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種物質(底物),溫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適值,生成物的量和反應時間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問題.

(1)該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質.
(2)140分鐘后,曲線變成水平,這是因為化學反應達到平衡點(底物已經(jīng)被分解完).
(3)若胰蛋白酶濃度和其他條件不變,反應液pH由2逐漸升到10,則酶催化反應速度將不變,原因是pH為2時酶已經(jīng)失活.若溫度由0℃上升到60℃,則酶催化反應速度將先增加后降低.

分析 1、酶是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極少數(shù)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和作用條件溫和的特性.
3、影響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溫度和pH,在最適溫度(pH)前,隨著溫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強;到達最適溫度(pH)時,酶活性最強;超過最適溫度(pH)后,隨著溫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溫酶不會變性失活,但高溫、pH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酶變性失活.
4、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在底物充足,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酶濃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快,但酶不能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

解答 解:(1)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根據(jù)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種物質(底物),故該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質.
(2)在140分鐘后,因為化學反應達到平衡點(底物已經(jīng)被分解完),所以曲線變成水平.
(3)胰蛋白酶催化反應的最適pH在7左右,若胰蛋白酶濃度和其他條件不變,反應液在pH=2時胰蛋白酶會變性失活,所以反應液pH由2逐漸升到10的過程中酶催化反應速度不變;胰蛋白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溫度在37℃左右,若溫度由0℃上升到60℃,則酶催化反應速度將先增加后降低.
故答案為:
(1)蛋白質
(2)化學反應達到平衡點(底物已經(jīng)被分解完)
(3)不變        pH為2時酶已經(jīng)失活      先增加后降低

點評 本題結合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種物質(底物),溫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適值,生成物的量和反應時間之間的關系圖,考查酶的知識,考生識記酶的概念和特性,明確外界條件對酶活性的影響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采用一定的手段破壞細胞中的高爾基體,下列受影響最小的是( 。
A.胰島細胞合成并分泌胰島素B.植物細胞進行有絲分裂
C.細胞中的丙酮酸被徹底氧化分解D.興奮在突觸處的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于生命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  )
A.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B.SARS病毒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
C.一個變形蟲既是細胞層次,又是個體層次
D.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為真核細胞結構及細胞內(nèi)物質轉運的示意圖【①~⑥為細胞結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可合成mRNA的場所有④⑤⑥(填序號).若該細胞?中合成的蛋白質為參與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酶,則該酶進入線粒體中體現(xiàn)了線粒體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2)若該細胞合成的蛋白質為RNA聚合酶,則該酶經(jīng)過一系列加工后穿過細胞核上的核孔轉運到細胞核中,核仁的體積與代謝強度密切相關,代謝活躍的細胞中核仁體積較大.如果將 RNA 聚合酶的抗體顯微注射到體外培養(yǎng)細胞的核仁區(qū)域中,會發(fā)現(xiàn)細胞中的核糖體數(shù)量減少.
(3)若該細胞為人的漿細胞,則細胞內(nèi)抗體蛋白合成和初步加工的場所是①(填序號),合成后通過囊泡運輸?shù)舰冖郏ㄌ钚蛱枺┲羞M一步加工成熟后再分泌到細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有關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生植物的根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B.葉肉細胞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總是同時進行
C.在安靜的情況下,人體細胞只能進行有氧呼吸
D.人體細胞只要消耗氧氣,則產(chǎn)生的CO2與消耗的氧氣之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關于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共同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都是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B.都有基質,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C.都是能量轉換器D.都含有少量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南寧市高一下學期期中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遺傳因子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 B.具有顯性遺傳因子的個體都為顯性類型

C.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是成單存在的 D.具有隱性遺傳因子的個體都為隱性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了美國和德國的三位科學家,他們發(fā)現(xiàn)了囊泡準確轉運物質的調控機制.囊泡是細胞內(nèi)部產(chǎn)生的蛋白質被包裹于膜泡內(nèi)形成的,可被分成披網(wǎng)格蛋白小泡、COPⅠ被膜小泡以及COPⅡ被膜小泡三種類型.三種囊泡介導不同的途徑運輸,分工井井有條,在正確的時間把正確的細胞“貨物”運送到正確的目的地,據(jù)圖回答.

(1)囊泡是一種細胞結構,但由于其結構不固定,因而不能稱之為細胞器.囊泡膜和細胞膜的成分和結構相似,都主要由磷脂雙分子層組成,運輸?shù)饺苊阁w中的囊泡中的“貨物”包含多種水解酶.圖示細胞中,能產(chǎn)生囊泡的結構有內(nèi)質網(wǎng)、高爾基體、細胞膜(填名稱)
(2)如果轉運系統(tǒng)受到干擾,則會對機體產(chǎn)生有害影響,并導致如糖尿病等疾。悄虿〉漠a(chǎn)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島素合成過程有問題或胰島素作用的靶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以外,根據(jù)題干信息,還可能的原因是胰島素合成后囊泡運輸出現(xiàn)障礙或者不能準確釋放到目的位置.在胰島細胞中能發(fā)生堿基“A-T”配對的結構或部位是線粒體、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圖甲表示人體細胞發(fā)生的一系列生命活動,其中A~F表示過程.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chǎn)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但癌細胞從內(nèi)環(huán)境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若干倍.圖乙表示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其中①~④表示過程,據(jù)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甲中A過程的方式可能有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無絲分裂(答全得分)
(2)圖甲A、B和C過程形成的子細胞中mRNA是否相同不完全相同,tRNA是否相同相同 蛋白質種類是否相同不完全相同(以上三空均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3)癌細胞的特點是無限增殖、細胞膜糖蛋白含量減少、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改變、失去接觸抑制、容易逃避免疫監(jiān)視等特點(至少填兩點)圖乙中G代表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葡萄糖進入癌細胞后,在代謝過程中可通過形成五碳糖進而合成脫氧核糖核苷酸或脫氧核苷酸作為DNA復制的原料.①~④過程在癌細胞中沒有明顯增強的有④(填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