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有關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限制酶剪切獲得一個目的基因時得到兩個切口,有2個磷酸二酯鍵被水解
B.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識別序列越短,則該序列在DNA中出現(xiàn)的概率就越大
C.-CATG-和-GGATCC-序列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堿基數(shù)不同
D.T4DNA連接酶和E.coli DNA連接酶都能催化平末端和黏性末端的連接

分析 1、關于限制酶,考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1)來源:主要從原核生物中分離純化出來.
(2)特異性: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裂.
(3)結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注意:用限制酶切割DNA時,每切開一個切口需要水解兩個磷酸二酯鍵.
2、DNA連接酶:
(1)根據(jù)酶的來源不同分為兩類:E.coliDNA連接酶、T4DNA連接酶.這二者都能連接黏性末端,此外T4DNA連接酶還可以連接平末端,但連接平末端時的效率比較低.
(2)DNA連接酶連接的是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

解答 解:A、用限制酶剪切獲得一個目的基因時得到兩個切口,有4個磷酸二酯鍵被水解,A錯誤;
B、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識別序列越短,則該序列在DNA中出現(xiàn)的概率就越大,B正確;
C、-CATG-和-GGATCC-序列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堿基數(shù)相同,都是4個,C錯誤;
D、T4DNA連接酶和E.coli DNA連接酶都能催化黏性末端的連接,只有T4DNA連接酶還可以連接平末端,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掌握各操作工具的作用,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與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適宜溫度最高
B.果醋發(fā)酵屬于無氧發(fā)酵
C.在腐乳制作過程中有能產(chǎn)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參與
D.使用的菌種都具有細胞壁、核糖體、染色體、DNA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表示可在植物細胞內(nèi)發(fā)生的一些生理過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不同條件下發(fā)生a過程的場所可能不同
B.a、c、d均發(fā)生在生物膜上
C.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a<b,c<d
D.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內(nèi)能發(fā)生a、c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是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①~③表示構成細胞膜的物質,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膜主要由②和③組成
B.細胞識別與①有關
C.細胞膜的各種成分是靜止不動的
D.可以選用豬的紅細胞制備純凈的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甲為某細胞器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乙為某植物凈光合速率變化趨勢圖.請據(jù)圖回答(在[]中填序號,在橫線上填名稱):

(1)甲圖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③]類囊體.提取綠葉中色素時,加入少許二氧化硅的目的是有助于研磨充分.
(2)當CO2濃度為a時,低光強下該植物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CO2量>(填“>”或“=”或“<”)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
(3)CO2的固定發(fā)生的場所是[④](填甲圖中序號),高光強下,將CO2濃度從c點降低到b點,那么在短時間內(nèi),細胞中C3的含量變化是下降.
(4)根據(jù)乙圖分析,限制A點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光照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改良苯酚品紅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B.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可用于洗滌細胞固定過程中使用的卡諾氏液和解離細胞
C.洋蔥不定根在冰箱低溫室內(nèi)誘導36h,可抑制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
D.經(jīng)過解離、漂洗、染色和制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所有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數(shù)目都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為脈胞霉體內(nèi)精氨酸的合成途徑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精氨酸的合成證明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并不都是簡單的線性關系
B.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C.若基因①不表達,則基因②、③、④也不表達
D.若產(chǎn)生鳥氨酸依賴突變型脈胞霉,則可能是基因①發(fā)生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種群特征的敘述中,正確的選項是(  )
A.不同物種的種群密度往往差異不大
B.年齡組成是指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shù)目
C.性別比例是指雌雄個體數(shù)目在種群中所占的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種群在單位時間內(nèi)新出生和死亡的個體數(sh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果蠅的X、Y染色體(如圖)有同源區(qū)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區(qū)段(Ⅱ?1、Ⅱ?2片段)。有關雜交實驗結果如表。下列對結果分析錯誤的是( )

雜交組合一

P:剛毛(♀)×截毛( ♂)→F1全剛毛

雜交組合二

P:截毛(♀)×剛毛(♂)→F1剛毛(♀):截毛(♂)=1∶1

雜交組合三

P:截毛(♀)×剛毛(♂)→F1截毛(♀):剛毛(♂)=1∶1

A.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現(xiàn)性別差異

B.通過雜交組合一,判斷剛毛為顯性性狀

C.通過雜交組合二,可以判斷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D.減數(shù)分裂中,X、Y染色體能發(fā)生交叉互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