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如圖是體內細胞與內環(huán)境的關系示意圖.請回答:
(1)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必須保持相對穩(wěn)定,理化性質不斷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其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包括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圖中的②表示血漿.
(2)CO2不從毛細血管進入組織細胞的原因是組織細胞二氧化碳的濃度高于血漿
(3)②中的化學組成中有HCO3-、HPO42-等離子,它們對于維持PH值的穩(wěn)定有重要意義.
(4)⑤是紅細胞;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有多種.以氧氣為例,氧從血液進入組織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氧氣主要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
(5)人體內的細胞通過內環(huán)境才能與外界環(huán)境間接地進行物質交換,而內分泌系統(tǒng)與神經系統(tǒng)對內環(huán)境則對新陳代謝起著調節(jié)作用.

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①是組織細胞,②血漿,③是組織液,④是淋巴,⑤是紅細胞,A是毛細血管的動脈端,B是毛細血管的靜脈端.

解答 解:(1)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不斷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其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包括溫度、pH值和滲透壓.圖中的②表示血漿.
(2)組織細胞呼吸作用產生CO2,通過組織液擴散到血漿,其二氧化碳的濃度高于血漿的濃度,所以CO2不從毛細血管進入組織細胞.
(3)HCO3-、HPO42-等離子被稱為緩沖物質,對于維持PH值的相對穩(wěn)定有重要意義.
(4)⑤是紅細胞,氧氣的運輸方式為自由擴散,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和還原態(tài)氫結合生成水.
(5)人體內的細胞不能直接同外界環(huán)境間進行物質交換,需通過內環(huán)境來進行,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受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的調節(jié).
故答案為:
(1)滲透壓 酸堿度  溫度   血漿
(2)組織細胞二氧化碳的濃度高于血漿
(3)PH值
(4)紅細胞  自由擴散   三
(5)內環(huán)境   調節(jié)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內環(huán)境的組成,血漿、組織液、淋巴在組成成分上的不同,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分析題圖獲取信息是解題的突破口,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綜合應用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用樣方法調查某生物的種群密度時,取樣的關鍵是( 。
A.五點取樣B.樣方的大小C.隨機取樣D.等距取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湖北宜昌市協(xié)作體春(高一生物)期中聯(lián)考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人體某組織結構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人體內不同部位的液體。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的內環(huán)境是由①②③④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紅蛋白、乳酸、CO2等物質

C.漿細胞分泌的抗體先進入③,再進入④

D.血漿中的氧進入組織細胞的途徑是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關于物質的轉運(每種物質轉運的方向有箭頭表明,符號的數(shù)量代表每種物質的濃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物質可能是氧氣,b物質可能是葡萄糖
B.a物質可能是水,b物質可能是甘油
C.a物質可能是膽固醇,b物質可能是氧氣
D.a物質可能是葡萄糖,b物質可能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是某種生物的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試據圖回答:
(1)圖中[7]染色質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與[13]形成有關的細胞結構是[6]核仁.
(2)如果該細胞是低等植物細胞,則圖中還應該有中心體.
(3)若該細胞是西瓜紅色果肉細胞,則色素主要存在于[14]液泡.
(4)被稱為植物細胞“養(yǎng)料制造車間”的是圖中的結構4(填數(shù)字).
(5)圖中結構最外層結構是[2]細胞壁,其化學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
(6)細胞內具有雙層膜結構的除葉綠體、線粒體外,還有[8]核膜也是雙層膜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用達爾文進化學說的觀點來判斷下列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
A.在長期有毒農藥的作用下,農田害蟲產生了抗藥性
B.野兔的保護色和鷹銳利的目光,是它們長期互相選擇的結果
C.北極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環(huán)境里,它們的身體產生了定向的白色變異
D.長頸鹿經常努力伸長頸和前肢去吃樹上的葉子,因此頸和前肢都變得很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表為三個穩(wěn)定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植物調查的統(tǒng)計數(shù)據.據表可以確認的是( 。
草原類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植物總種數(shù)16010080
平均種數(shù)(種樹/平米)201810
平均產量(千克干重/公頃)2000900200
旱生植物的種數(shù)比例(%)25.049.178.0
A.在植物豐富的區(qū)域采用樣方法獲得數(shù)據
B.典型草原中各種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三個草原群落的空間結構只存在水平結構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豐富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為確定動物細胞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發(fā)生的場所,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設: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只發(fā)生在線粒體中,不能在細胞質基質中完成.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1號和2號試管中均檢測到CO2(與預測結果不相符).請回答:

(1)分析他們的實驗結果與預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原因肝細胞利用保存液中葡萄糖有氧呼吸,線粒體產生的CO2擴散進入細胞質基質中.
改進措施:用不含葡萄糖的保存液.
(2)實驗步驟①將肝臟組織分散成肝細胞通常需要用胰蛋白酶.
(3)實驗步驟③必須獲得線粒體而進一步離心獲得線粒體基質的原因是,他們認為線粒體必須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才能完成相應的功能.
(4)實驗步驟⑥依據的實驗原理是丙酮酸進一步分解的產物有二氧化碳,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產生可判斷丙酮酸是否被分解.
(5)經同學們的分析及實驗個別步驟作出的恰當修改,重新實驗大家都獲得了與預期相符的實驗結果.最后,老師又提出一個新的問題:“假設該實驗時間過長,假如空氣中CO2溶入樣本中的量足以被檢測出,為提高實驗的科學性,排除干擾帶來的實驗誤差,你將如何解決?”
改進措施:分別給1號和2號試管設空白對照組1和2,1和2試管所裝物質分別與1和2相同,只是下一步不加丙酮酸,而加入生理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關于蛋白質合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肽鍵可以表示為--CO-NH-或者-NH-CO-
B.一個鏈狀十肽分子比一個環(huán)狀八肽分子多一個肽鍵
C.血紅蛋白分子的四條肽鏈之間通過肽鍵連接
D.在脫水縮合過程中所形成的肽鍵數(shù)等于所失去的水分子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