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關于活化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是反應物分子從常態(tài)變?yōu)榛钴S狀態(tài)所需要的能量
B.加熱、加壓通常能使反應物分子獲得足夠的能量
C.無機催化劑使反應物分子獲得的活化能的總量更多而加快反應速率
D.酶能降低反應物分子發(fā)生反應的活化能而使反應更容易進行

分析 酶促反應的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活化能指的是分子從常態(tài)轉變?yōu)槿菀装l(fā)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tài)所需要的能量稱為活化能.

解答 解:A、活化能指的是分子從常態(tài)轉變?yōu)槿菀装l(fā)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tài)所需要的能量,A正確;
B、加熱、加壓通常能使反應物分子獲得足夠的活化能促使反應的進行,B正確;
C、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作用明顯高于無機催化劑,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明顯,而不是使反應分子獲得活化能,C錯誤;
D、酶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得酶具有高效性,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酶的特性以及酶促反應的原理,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人性激素的化學成分是( 。
A.蛋白質(zhì)B.固醇類C.糖類D.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圖1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染色體數(shù)與核DNA數(shù)比例的變化關系;圖2表示某動物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圖象.請據(jù)圖回答:

(1)圖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復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
(2)圖2中丙、丁細胞處于圖1中的CD段.
(3)圖2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甲、乙、丙細胞,①和④是一對同源染色體.
(4)圖2中丙細胞含有8條染色單體,該細胞名稱為初級精母細胞,判斷的依據(jù)是同源染色體相互分離且細胞質(zhì)均等分裂
(5)圖2中丁細胞的名稱為次級精母細胞,如果丁細胞中的M為X染色體,則N一定是常染色體.若M的姐妹染色單體上出現(xiàn)等位基因,其原因是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交叉互換(基因重組)或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調(diào)查人群中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調(diào)查遺傳病發(fā)病率時,應該在患者足夠多的群體中調(diào)查
B.某遺傳病發(fā)病率=$\frac{患者人數(shù)}{正常人個體數(shù)}$
C.調(diào)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方式時,要在患者家系中調(diào)查并繪制遺傳系譜圖
D.調(diào)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方式時,對已經(jīng)死亡的個體信息不作統(tǒng)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其余的實驗條件都是理想的),實驗以C0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溫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C0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
黑暗下釋放C0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
下列對該表數(shù)據(jù)分析正確的是(  )
A.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均保持在15℃的條件下,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B.晝夜不停地光照,溫度在35℃時該植物不能生長
C.晝夜不停地光照,該植物生長的最適宜溫度是30℃
D.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在10℃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是溫度在30℃時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人工濕地是將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濕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質(zhì)、微生物的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下列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
A.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種多樣性
B.盡量使用本地物種以降低外來物種入侵的風險
C.選擇合適的人工介質(zhì)以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增大引入濕地的污水總量以提高能量傳遞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各現(xiàn)象中不屬于自然選擇作用的例子的是( 。
A.純種長毛垂耳狗的形成
B.因工業(yè)污染而使某種蛾子發(fā)生黑化
C.某些細菌對抗生素的抗性
D.頭發(fā)里的虱子經(jīng)DDT處理后仍有突變種存活下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現(xiàn)代人群中糖尿病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成為人類健康“沉默的殺手”,其病因較多,請根據(jù)以下能讓回答:
(1)為驗證胰島素在血糖平衡調(diào)節(jié)過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藥物前后小鼠癥狀的變化為觀察指標,則對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劑量的葡萄糖和胰島素的順序是胰島素、葡萄糖.
(2)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島素分泌不足,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和儲存發(fā)生障礙,表現(xiàn)出高血糖、尿痛和口渴等癥狀.“口渴”癥狀是由水分過多流失,造成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引起的,產(chǎn)生“口渴”感覺的部位是大腦皮層.
(3)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分析得知:胰島B細胞上的一些物質(zhì)分子結構與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結構相似,在機體細胞免疫中產(chǎn)生的效應T細胞對胰島B細胞進行攻擊,致其受損進而導致分泌的胰島素減少,此種糖尿病應屬于 。
(4)對題(3)中所述類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案有許多種,其中方案A是靜脈注射一種神經(jīng)藥物,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方案B是靜脈注射一定量高純度的胰島素,二者都可達到治療的目的,請在圖中補充繪出分別注射兩種藥物后胰島素相對含量變化的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制作果酒時瓶口要密閉,而制作果醋時中斷通氧可能會引起醋酸菌死亡
B.在變酸的果酒表面觀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C.酵母菌進行酒精發(fā)酵需要的溫度比醋酸菌進行的果醋發(fā)酵需要的溫度高
D.制作果酒和果醋時都應用體積分數(shù)為70%的酒精對發(fā)酵瓶消毒,并注意無菌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