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圖甲顯示了腦、脊髓及手臂上的神經的位置關系及①②③④四個位點,圖乙是某一反射弧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如果在③處給予適宜刺激,產生的興奮沿傳出神經傳到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可引起突觸后膜出現(xiàn)狀態(tài),即可在肌膜上引起并傳播到肌纖維內部時,最終引起肌肉收縮.
(2)圖甲所示的①、②、③、④為麻醉劑阻斷神經沖動的四個可能位點.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動但卻沒有感覺,那么可能被阻斷的位點是
(3)人的手指意外觸到火焰會縮手,該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在 . 而消防隊員在火海中救人時雙手雖觸碰火焰,卻不會發(fā)生縮手反射,這說明 . 傷害性刺激產生的信號傳到會形成痛覺.
(4)圖乙是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乙中興奮在圖乙所示結構中的傳導方向是 , 并請解釋一下為什么在此結構中只能按照這種方向傳導

【答案】
(1)反極化;動作電位
(2)①
(3)脊髓;低級中樞受腦中高級中樞的控制;大腦皮層
(4)突觸;從左向右;只能從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突觸后膜接受神經遞質
【解析】解:(1)圖甲中,③是傳出神經,在③處給予有效刺激,興奮沿傳出神經達到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可引起突觸后膜電位由內負外正變?yōu)閮日庳摰姆礃O化狀態(tài),即可在肌膜上引起動作電位,最終引起肌肉收縮.(2)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動,但沒有感覺,說明縮手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即②③為正常,而神經沖動不能傳給大腦皮層,說明①受損.(3)縮手反射的中樞在脊髓;消防隊員雙手雖觸碰火焰,卻不會發(fā)生縮手反射,說明了低級中樞受腦中相應高級中樞的調控.傷害性刺激產生的信號傳到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產生痛覺.(4)據圖乙分析,圖示為突觸的亞顯微結構,左側為突觸小體,右側為突觸后神經元上的突觸后膜,由于興奮只能由突觸前膜經突觸間隙傳遞到突觸后膜,所以興奮的傳導方向是從左向右.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反射弧各部分組成及功能的相關知識,掌握反射弧的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有神經節(jié))→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包括傳出神經末梢、肌肉和腺體),以及對突觸的結構的理解,了解突觸是指突觸小體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或軸突相接觸所形成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將乙肝病毒控制合成病毒表面主蛋白的基因HBsAg導入巴斯德畢赤酵母菌生產乙肝疫苗的過程及有關資料,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1:巴斯德畢赤酵母菌是一種甲基營養(yǎng)型酵母菌,能將甲醇作為其唯一碳源,此時AOX1基因受到誘導而表達【5′AOX1和3′AOX1(TT)分別是基因AOX1的啟動子和終止子】.
資料2:巴斯德畢赤酵母菌體內無天然質粒,所以科學家改造出了圖1所示的pPIC9K質粒用作載體,其與目的基因形成的重組質粒經酶切后可以與酵母菌染色體發(fā)生同源重組,將目的基因整合于染色體中以實現(xiàn)表達.
資料3:限制酶切位點

(1)如果要將HBsAg基因和pPIC9K質粒重組,應該在HBsAg基因兩側的A和B位置接上限制酶識別序列,這樣設計的優(yōu)點是避免質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環(huán)化.
(2)酶切獲取HBsAg基因后,需用將其連接到pPIC9K質粒上,形成重組質粒,并將其導入大腸桿菌以獲取
(3)步驟3中應選用限制酶來切割重組質粒獲得重組DNA,然后將其導入巴斯德畢赤酵母菌細胞.
(4)為了確認巴斯德畢赤酵母菌轉化是否成功,在培養(yǎng)基中應該加入卡拉霉素以便篩選,轉化后的細胞中是否含有HBsAg基因,可以用方法進行檢測.
(5)轉化的酵母菌在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需要向其中加入以維持其生活,同時誘導HBsAg基因表達.
(6)與大腸桿菌等細菌相比,用巴斯德畢赤酵母菌細胞作為基因工程的受體細胞,其優(yōu)點是在蛋白質合成后,細胞可以對其進行并分泌到細胞外,便于提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高等植物體內的生理過程,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階段Ⅰ生成的NADPH將作為還原劑固定二氧化碳
B.能夠在葉肉細胞生物膜上進行的生理過程有Ⅱ、Ⅲ
C.階段Ⅲ可為細胞吸收Mg2+、Ca2+、PO43等離子提供動力
D.過程④、⑤進行的場所分別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實驗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光學顯微鏡可用于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現(xiàn)象

B. 觀察細胞質流動實驗中為了使效果更明顯,可以適當提高黑藻的環(huán)境溫度

C. 制備細胞膜時不能用鳥類紅細胞代替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

D. 健那綠能將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灰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有關生物技術的問題. Ⅰ、抗體的制備經歷了細胞學層面和分子學層面兩種合成途徑的研究.下列是生物學技術制備抗體的兩個途徑模式簡圖.

Ⅱ、上圖中,結構甲的建構可用圖1和2表示.圖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長度(bp即堿基對)和部分堿基序列,圖2表示一種質粒的結構和部分堿基序列.現(xiàn)有4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它們識別的堿基序列和酶切位點分別為如表所示.

限制酶

MspⅠ

BamHⅠ

MboⅠ

SmaⅠ

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


(1)在獲取抗體之前,需要向健康人體注射特定抗原(如乙肝疫苗),并且每隔一周重復注射一次.免疫學稱細胞A為 , 該細胞在人體主要介導免疫.
(2)過程①至②抗體的獲取稱為 , 其中①是過程,Y細胞稱為
(3)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圖1中DNA片段,其產物長度為
(4)若圖1中虛線方框內的堿基對被T﹣A堿基對替換,那么基因D就突變?yōu)榛騞.從雜合子中分離出圖1及對應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產物中共有種不同長度的DNA片段.
(5)上述結構中的建構過程可知,在限制酶作用下得到的產物有多種,生產上多采用技術來降低目的基因分離提取的難度,也有利于限制酶的回收和再利用.
(6)若將圖2中質粒和目的基因D通過同種限制酶處理后進行拼接,形成重組質粒,那么應選用的限制酶是 . 在導入重組質粒后,為了篩選出含有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一般需要添加(固體/液體)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前,培養(yǎng)基必須先經過滅菌,所用的方法是;采用的方法接種以獲得單菌落后繼續(xù)篩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呼吸抑制酶處理小腸上皮細胞,細胞對下列物質吸收量不變的一組是

A. Na+、氨基酸和葡萄糖 B. O2、H2O和甘油

C. K+、氨基酸和葡萄糖 D. K+、Ca2+和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葉綠素合成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光是葉綠素合成的必要條件

B. 低溫抑制葉綠素的合成

C. 礦質元素影響葉綠素的合成

D. 提取的葉綠素溶液,給予適宜的溫度、光照和CO2,可進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顏色反應敘述正確的是( )

A. 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藍紫色染料

B. 可將酸性重鉻酸鉀加入酵母菌培養(yǎng)液,以檢測生成的呼吸產物,最終出現(xiàn)橙黃色

C. 焙花青-鉻礬法能將花粉細胞核染成藍黑色

D. CR溶液能夠和纖維素形成藍色復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圖解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質,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質,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a是_________,在動物細胞內,與物質A作用最相近的物質是_________。若物質A在動物、植物細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為細胞內最理想的儲能物質,不僅含能量多而且體積較小,則A是______________。

(2)若某種B分子由n個b分子(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m)組成的2條鏈組成,則該B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大約為____________。

(3)物質c在人體細胞中共有_______種,分子中___________的不同決定了c的種類不同。

(4)物質d是____________,d和__________、維生素D都屬于固醇類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