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遺傳信息表達的過程中,mRNA的三個堿基是UAC,則DNA編碼鏈上對應的三個堿基是
A. ATG B. TAC C. TUC D. AUG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許多蘊含著生物學知識的語句。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xiàn)了生物之間的互利共生關系
B.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體現(xiàn)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
C.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傳遞
D.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DNA通過復制傳遞遺傳信息,通過轉(zhuǎn)錄和翻譯表達遺傳信息,下列關于復制、轉(zhuǎn)錄和翻譯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三個過程所需酶的種類相同
B. 三個過程發(fā)生的場所主要在細胞核
C. 三個過程都遵守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D. 復制和轉(zhuǎn)錄的模板相同,而與翻譯的模板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15N標記含有100個堿基的DNA分子,該DNA分子中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占20%。若該DNA分子在14N的培養(yǎng)基中連續(xù)復制二次,則結果不可能是( )
A. 共產(chǎn)生4個DNA分子
B.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2
C. 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2
D. 復制過程中需游離的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60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索遺傳物質(zhì)的過程中,赫爾希和蔡斯做了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此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B. 可分別用含32P和35S標記的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T2噬菌體
C. 用同位素32P標記的一組實驗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試管的上清液中
D. 細菌裂解釋放的噬菌體中,可檢測到32P標記的DNA,但檢測不到35S標記的蛋白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成熟的生物體中,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B. 細胞的正;蛲蛔兂稍┗?qū)е录毎┳?/span>
C. 腦細胞缺氧而死亡是細胞的壞死
D. 細胞代謝速度減慢是細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條多肽鏈中有氨基酸1 000個,則作為合成該多肽鏈模板的信使RNA和用來轉(zhuǎn)錄該信使RNA的基因分別至少有堿基
A. 3 000個和3 000個B. 1 000個和3 000個
C. 1 000個和4 000個D. 3 000個和6 000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青蒿素是一種無色針狀晶體,易溶于有機溶劑,不溶于水,不易揮發(fā),60℃以上易分解,主要從黃花蒿中提取。近年來發(fā)現(xiàn)青蒿素具有較強的抗腫瘤作用。某科研小組按如下步驟進行了相關實驗:
①從黃花蒿中提取青蒿素;
②將等量癌細胞分別接種到4組培養(yǎng)瓶中,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24h后除去上清液;
③向4組培養(yǎng)瓶中分別加入等量含2、4、8,16μmol/L青蒿素的培養(yǎng)液,適宜條件下繼續(xù)培養(yǎng);
④72h后統(tǒng)計并計算各組的細胞增殖抑制率。
回答下列問題:
(1)提取青蒿素時不宜使用水蒸氣蒸餾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根據(jù)青蒿素易溶于有機溶劑的特點,可采用有機溶劑萃取的方法,萃取前要將黃花蒿莖葉進行_______,以提高萃取效率。
(2)現(xiàn)有四氯化碳(沸點76.5℃)和乙醚(沸點34.5℃)兩種溶劑,應選用_______作為萃取劑,不選用另外一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萃取青蒿素的過程應采用水浴加熱;加熱時常在加熱瓶口安裝回流冷凝裝罝,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萃取液在濃縮之前需進行__________,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4)科研小組進行上述②④步驟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步驟③中需要設罝對照組,對照組的處理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