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甲品系的小鼠和乙品系的小鼠的皮膚同時移植于A小鼠身上.不久,甲品系小鼠的皮膚在A身上生長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膚腫脹潮紅,最終死亡脫落.此時,將所用乙品系小鼠的皮膚再取一小塊,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膚比第一次更快地脫落死亡.下列對第二次植皮后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解釋最合理的是( 。
A.抗體具有特異性結合抗原的功能B.乙品系小鼠的皮膚屬于抗原
C.特異性免疫細胞具有記憶功能D.乙品系和A小鼠的親緣關系較遠

分析 根據(jù)題干信息,“乙品系小鼠的皮膚腫脹潮紅,最終死亡脫落”,說明A小鼠對乙品系小鼠的皮膚產(chǎn)生免疫排斥反應,同時機體產(chǎn)生記憶細胞;接著“乙品系小鼠的皮膚再取一小塊,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記憶細胞迅速增殖分化,使得第二次免疫反應快而強,即“移植的皮膚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脫落”.

解答 解:根據(jù)題干信息,“乙品系小鼠的皮膚腫脹潮紅,最終死亡脫落”,說明a小鼠對乙品系小鼠的皮膚產(chǎn)生免疫排斥反應,同時機體產(chǎn)生記憶細胞;接著“乙品系小鼠的皮膚再取一小塊,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記憶細胞,對抗原(乙品系小鼠的皮膚)十分敏感,記憶細胞比普通的T細胞更快地作出反應,即很快分裂產(chǎn)生效應T細胞,使得第二次免疫反應快而強,即“移植的皮膚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脫落”.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記憶細胞的功能,意在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河池高級中學高二下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I、下圖表示抗人體胃癌的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實驗小鼠注射的甲是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乙篩選,未融合的親本細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種核的細胞均不能生長,只有融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生長。

II、材料二:中科院動物所和福州大熊貓研究中心合作,通過將大熊貓的細胞核植入兔子的去核卵細胞中,成為世界上最早克隆出的一批大熊貓早期胚胎,這表明我國的大熊貓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

(2)克隆大熊貓與克隆羊在受體細胞選擇上的不同點是克隆大熊貓選取的是________(同種或異種)生物的細胞。實驗中選取的兔子的卵細胞實際是處于________________期的卵母細胞。在胚胎移植前,還要用激素對“代孕母體”進行________________處理。假如用胚胎分割移植的方式來克隆大熊貓的話,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廈門一中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僅考慮DNA,下列人體細胞中染體數(shù)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A.初級精母細胞和精細狍 B.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

C.卵原細胞和卵細狍 D.精原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是某細胞示意圖,其細胞質(zhì)內(nèi)含有的糖類和核酸主要是(  )
A.纖維素和DNAB.糖元和DNAC.淀粉和RNAD.淀粉和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指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線粒體膜成分蛋白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脂類(質(zhì)量分數(shù)/%)
外膜5248
內(nèi)膜7624
A.內(nèi)膜含有的脂類所占比例比外膜脂類所占比例少
B.內(nèi)膜比外膜具有更多的功能
C.內(nèi)膜、外膜的化學組成大致相同
D.內(nèi)膜表面積大,導致蛋白質(zhì)含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作用過程中物質(zhì)變化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5過程為生物生命活動提供所需的能量最多
B.2過程需要ATP和多種酶,原核生物能完成圖中生理過程3
C.4過程產(chǎn)生的CO2進入相鄰細胞參與2過程至少要穿過12層磷脂分子
D.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分別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進行,產(chǎn)生的[H]都能與氧結合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表示人小腸上皮中的2種細胞,關于這2種細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所含遺傳信息相同B.細胞器的種類相同
C.所合成的蛋白質(zhì)種類相同D.某些細胞器在數(shù)量上相差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某野生型噬菌體的A基因可分為A1~A6六個小段.一生物學家分離出此噬菌體A基因的四個缺失突變株,其缺失情況如下表所示:(“+”未缺失,“-”缺失)
正常A基因A1A2A3A4A5A6
缺失株J++---+
缺失株K+--+++
缺失株L+++---
缺失株M----++
現(xiàn)有一未知突變株.將其與缺失突變株J或L共同感染細菌時,可產(chǎn)生野生型的重組噬菌體;若將其與缺失突變株K或M共同感染細菌時,則不會產(chǎn)生野生型的重組噬菌體.由此結果判斷,未知突變株的點突變是位于基因的哪一小段中(  )
A.A1B.A2C.A3D.A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美國生態(tài)學家R.L.Lindeman對某一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進行研究得出如圖所示的數(shù)據(jù).圖中數(shù)字為能量數(shù)值,單位是J/(cm2.a(chǎn)).請據(jù)圖分析后回答:

(1)太陽能主要通過生產(chǎn)者的光合作用進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之后沿著食物鏈 和食物網(wǎng) 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流動.
(2)植食性動物通過捕食方式從生產(chǎn)者獲得能量,這樣生產(chǎn)者的能量就以有機物 形式流到了植食性動物,從圖中可看出,植食性動物從生產(chǎn)者同化的能量數(shù)值是62.8J/(2c•a).
(3)分析可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單向流動和逐級遞減.
(4)一般來說,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yǎng)級間的傳遞效率大約是10%~20%,因此,研究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diào)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xù)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5)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有物質(zhì)循環(huán)、能量流動    和信息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