基因之間的差異,生物之間遺傳的多樣性.
(4)生物進化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突變以及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料;自然選擇是進化的主導因素;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所有生物都具有變異的特性,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分為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阻止生物之間的基因交流.
故答案為:
(1)親緣關系越近的生物,組成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別就越小,反之則越大.
胚胎學證據(jù)、比較解剖學證據(jù)、古生物化石證據(jù).
(2)
(3)基因庫    遺傳
(4)突變(變異)   自然選擇  基因交流
點評:本題的知識點是生物的進化與物種的形成,主要考查學生閱讀題圖獲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淀粉的組成方式,“Ο”表示組成淀粉的結構單元.則“Ο”表示的物質(zhì)是( 。
A、葡萄糖B、油脂
C、核苷酸D、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豌豆雜交實驗中,為防止自花授粉應( 。
A、將花粉涂在雌蕊柱頭上
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C、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D、人工傳粉后套上紙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NAA促進銀杏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獲得了如圖所示結果,有關本實驗分析或評價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插條平均生根的平均數(shù)目
B、銀杏插條上側芽的數(shù)目及飽滿程度會影響實驗結果
C、促進銀杏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為c
D、用NAA處理枝條的時間應該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
A、對蝦B、玉米C、藍細菌D、香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動物、植物細胞二合一顯微結構模式圖.(符號與文字全對才給分)
(1)若某細胞含有AB兩圖中各種細胞器,則為
 
細胞.
(2)結構5為
 
,在動物細胞中的功能為
 
,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與
 
形成有關.
(3)細胞內(nèi)表面積最大的膜結構是[
 
]
 
.有雙層膜的結構但又不屬于細胞器的是[
 
]
 

(4)如果B圖為大蒜根細胞,則應該沒有[
 
]
 

(5)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結構是[
 
]
 

(6)甲狀腺細胞中碘的濃度遠比血漿中高,這說明甲狀腺細胞吸收碘是通過
 
的方式.決定甲狀腺細胞具有這功能特點的是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葡萄生長需要強光照、適宜溫度,春季大棚中的弱光、低溫條件影響其生長.科研人員在不同低溫條件下研究葡萄幼苗相關生理指標的變化,為葡萄的大棚栽培提供理論依據(jù).實驗的基因步驟如下:
①挑選長勢相同、具有5~6片真葉的某種葡萄功苗如下,平均分成三組,分別在常溫25°C、低溫15°C及5°C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8天,然后恢復常溫培養(yǎng)4天.
②在培養(yǎng)的0、2、4、6、8天和恢復常溫培養(yǎng)的第2(R2)天、第4(R4)天,進行各項生理指標測定.
③記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的對照組是
 
;研究中測定的內(nèi)容是
 

(2)在低溫條件下,植物體內(nèi)可產(chǎn)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的累積可引發(fā)膜脂過氧化,造成細胞膜系統(tǒng)的損傷,膜脂過氧化的產(chǎn)物之一是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存在于植物細胞中的最重要的清除活性氧的酶之一,對保護膜系統(tǒng)具有重要作用.膜脂的主要成分是
 
,膜脂過氧化會影響系統(tǒng)的
 

(3)綜合圖1、圖2所示結果:15°C的低溫處理,對葡萄幼苗造成的傷害是
 
(可逆、不可逆)的,判斷的依據(j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述是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探究青蛙的呼吸情況而設計的方案.如圖是實驗裝置,用于測定正常青蛙和皮膚涂滿油脂的青蛙在單位時間內(nèi)耗氧量的改變.請把下述方案補充完整并回答問題:
實驗假設:
青蛙的呼吸包括肺呼吸和皮膚呼吸,正常青蛙在單位時間內(nèi)(如3小時)的耗氧量應比只用肺呼吸時多.
實驗步驟:
①將甲、乙、丙三只青蛙分別放入三套裝置內(nèi)(有足夠的氧氣).
 

 

④將甲、乙、丙三只青蛙取出,全身涂滿油脂,再分別放入三套裝置內(nèi)(有足夠的氧氣),重復以上實驗步驟②③.
實驗結果:
實驗測得玻璃管內(nèi)紅墨水液面的刻度記錄如表:(單位:mm)
正常的青蛙 涂油脂的青蛙
實驗開始時 22 23 19 16 18 20
實驗終了時 81 83 98 52 56 66
液面上升 59 60 79 36 38 46
(1)寫出實驗步驟
 
;③
 

(2)實驗裝置里的NaOH溶液在本實驗中起什么作用?
 

(3)本實驗裝置必須做好密封,為什么?
 

(4)三只青蛙只用肺呼吸與正常呼吸所得變化值相比,就是肺呼吸所占比例.青蛙皮膚呼吸與肺呼吸之比約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的計算正確的是(  )
A、
按最高的能量傳遞效率計算,如圖所示營養(yǎng)結構中C營養(yǎng)級獲得的能量大于A所同化能量的
1
25
B、一個隨機交配的足夠大的種群中,某一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表現(xiàn)型的頻率是0.36,則該種群繁殖一代后,雜合子的基因型頻率為0.32
C、某蛋白質(zhì)由2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該蛋自質(zhì)至少含有氧原子n個
D、某DNA分子含m對堿基.其中腺嘌呤有A個,在第二次復制時.需要(m-A)個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