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種叫“熊蟲”的動物,能耐受零下271℃的冰凍數(shù)小時(這時它的代謝率幾乎降至0),此時,它的體內會大量產(chǎn)生一種叫海藻糖的二糖.實驗證明“該動物體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護組織細胞,使組織細胞避免受到低溫造成的損傷”.為了驗證海藻糖對動物組織細胞具有上述作用,請你分析并設計實驗過程.
(1)實驗材料:①海藻糖;②細胞培養(yǎng)液及其他相關材料;③適量哺乳動物細胞.
(2)操作過程:
①取適量哺乳動物細胞,等分成甲、乙兩組,向甲組細胞中添加一定量的含海藻糖的培養(yǎng)液,向乙組細胞中添加等量的無海藻糖的培養(yǎng)液.
②將甲、乙兩組細胞均控制在零下271℃的條件下冰凍數(shù)小時.
③觀察并記錄兩組細胞的生活狀況.
(3)預期結果及相應結論:
該實驗結果會有1種可能性,實驗結果是甲組細胞均生活良好,乙組細胞均(或大部分)死亡.

分析 本題是對二糖海藻糖對組織細胞避免因低溫而造成的損傷的作用的探究性實驗,分析題干明確實驗的目的和原理,分析出實驗的自變量、因變量和無光變量,按照實驗設計的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完善實驗步驟、預期實驗結果并獲取結論.

解答 解: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海藻糖對普通哺乳動物組織細胞是否也具有抵抗低溫,防止因低溫而造成的損傷的作用,由實驗目的可知,實驗的自變量是細胞培養(yǎng)液中是否含有海藻糖.
(1)實驗材料
為了消除細胞自身產(chǎn)生海藻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選用的作為實驗材料的細胞不能合成海藻糖,也不含有海藻糖.
(2)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海藻糖對普通哺乳動物組織細胞是否也具有抵抗低溫,防止因低溫而造成的損傷的作用,實驗的自變量是細胞培養(yǎng)液中是否含有海藻糖;因變量是低溫條件下細胞的活性.按照實驗設計的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實驗步驟如下:
①取適量哺乳動物細胞,等分成甲、乙兩組(以甲組為實驗組、乙組為對照組),向甲組細胞中添加含海藻糖的細胞培養(yǎng)液,向乙組細胞中添加等量的不加海藻糖的細胞培養(yǎng)液.
②將甲、乙兩組細胞均控制在零下271℃的條件下冰凍數(shù)小時
③觀察并記錄兩組細胞的生活狀況
(3)預期結果和結論
可能的結果及結論是:甲組細胞均生活良好,乙組細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則說明該海藻糖在低溫下對普通哺乳動物組織細胞具有保護作用.
故答案應為:
(2)①一定量的含海藻糖的培養(yǎng)液 等量的無海藻糖的培養(yǎng)液 
②將甲、乙兩組細胞均控制在零下271℃的條件下冰凍數(shù)小時
(3)1 甲組細胞均生活良好,乙組細胞均(或大部分)死亡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海藻糖的作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內容,分析題干分析出實驗目的、原理、自變量和因變量,是解題的突破口,對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內容的理解和對實驗設計的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的理解應用及預期實驗結果并獲取結論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鐵嶺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某高等綠色植物體內的生理過程,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Ⅲ的某些反應階段能夠在葉肉細胞生物膜上進行

B.階段Ⅰ生成的可作為還原劑用于⑤過程生成水

C.過程①④⑤可為葉肉細胞吸收Mg2+等提供動力

D.過程③④⑤進行的場所分別是葉綠體基質、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連云港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健康人處于炎熱、缺水的環(huán)境中,會發(fā)生( )

A.抗利尿激素釋放量減少 B.皮膚汗腺的分泌增強

C.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弱 D.皮膚毛細血管收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多巴胺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僅153的神經(jīng)遞質,分泌過多會引起人體內的甲狀腺激素等多種激素的分泌異常,并導致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失調,癥狀之一是兒童表現(xiàn)為抽動癥.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多巴胺在興奮傳遞過程中只能作用于神經(jīng)元軸突膜上的特異性受體
B.多巴胺同胰島素一樣是通過自由擴散從突觸前膜進入突觸間隙的
C.多巴胺分泌異常會影響下丘腦和垂體相關激素的分泌
D.多巴胺通過進入突觸后的神經(jīng)細胞參與細胞代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高校生物系同學在某草原進行野外實習.
(1)調查該草原田鼠數(shù)量時,在1公頃的調查區(qū)內,放置100個捕鼠籠,一夜間捕獲鼠32只,將捕獲的田鼠經(jīng)標記后在原地釋放.數(shù)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樣數(shù)量的捕鼠籠,這次共捕獲36只,其中有上次標記過的個體4只.若該地區(qū)田鼠種群個體總數(shù)為N,則N=288只.由于田鼠在被捕捉過一次后就很難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計算所得的種群個體總數(shù)可能會比實際值偏高(大).
(2)在該草原1公頃的調查區(qū)內,調查某種草本植物的種群數(shù)量應采用樣方法,常用的取樣方法有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在調查區(qū)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某樣方內部有4株被調查植物,但上、下、左、右4條邊界上,分別有2、1、3、3株該植物,則該樣方中被調查植物個體數(shù)應計為8或9株.
(3)調查時還發(fā)現(xiàn)該草原分布有某種集體采食、共同繁衍后代的食草鳥,該食草鳥種群的空間特征是集群分布.另外,在通往草原的路上,道路兩側分布有整齊有序的綠化樹(某種柳樹),也可看成一個種群,則其空間特征是均勻分布.
(4)表是該草原中某種野生草本植物的種群數(shù)量的調查數(shù)據(jù)(單位:株).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
種群數(shù)量012724322592
該種群從無到有,在這五年之內種群數(shù)量接近“J”型增長的原因是空間充裕、沒有天敵等(至少答出兩點),按照該數(shù)學模型,預計第六年種群數(shù)量將達到15552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資料甲:科學家將牛生長激素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體型巨大的“超級小鼠”;科學家采用農(nóng)桿菌轉化法培育出轉基因煙草.
資料乙:生物體內有一種轉運蛋白質(P),由305個氨基酸組成;如果將P分子中158位的絲氨酸變?yōu)榱涟彼幔?40位的谷氨酰胺變?yōu)楸奖彼幔瑒t發(fā)現(xiàn)改變后的蛋白質(P1)不但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資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種的兩個雌性個體,科學家把兔甲受精卵發(fā)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體內,成功產(chǎn)出兔甲的后代,證實了同一物種的胚胎可在不同個體的體內發(fā)育.
(1)資料甲屬于基因工程的范疇(選填“基因工程”或“細胞工程”或“胚胎工程”).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或“限制酶”)和DNA連接酶.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顯微注射法.
(2)資料乙屬于蛋白質工程,其途徑是從預期蛋白質功能開始,通過設計蛋白質結構和推測氨基酸序列,進而確定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而獲得相關基因,然后經(jīng)過表達,純化獲得該蛋白質.
(3)資料丙中,胚胎移植前要對兔甲和兔乙進行同期發(fā)情處理,使兩兔處于同一生理狀態(tài)以確保胚胎成功著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都能產(chǎn)生ATP和( �。�
A.CO2B.H2OC.酒精D.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生物學知識中有很多相關聯(lián)的概念,我們可以用圖來形象地表示這些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各項不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A.①抗體   ②蛋白質  ③有機物B.①細胞   ②種群  ③生態(tài)系統(tǒng)
C.①病毒    ②細胞  ③組織D.①堿基   ②核苷酸  ③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是某細胞增殖和分化的模式圖.據(jù)圖回答:
(1)圖A表示細胞增殖過程,圖B表示細胞分化過程.
(2)圖中b、c、d、e雖然形態(tài)、結構、功能有差異,但具有相同的遺傳信息(或DNA\遺傳物質),B過程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若a為植物細胞,而d能在體外條件下培養(yǎng)成一個完整植物體,則說明d具有全能性.
(4)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分化潛能變小,它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它的細胞核仍具有全能性.科學研究中可用性成熟的小鼠做實驗材料,證明上述說法.
實驗的大體思路是:①把完整的小鼠體細胞單獨培養(yǎng)不能(能/不能)發(fā)育為一個完整的個體,②把體細胞的細胞核導人去核的小鼠卵細胞中,重組細胞能能/不能)發(fā)育為小鼠.
結論:高度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高度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