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中,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的是
A.松樹B.心肌細胞C.大腸桿菌D.卵細胞
【答案】C
【解析】
1、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為:
細胞→組織→ 器官→ 系統(tǒng)→ 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物圈,其中最小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最大的生命系統(tǒng)是生物圈。種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區(qū)域內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組成的群體。
2、對于綠色植物來講其具有的生命系統(tǒng)層次為:
細胞→組織→ 器官→ 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物圈。
3、對于高等動物來講其具有的生命系統(tǒng)層次為:
細胞→組織→ 器官→ 系統(tǒng)→ 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物圈。
4、對于單細胞生物來講其具有的生命系統(tǒng)層次為:
細胞即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物圈。
5、題意實際是問下列生物中屬于單細胞生物的是哪一種?
A、松樹為多細胞生物,其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 器官→ 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物圈,A錯誤;
B、心肌細胞為多細胞生物的體細胞,不是單細胞生物,不能充當個體層次,B錯誤;
C、大腸桿菌為單細胞生物,即一個細胞即是一個個體,C正確;
D、卵細胞是成熟的生殖細胞,不能成為單個的個體,D錯誤。
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毒死蜱(C9H11C13NO3PS)是一種有機磷殺蟲劑,長期使用將導致土壤中農藥殘留嚴重.某研究小組從長期施藥的韭菜溫室土壤(偏酸性)里分離出能降解毒死蜱的,并對其降解特性進行初步研究.請回答:
(1)用于分離木霉菌種的培養(yǎng)基屬于___培養(yǎng)基.配制此培養(yǎng)基時,應加入___作為唯一碳源.
(2)制備培養(yǎng)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下列字母和箭頭排序)
a.倒平板 b.計算 c.熔化 d.稱量 e.滅菌
(3)接種前,將培養(yǎng)基在適宜溫度下放置適當的時間,觀察培養(yǎng)基______,以確定培養(yǎng)基是否被污染.
(4)為了統(tǒng)計木霉活菌的數目,應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首先需將水樣進行適當稀釋,例如取水樣 1 mL加入無菌水________mL 制備稀釋倍數為 10 2 的稀釋液,并照此依次制備更高倍數的稀釋液。整個過程中,都要在________操作。 統(tǒng)計出0.2mL的稀釋液在稀釋倍數為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數為40個,則每mL樣液中的菌落數為___個.用此法測定木霉數量,實際活菌數量要比統(tǒng)計的菌落數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①選取根尖的分生區(qū)進行觀察
②龍膽紫溶液主要使細胞質著色
③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染液
④鹽酸和酒精混合液起解離作用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豌豆的子葉黃色對綠色為顯性,種子圓粒對皺粒為顯性。它們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黃色圓粒與綠色皺粒的豌豆雜交產生 F1,F1自交產生F2,F2中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的數量比為9:3:3:1.下列分析合理的有
A. F1表現為黃色圓粒B. F2的基因型共9種
C. F2黃色圓粒的基因型有2種D. 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些作物的種子入庫前需要經過風干處理,與風干前相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風干種子由于自由水減少、呼吸減弱,有機物的消耗減慢
B.風干種子由于結合水含量增加使其抗病蟲能力等抗逆性增強
C.風干種子的胚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
D.風干種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長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蛋白質的變性是指在某些物理或者化學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的喪失。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高溫、低溫、強酸和強堿都能導致蛋白質變性
B.蛋白質變性的實質是蛋白質水解為多肽鏈的過程
C.鹽析后的蛋白質發(fā)生了變性,且不能恢復活性
D.雞蛋煮熟后,其蛋白質發(fā)生變性,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赫爾希和蔡斯研究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保溫,一段時間后攪拌并離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檢測放射性。攪拌時間不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強度不同,得表數據。
攪拌時間(min) | 1 | 2 | 3 | 4 | 5 |
上清液35S百分比(%) | 50 | 70 | 75 | 80 | 80 |
上清液32P百分比(%) | 21 | 25 | 28 | 30 | 30 |
被侵染細菌成活率(%)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獲得含有35S標記或32P標記的噬菌體的具體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時,用來與被標記的噬菌體混合的大腸桿菌________(填“帶有”或“不帶有”)放射性。
(2)實驗過程中,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攪拌5 min,被侵染細菌的成活率為100%,而上清液中仍有32P放射性出現,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1個帶有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大腸桿菌裂解后釋放出100個子代噬菌體,其中帶有32P標記的噬菌體有________個,出現該數目說明DNA的復制方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顯微鏡下觀察到果蠅(2n=8)的一個細胞中染色體已分成兩組,每組4條。那么,可以肯定每組染色體中
A.有4個DNA分子B.有8條染色單體
C.沒有非同源染色體D.沒有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細胞受損后通常會釋放出酚氧化酶(PPO),使無色的酚類物質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質。請分析材料回答:
(1)植物細胞中的酚類物質與酚氧化酶在細胞質中是分隔開的,是因為細胞內具有_____系統(tǒng)。
(2)受損傷的馬鈴薯細胞內酚氧化酶和底物接觸,引起馬鈴薯褐變。為探究溫度對PPO活性的影響,實驗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順序 | 試管1 | 試管2 | 試管3 | 試管4 | 試管5 | 試管6 | 試管7 | 試管8 |
PPO粗提液 | 2mL | / | 2mL | / | 2mL | / | 2mL | / |
酚類底物 | / | 2mL | / | 2mL | / | 2mL | / | 2mL |
反應 | 混合振蕩 | 混合振蕩 | 混合振蕩 | 混合振蕩 | ||||
溫度預處理 | (5min) 0℃ | 15℃ | 30℃ | 45℃ | ||||
保溫時間 | 5min | 5min | 5min | 5min | ||||
記錄結果 | + | ++++ | ++++ | ++ |
(注:反應底物充足;實驗結果中“+”越多褐色越深)
①制備PPO粗提液時要加入pH為5.5的磷酸緩沖液,其目的是_____。
②實驗步驟順序有不妥之處,請改正:_____。
③在上述預實驗的基礎上,請寫出進一步探究PPO最適溫度的基本思路:_____。
(3)茶樹葉細胞中存在多種酚類物質與酚氧化酶。綠茶制作時茶葉必須先進行_____(填“高溫炒制”或“低溫保存”),以防變色。紅茶在加工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_____的作用,使鮮葉中茶多酚大量減少,但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香氣物質明顯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