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生物實驗研究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A.用鹽酸處理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有利于健那綠對線粒體的染色

B.若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斐林試劑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

C.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實驗原理是低溫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從而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兩極

D.用樣方法和取樣器取樣法可分別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和土壤動物的豐富度

D

【解析】

試題分析:鹽酸是一種強酸,能解離細胞,同時健那綠是堿性染料,可以在細胞生活狀態(tài)下,進入細胞中,專一性和線粒體結合使其被染色,呈現(xiàn)藍綠色。A錯誤;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必須將底物淀粉或者淀粉酶首先被溫度處理后才能再混合,如果先混和再處理,由于酶的高效性,底物與酶已經反應,再處理已經沒有了意義。斐林試劑的實質是CU(OH)2,易受熱分解,受溫度的影響,另外,斐林試劑使用時需要水浴加熱,也涉及溫度,可能對實驗結果帶來干擾,不宜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B錯誤,著絲點的斷裂是由基因決定的,C錯誤;用樣方法和取樣器取樣法可分別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和土壤動物的豐富度,D正確。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實驗的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福建泉州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人體細胞外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構成了人體的內環(huán)境

B.人體的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

C.人體內的所有液體統(tǒng)稱細胞外液

D.人體內的細胞通過細胞外液與周圍環(huán)境交換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9分)春節(jié)過后,濟南出現(xiàn)了“倒春寒”,給人們在戶外活動帶來了諸多不便。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在戶外我們感到寒冷,是因為低溫刺激冷覺感受器時,受刺激部位的細胞膜外電位變?yōu)開___,從而產生神經沖動,并傳入____形成冷覺,該傳導方向是_____(單或雙)向的。

(2)在寒冷環(huán)境中,下丘腦分泌的____增加,作用于____細胞,其產生的激素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引起組織細胞代謝增強以維持體溫。下丘腦還可以產生____激素,調節(jié)水的平衡。

(3)通常情況下,人體的血糖濃度是_____mg/dL,當血糖濃度降低時,下丘腦通過相關神經刺激____釋放胰高血糖素,從而升高血糖。此外,升高血糖還與下列哪些激素有關( )。

A.腎上腺素 B.生長激素

C.甲狀腺激素 D.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四校高三第三次聯(lián)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林區(qū)在30年前發(fā)生過火災,焚毀所有林木;馂暮笤摰貐^(qū)曾引入一種外地植物,引入物種的種群基因型頻率變化如下表。現(xiàn)有一位生態(tài)學者對該地區(qū)進行調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基因型

引入前,原地

引入后5年,本地

引入后8年,本地

AA

50%

54%

58%

aa

20%

24%

28%

A.該林區(qū)30年間發(fā)生了次生演替

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發(fā)生了進化

C.研究該地區(qū)的范圍和邊界、種群間的關系,屬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野兔種群密度時個別標志物脫落會導致調查結果比實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廣安市高三二診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某島嶼上相互隔絕的甲、乙兩個水潭中,都生活著一種小型淡水魚——虹鳉。研究發(fā)現(xiàn),甲中的虹鳉(天敵是狗魚,以個體大的虹鳉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敵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為食)常常早熟,即在體重較低時就能繁殖后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個水潭中的虹鳉種群因環(huán)境不同而產生了生殖隔離

B.狗魚對甲水潭中虹鳉的捕食,使甲水潭中虹鳉種群的早熟基因的頻率下降

C.虹鳉種群中如果沒有新基因的產生,則不會發(fā)生進化

D.若將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轉移到一個新水潭中共同飼養(yǎng),多年后虹鳉成熟個體的平均體重將會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生態(tài)浮床是指將植物種植于浮于水面的床體上,充分利用各種生物有效進行水體修復的技術。如圖為生態(tài)浮床示意圖,表中所示為建立生態(tài)浮床前后底棲動物的種類變化,回答問題

(1)生態(tài)浮床體現(xiàn)了群落的 ,可以為鳥類及魚類提供 。

(2)浮床植物能否直接利用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為什么? , 。

(3)浮床能抑制浮游藻類的生長,其原因是 。

(4)生態(tài)浮床系統(tǒng)處理污水具有 優(yōu)勢(至少答出兩點)。同時浮床還可以美化環(huán)境,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 。

(5)底棲動物是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 等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運動能力很弱的底棲動物可用 法進行種群密度的調查。由下表可知建立生態(tài)浮床之后,底棲動物的豐富度 。

對照區(qū)與試驗區(qū)底棲動物種類組成

門類

對照區(qū)

試驗區(qū)

種類數

種類數

多毛類

5

5

甲殼類

2

4

腹足類

0

1

總計

7

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了三位研究囊泡運輸機制的科學家。下列生理過程與囊泡無關的是

A.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

B.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C.內質網膜轉化成高爾基體膜

D.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日照市高三3月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興奮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傳導過程中,有時存在一個突觸引起的興奮被后一個突觸抑制的現(xiàn)象。下圖是突觸2抑制突觸1興奮傳導的過程,以及突觸1和突觸2興奮傳導時的電位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突觸1中的神經遞質是血漿和淋巴

B.a→b段電位變化的原因是Na+內流

C.B處膜電位無變化,不能確定Gly屬于抑制性遞質

D.Gly與突觸后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導致陽離子內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高三3月統(tǒng)一考試(一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通過實驗分別研究了pH對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應速率的影響,獲得下圖所示結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酶A與酶B催化活性的最適pH相同

B.酶B的催化效率高于酶A

C.酶B很可能取自人體的胃液

D.酶A與酶B最可能不在同一部位發(fā)揮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