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酵母菌在有氧的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條件下能進行無氧呼吸。如果在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中,它們產生CO2的比為2:1,那么它在這兩種過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 ( )

A.12B.21C.32D.23

【答案】D

【解析】

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大量繁殖。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能進行酒精發(fā)酵,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試題假設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產生的CO2量分別為2mol、1mol,反應式如下: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1 6 6

1/3 mol 2 mol 2 mol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1 2

1/2 mol 1 mol

由此可見,這兩種過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1/3):(1/2=2:3。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特定的方法分離出某動物細胞的3種細胞器,經測定其中3種有機物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器甲是有氧呼吸的場所

B.細胞器乙肯定與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關

C.細胞器丙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D.硝化細菌與該動物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有甲和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與釀酒和制醋有關的問題:

1)普通酵母菌對淀粉的利用能力很弱,且耐酒精度不高。為得到可高效利用淀粉的耐酒精的工程酵母菌菌種,進行如下圖所示的操作。

配制培養(yǎng)基時,按照培養(yǎng)基配方進行稱量、溶解、定容、____________、分裝、滅菌。

經甲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得到__________的酵母菌菌種,再經以淀粉為唯一碳源的乙選擇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分離、純化得到可高效利用淀粉的耐酒精工程酵母菌菌種。

下列對操作 a b 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都在超凈臺上進行,操作時要打開紫外燈和過濾風

B、都需要用接種環(huán)挑取單菌落并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上

C、劃線時需要把接種環(huán)深入培養(yǎng)基中進行接種

D、操作后均需要在適宜溫度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

2)某品牌優(yōu)質食用醋的生產工藝流程如圖。

在制作酵母懸液時,為了使工程酵母菌迅速發(fā)揮作用,可加適量的__。圖中過程 c 完成的標志是發(fā)酵瓶中__。過程 d 需要通入經脫脂棉__的空氣。

3)用比色計測定該優(yōu)質食用醋中的葡萄糖含量,需要制作__的標準曲線。實驗中一般不能更換比色杯,若制作標準曲線時的比色杯光程小于測定樣液的比色杯光程,測得的樣液中葡萄糖含量__(偏大、偏小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ATP是細胞的能量“通貨”,下圖為ATP的結構和ATP與ADP相互轉化的關系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圖1中的A代表腺苷

B. 圖2中進行過程①時,圖1中的c鍵斷裂并釋放能量

C. 圖2中的①②若表示某類物質,則①②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D. 菠菜葉肉細胞中,圖2中過程②可以發(fā)生在線粒體、葉綠體以及細胞質基質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大菱鲆是我國重要的海水經濟魚類。研究性學習小組嘗試對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進行研究。

1)查詢資料得知,18℃時,在不同pH條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圖1。由圖可知,在各自最適pH下。三種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

2)資料表明大菱鲆人工養(yǎng)殖溫度常年在15-18℃之間。學習小組假設: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適溫度在15-18℃間。他們設置15℃16℃、17℃、18℃的實驗溫度,探究三種酶的最適溫度。

探究實驗中以干酪素為底物。干酪素化學本質是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_試劑鑒定。

胃蛋白酶實驗組和幽門盲囊蛋白酶實驗組的pH應分別控制在___________。

為了控制實驗溫度,應將裝有酶底物和酶試劑的各組試管分別置于不同設置溫度的____________中一段時間以保持恒溫,之后將各組的兩支試管溶液混勻再保溫一段時間。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實驗結果如圖2,據(jù)此能否確認該假設成立,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還發(fā)現(xiàn)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養(yǎng)殖投放的飼料成分中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以減少對海洋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微生物培養(yǎng)與利用的相關實驗技術,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培養(yǎng)基的制備過程中,A表示____________,B表示滅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D____________________,是微生物接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3)在篩選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時,所用培養(yǎng)基以尿素作為_____________;在統(tǒng)計菌落數(shù)目時,一般選擇菌落數(shù)在__________的平板進行計數(shù)。若要對分離的菌種作進一步的鑒定,可在選擇培養(yǎng)基中加入_______指示劑,若指示劑變紅,則可初步鑒定該種細菌能夠合成________,分解尿素。

4)在纖維素分解菌的篩選實驗流程中,F表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的結果中,可能出現(xiàn)31比值的是(

A. 15N標記的DNA14N培養(yǎng)液中復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與含15NDNA數(shù)量之比

B. 黃色圓粒豌豆(YyRr)與黃色圓粒豌豆(YyRR)雜交子代的性狀分離之比

C. 酵母菌同時進行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并消耗相同葡萄糖時,吸入的O2與產生的CO2總量之比

D. 動物的一個初級卵母細胞經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極體與卵細胞的數(shù)目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模式圖,順序已經打亂。 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正確順序是______(填序號)。圖中細胞⑥內染色 單體數(shù)及染色體數(shù)分別為_____。染色體主要由_________組成。

2)下表為培養(yǎng)液中某種動物細胞數(shù)目和培養(yǎng)時間的關系。該細胞完成一個細胞周期需要____________h。

培養(yǎng)時間(單位:h

10

20

30

40

50

60

70

培養(yǎng)液中細胞數(shù)目/千個

25

35

50

70

100

145

200

3)正常細胞發(fā)生癌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1為玉米葉肉細胞內某些代謝過程中物質變化的示意圖,其中表示不同的生理過程,X、Y表示參與代謝的物質。圖2為將玉米植株置于一定條件下,測定CO2的吸收速率數(shù)據(jù)繪制的曲線圖。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1中,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過程,過程發(fā)生的場所是_________。

(2)X代表的物質是_________。[H]在過程中與_________結合,形成五碳化合物。

(3)圖2表示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4)圖2中,當光照強度大于8時2515條件下有機物的合成速率分別為M1、M2,結果應為M1________M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