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某生物學研究小組觀察到某野外四個物種(A、B以草為食)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動時間(活動時間以%表示,追逐表示不吃):
休息與其它物種關系進食其它活動
物種A20%15%追逐物種B55%吃草10%
物種B20%25%被物種A追逐45%吃草10%
物種C75%l5%吃物種A10%
物種D75%20%吃物種C5%
(1)根據表中信息,試表示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可能的營養(yǎng)結構關系.
(2)物種A、B之間的關系屬于競爭,物種C與物種A的關系屬于捕食.從食性角度看,物種C、D一天中進食時間較短而休息時間較長,其可能的原因是物種C、D均屬于肉食性動物,食物中蛋白質、脂肪較多,含有的能量多.
(3)組成一個典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除表中涉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外,還應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
(4)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石是生產者,若研究發(fā)現(xiàn)一段時期內,進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群落的碳元素總量與由生物群落進入無機環(huán)境的碳元素總量相等,則說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基本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5)CO2增多導致溫室效應,為緩解溫室效應,請從“”少排多吸”的原則提出兩條可行性方案植樹造林和節(jié)約用電.

分析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和營養(yǎng)結構,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營養(yǎng)結構就是指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包括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
2、據體表分析:表中生物構成兩條食物鏈,分別是植物→物種B,植物→物種A→物種C→物種D.

解答 解:(1)由表格中進食一欄可看出,該表格中存在兩條食物鏈,其構成的食物鏈為植物→物種A→物種C→物種D;植物→物種B.所以營養(yǎng)結構關系是:

(2)A與B都以植物為食,屬于競爭關系,物種C以物種A為食,屬于捕食關系,從食性角度看,物種C、D一天中進食時間較短而休息時間較長,原因是物種C、D均屬于肉食性動物,食物中蛋白質、脂肪較多,含有的能量多,
(3)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圖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還缺少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
(4)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石是生產者,若研究發(fā)現(xiàn)一段時期內,進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群落的碳元素總量與由生物群落進入無機環(huán)境的碳元素總量相等,則說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基本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5)CO2增多導致溫室效應,為緩解溫室效應,從”少排多吸”的原則出發(fā),可以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約用電、節(jié)約紙張、使用太陽能等與保護森林和節(jié)能減排等.
故答案為:
(1)

(2)競爭    捕食    物種C、D均屬于肉食性動物,食物中蛋白質、脂肪較多,含有的能量多
(3)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
(4)生產者      相對穩(wěn)定(或生態(tài)平衡)
(5)植樹造林、節(jié)約用電、節(jié)約紙張、使用太陽能等與保護森林和節(jié)能減排

點評 本題結合題表主要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以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等,要求考生識記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的內容,根據表格信息缺失食物鏈,掌握種間關系的類型,再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北京海淀區(qū)高三第二學期適應性練習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水稻葉片寬窄受細胞數(shù)目和細胞寬度的影響,為探究水稻窄葉突變體的遺傳機理,科研人員進行了實驗。

(1)科研人員利用化學誘變劑處理野生型寬葉水稻,可誘發(fā)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____________,導致基因突變,獲得水稻窄葉突變體。

(2)測定窄葉突變體和野生型寬葉水稻的葉片細胞數(shù)目和單個細胞寬度,結果如右圖所示。該結果說明窄葉是由于____________所致。

(3)將窄葉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雜交,F(xiàn)1均為野生型,F(xiàn)1自交,測定F2水稻的____________,統(tǒng)計得到野生型122株,窄葉突變體39株。據此推測窄葉性狀是由____________控制。

(4)研究發(fā)現(xiàn),窄葉突變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蒲腥藛T推測2號染色體上已知的三個突變基因可能與窄葉性狀出現(xiàn)有關。這三個突變基因中堿基發(fā)生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突變基因

堿基變化

C→CG

C→T

CTT→C

蛋白質

與野生型分子結構無差異

與野生型有一個氨基酸不同

長度比野生型明顯變短

由上表推測,基因Ⅰ的突變沒有發(fā)生在____________序列,該基因突變____________(填“會”或“不會”)導致窄葉性狀;颌笸蛔兪沟鞍踪|長度明顯變短,這是由于基因Ⅲ的突變導致____________。

(5)隨機選擇若干株F2窄葉突變體進行測序,發(fā)現(xiàn)基因Ⅱ的36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的堿基35次為T,基因Ⅲ的21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均為堿基TT缺失。綜合上述實驗結果判斷,窄葉突變體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_發(fā)生了突變。

(6)F2群體野生型122株,窄葉突變體39株,仍符合3:1的性狀分離比,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2017年4月,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北印度洋卡爾斯脊熱區(qū)發(fā)現(xiàn)27處“海底黑煙囪”(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溫熱液活動區(qū),其熱液噴出時形似“黑煙”).曾經認為是生命禁區(qū)的地方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奇異的生物,包括海葵、海蟹、管蟲、蠕蟲、硫細菌、嗜熱古細菌等許多生物.“海底黑煙囪”中的全部生物構成(  )
A.生物圈B.生態(tài)系統(tǒng)C.群落D.種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表是某公司研發(fā)的一種培養(yǎng)大腸桿菌菌群的培養(yǎng)基配方,請根據表格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成分含量
蛋白胨10.0g
乳糖5.0g
蔗糖5.0g
K2HPO42.0g
顯色劑(伊紅•美藍)0.2g
瓊脂12.0g
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1000mL
(1)在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yǎng)中,獲得純凈培養(yǎng)物的關鍵是防止外來雜菌的入侵,因此需對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皿進行滅菌(填“消毒”或“滅菌”),操作者的雙手需要進行清洗和消毒.空氣中的細菌可用紫外線殺滅,其原因是紫外線能使蛋白質變性,還能破壞DNA的結構.
(2)根據用途劃分,該培養(yǎng)基屬于鑒別(填“選擇”或“鑒別”)培養(yǎng)基,若要分離能分解尿素的細菌需將培養(yǎng)基中蛋白胨換成尿素,若要鑒定分解尿素的細菌還需將伊紅•美藍換成酚紅指示劑.
(3)培養(yǎng)大腸桿菌時,常用的接種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通過上述方法可以分離到由一個細胞繁殖而來的肉眼可見的子細胞群體,稱為菌落.
(4)使用以下微生物發(fā)酵生產特定產物時,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細胞結構與大腸桿菌相同的是BC(多選).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有寬葉和窄葉,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狀.已知寬葉(A)對窄葉(a)為顯性,苗期時就能識別出來.雜交種(Aa)比純種的產量高得多.玉米制種過程中有一個重要步驟就是人工去雄,其原則之一是“雌雄不見面”.某科研小組在培育雜交種時,將純種寬葉玉米和純種窄葉玉米進行了間行(一行寬葉一行窄葉)種植(每畝6000株左右),但錯過了人工去雄的時機,結果導致玉米在自然狀態(tài)下受粉.請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回答:
(1)培育雜交種時如果人工除去寬葉植株的雄花花序,最后收獲的是寬葉(寬葉、窄葉)植株上的種子即為雜交種.為了提高玉米光合作用的強度,增加雜交種的產量,受粉后還應采取去除窄葉玉米的措施.
(2)由于錯過了人工去雄的時機,在寬葉植株上收獲的種子中胚的基因型有2種.如果用上述自然受粉收獲的種子用于第二年種植,預計收成將比單獨種植雜交種減產8%.為了保證產量不下降,到了收獲季節(jié),應收集窄葉(寬葉、窄葉)植株的種子,第二年播種后,在幼苗期應選擇寬葉(寬葉、窄葉)植株帶土移栽.
(3)玉米花葉病是由花葉病毒引起的,苗期時出現(xiàn)黃綠相間條紋狀葉.已知抗花葉病(b)為隱性.現(xiàn)有純種寬葉不抗病與純種窄葉抗病兩個玉米品種,用部分純種雜交后得到F1,利用F1通過雜交育種的方式獲得高產且抗花葉病Aabb (填基因型)的植株,可采取以下兩個步驟:
步驟一:F1與純種窄葉抗病測交(雜交)得到子代.
步驟二:將測交后代種子全部種下,在培養(yǎng)過程中用花葉病毒進行篩選,在苗期選出正常寬葉植株.
請寫出步驟一的遺傳圖解(配子的種類不寫)
(4)如果玉米抗花葉病毒的基因與易感花葉病毒基因的轉錄產物相比,堿基數(shù)相同,只有一個密碼子的堿基序列不同,其差異是由于基因中堿基對的替換 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關鍵多效基因IPA1.研究發(fā)現(xiàn),基因IPA1發(fā)生突變后,會使水稻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種子的重量)增加,同時莖稈變得粗壯,增加了抗倒伏能力.實驗顯示,將突變后的IPA1基因導入常規(guī)水稻品種,可以使其產量增加10%以上.如圖表示該水稻新品種的簡易培育流程,據圖回答:

(1)如圖所示流程中步驟①是實驗所用技術的核心步驟.此步驟使突變的IPA1基因和Ti質粒構成重組DNA(重組質粒),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連接酶.
(2)若要在體外擴增IPA1基因可采用PCR技術.標準的PCR過程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變性”,這一步驟如果發(fā)生在細胞內,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完成的;第二步是退火;第三步是“延伸”,需要用到Taq(或熱穩(wěn)定DNA聚合酶) 酶.
(3)④過程應用的主要生物技術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
(4)從變異類型上分析,該水稻的新性狀應該屬于可遺傳變異中的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多肽中肽鍵數(shù)小于氨基酸數(shù)
B.不同種類的蛋白質,其氨基酸種類和數(shù)量不可能相同
C.有些結構不同的蛋白質具有相似的功能
D.血紅蛋白中不同肽鏈之間通過肽鍵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豐臺普通中學高三第一學期綜合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三個核酸分子,經分析共有五種堿基、8種核苷酸、4條核苷酸鏈,則它們是( )

A.一個DNA和兩個RNA

B.兩個DNA,一個RNA

C.三個DNA

D.三個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福建養(yǎng)正中學溪惠安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玉米有3對基因與株高有關,且位于三對染色體上,各基因均以累加效應決定株高;已知AABBCC株高為180厘米,aabbcc株高為120厘米,F(xiàn)有基因型為AABbCC和AaBbcc的玉米雜交,子代中表現(xiàn)型種類與最大高度分別是( )

A.3種;160厘米 B.4種;170厘米

C.5種;160厘米 D.6種;170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