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為正常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進食后血糖及甲乙兩種激素含量變化曲線圖.請回答:
(1)曲線
 
(a、b)表示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相關量的變化.
(2)激素甲和激素乙是人體胰腺分泌的、與血糖調節(jié)密切相關的兩種激素,據(jù)圖分泌激素甲是
 
,激素乙是
 

(3)為探究300mg/dl葡萄糖溶液濃度下、不同濃度胰島素對胰島B細胞分泌C肽的影響,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請指出實驗設計中的2處不足,并修正.(已知檢測方法是準確無誤的,不同濃度胰島素用pH=2的鹽酸來配制.)
1.配制不同濃度胰島素溶液待用;將胰島B細胞樣液平均分成5組并標記為A、B、C、D、E五組.
2.A組添加300mg/dl葡萄糖溶液和0.5ml蒸餾水,B至E組分別加入0.5ml濃度為0.1、1、10和100nmol/L的胰島素液.
3.相同溫度下培養(yǎng)3天,測定培養(yǎng)液中C肽的濃度.
 

 
考點:體溫調節(jié)、水鹽調節(jié)、血糖調節(jié)
專題:
分析:1、根據(jù)曲線圖分析,正常人的血糖濃度是80-120mg/dl,甲曲線的血糖濃度明顯超出正常范圍,所以甲曲線代表糖尿患者,乙曲線代表正常人.能夠促進血糖濃度降低的激素是胰島素
2、血糖的來源:食物中的糖類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質的轉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轉化為脂肪、某些氨基酸.
3、血糖平衡調節(jié):由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島外圍)提高血糖濃度,促進血糖來源;由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分布在胰島內)降低血糖濃度,促進血糖去路,減少血糖來源,兩者激素間是拮抗關系.
解答: 解:(1)正常人血糖在80~120mg/L,所以圖中b是正常人血糖曲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超過正常值,所以圖中的a為2型糖尿病患者.
(2)據(jù)圖示可知,當血糖濃度升高時,激素甲濃度升高,激素乙濃度降低,故激素甲為胰島素,激素乙為胰高血糖素,兩者為拮抗作用.
(3)①據(jù)題干要求可知,不同濃度胰島素用pH=2的鹽酸來配制,故A組不應加入“蒸餾水”,應加入0.5mlPH=2的鹽酸.
②實驗操作中,B至E組未加入“300mg/dl葡萄糖溶液”,為符合單一變量和對照原則,B至E組應加入等量300mg/dl葡萄糖溶液.
故答案為:(1)a
(2)胰島素  胰高血糖素
(3)①A組不應加入“蒸餾水”,應加入0.5mlPH=2的鹽酸
②B至E組未加入“300mg/dl葡萄糖溶液”,B至E組應加入等量300mg/dl葡萄糖溶液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血糖平衡調節(jié)及相關實驗設計的知識、引起血糖濃度變化的相關因素及胰島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試題濃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元”這是某生物體內糖類的某些變化,下面的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淀粉和糖元,都屬于多糖
B、麥芽糖為二糖,葡萄糖為單糖
C、此生物一定是動物,因為能合成糖元
D、此生物一定是動物,因為能利用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溶酶體本身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種酸性水解酶
B、激素都是通過影響細胞內酶活性來調節(jié)細胞代謝
C、同一個體內的各類活細胞所含酶的種類有差異,數(shù)量不同
D、酶既可以作為催化劑,也可以作為另一個化學反應的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觀察圖,回答有關問題:
(1)水代謝主要是由
 
分泌的①
 
通過②
 
的重吸收作用進行調節(jié)的,這樣的調節(jié)方式屬于
 

(2)無償獻血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少量獻血不僅不會損害健康,還有一定積極的意義.在獻血前,適當喝水,能提高血液的質量.因為,當喝水后,水被人體吸收,使血容量
 
,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抑制①的分泌和釋放,引起
 
,而使血容量恢復正常,同時,通過
 
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一多肽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該物質是由氨基酸經
 
 反應形成的含有
 
個肽鍵的
 
化合物.
(2)圖中虛線框內的結構名稱是:A、
 

(3)氨基酸種類不同,是因為
 
 的不同.
(4)這些氨基酸在結構上的共同特點是
 

(5)2008年8月底,在市場上出售的某些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及液態(tài)奶中被檢測出三聚氰胺,這是一些不法商家為了提高奶粉及液態(tài)奶中的含氮量而添加的.一般說來,每100克蛋白質平均含氮為16克,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質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物學實驗中常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試回答:
(1)一個細小物體若被顯微鏡放大50倍,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該標本的
 

(2)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在視野直徑范圍內看到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中可看到細胞
 
個.
(3)某同學在實驗時,①先用一塊潔凈紗布擦拭鏡頭,②再在一干凈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放入一小塊植物組織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顯微鏡載物臺正中央,并用壓片夾夾�。苋缓笤陔p眼側視下,轉動粗準焦螺旋將物鏡降至欲接近玻片標本時停止.⑤用左眼朝目鏡里觀察,同時轉動細準焦螺旋,緩緩上升鏡筒.
請寫出該同學操作中不正確的序號并改正.
a.
 

b.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菰是水稻的一種,其莖基部膨大可作蔬菜食用,稱茭白.科學家對菰的光合作用特性進行研究,將菰的倒數(shù)第三片功能葉片在不同溫度和光照強度下進行離體培養(yǎng),利用紅外CO2分析儀分析CO2的變化,所得結果如圖所示:

根據(jù)圖1回答問題(1)~(3):
(1)在溫度為
 
℃時,菰葉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同.
(2)若光照和黑暗時間各占一半,且光照時的光照強度一直和圖1中的光照強度一樣,則菰在15℃時生長狀況為
 

A、干重將減輕    B、干重將增加    C、干重不變    D、無法判斷
(3)用CO2消耗來表示,35℃時菰葉片的真實光合速率約為
 
μmol?m-2?s-1
科學家進一步制作出了光飽和點和光補償點與溫度的對應關系圖如圖2、圖3所示,根據(jù)圖1、圖2、圖3,回答問題(4)(5):
(4)圖2的曲線是在溫度為
 
℃時作出來的.
(5)種植菰的最適條件是溫度
 
℃,光照強度
 
(μmol?m-2?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1中的X、Y、Z是圖2細胞中的三種化合物,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X表示圖2中的儲能物質,則X是
 
.在饑餓狀態(tài)下,圖2中的Y參與調節(jié)X的含量,則Y表示
 
.7在結構上表現(xiàn)出與功能上相適應的特點是
 

(2)若Y、Z是組成結構7的化合物,則Z表示
 
,鑒定Y常用
 
試劑.
(3)若Y、Z是組成結構1的化合物,則Z表示
 
.(至少寫兩種)
(4)如果X表示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的葡萄糖,在這種跨膜運輸中,Y和Z不可缺少,則Y是
 
,此過程中與Z相關的化學反應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有一種疾病稱為“重癥肌無力”,病人的神經肌肉接頭處的乙酰膽堿受體被當作抗原而受到攻擊,致使神經沖動傳遞低下,肌無力,其發(fā)病機理與哪種病最相似( �。�
A、過敏反應
B、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
C、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D、感染引起的關節(jié)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