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4690  104698  104704  104708  104714  104716  104720  104726  104728  104734  104740  104744  104746  104750  104756  104758  104764  104768  104770  104774  104776  104780  104782  104784  104785  104786  104788  104789  104790  104792  104794  104798  104800  104804  104806  104810  104816  104818  104824  104828  104830  104834  104840  104846  104848  104854  104858  104860  104866  104870  104876  104884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

草莓鮮美紅嫩,果肉多汁,營養(yǎng)價值高,含豐富維生素且有幫助消化的功效.世界各地對草莓栽培技術進行了多方研究.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草霉屬植物是多起源的,根據(jù)其染色體數(shù)目可分成四類:二倍體種、四倍體種、六倍體種和八倍體種.上述多種草霉品種的變異來源于
 
.研究人員在二倍體草莓群體中發(fā)現(xiàn)一株草霉所結果實較大,欲確定該草莓是否為自然加倍植株,可制作臨時裝片,觀察并統(tǒng)計
 
期染色體數(shù)目進行鑒定.
(2)科研工作者開展了多種環(huán)境因素對草莓光合作用影響的研究,下表為研究中測定的不同光照強度、CO2濃度下,某種草霉吸收(+)或釋放(-)CO2速率(mg/h)隨溫度變化的結果.

溫度℃
數(shù)據(jù)(mg/h)
組別、條件
10℃20℃30℃35℃40℃45℃
A黑暗-5-10-18-34-40-34
B弱光,CO2濃度為0.03%20-8-24-33-29
C適當遮陰,CO2濃度為0.03%350-16-24-24
D全光照,CO2濃度為0.03%58420-14
E全光照,CO2濃度為1.22%10204028120
①分析上表數(shù)據(jù)可知影響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有
 
(.表中A組數(shù)據(jù)的含義是草莓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
 
,由于不同溫度條件下
 
不同,使該組數(shù)據(jù)產生差異.
②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中的草霉在
 
 條件下葉綠體同化CO2速率達到最大.若晝夜等長,D組實驗條件下,需要將草莓栽培在
 
℃條件下,才可能維持草莓正常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薇甘菊是珠三角危害最大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生態(tài)學家發(fā)現(xiàn)田野菟絲子能夠寄生在薇甘菊上從而有效防除薇甘菊,實地調查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說明:引入前指樣地引入田野菟絲子前,引入后指樣地引入田野菟絲子2年后;simpson多樣性指數(shù)值越大,物種多樣性越高).請分析回答:
樣地編號植物種類數(shù)Simpson多樣性指數(shù)薇甘菊覆蓋度(%)
引入前引入后引入前引入后引入前引入后
122250.880.977265
216210.710.869275
320260.850.987562
(1)獲得表中數(shù)據(jù)所用的調查方法是
 

(2)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上看,菟絲子屬于
 
,據(jù)圖分析引入菟絲子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物種豐富度變
 
,恢復力穩(wěn)定性變
 
.流經(jīng)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
 

(3)引入田野菟絲子后,當?shù)厝郝涞奈锓N種類及各種群數(shù)量都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過程稱為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引入田野菟絲子前后的該群落的變化說明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洋蔥在生物學中的用處比較廣泛.請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1表示某洋蔥植株處于特定條件下,其葉肉細胞內發(fā)生的部分生化反應及細胞內氣體的轉移途徑.
①圖中物質X指的是
 
,該條件下洋蔥體內有機物的總量將
 
(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②洋蔥活細胞內一定能消耗二磷酸腺苷的場所是圖中的
 
(填字母或數(shù)字).
(2)圖2是洋蔥根尖的結構及細胞分裂和分化情況的示意圖.
①圖中a過程進行的是有絲分裂,分裂過程中紡錘體是由
 
形成的.
②圖中c過程指的是
 

③將圖中
 
(填“甲”、“乙”或“丙”)處的細胞先置于
 
(填“0.3g/mL的蔗糖溶液”或“0.5g/mL的蔗糖溶液”)中,后置于清水中能發(fā)生質壁分離及復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研究小組用人體胃蛋白酶進行了一系列相關實驗,使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種物質(底物),并將溫度和pH均保持在最適,繪制生成物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請據(jù)圖1回答下列問題:
(1)該酶作用的底物是
 

(2)B點的含義是
 
,若在150min時,再加入一定量的底物,則C點以后的曲線變化趨勢是
 
(向上/不變/向下).
(3)若在A點時,向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胃蛋白酶,生成物量增加的速率將
 
(加快/不變/減慢).
(4)若在A點時,溫度降低5℃,生成物量增加的速率將
 
(加快/不變/減慢).
(5)若胃蛋白酶濃度和其他條件不變,反應液pH由11逐漸降低到2,則酶催化反應的速率將
 
(加快/不變/減慢).
(6)圖2中能正確表示人體胃蛋白酶對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溫度關系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分別為藍藻和衣藻的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兩者在結構上的共同點為
 
(至少寫兩個)
(2)兩者在結構上的本質區(qū)別為
 

(3)兩者中屬于真核生物的是
 

(4)一個藍藻屬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中的
 
層次,有屬于
 
層次.
(5)藍藻細胞內含有
 
,因而能進行
 
作用,是自養(yǎng)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多方位的科學探索工作.其研究內容包括:蛋白質結構、蛋白質分布、蛋白質功能、蛋白質修飾、蛋白質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蛋白質與疾病的關聯(lián)性.若下圖為人體內的三個生理過程,Y代表不同類型的蛋白質.請據(jù)圖回答:
X與Y結
X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①
X被清除…②
X變?yōu)槠渌镔|…③

(1)過程①中Y代表的物質是
 

(2)過程②中Y代表的物質是
 
,X代表的物質是
 
.產生Y物質的細胞及在細胞內合成的場所分別是
 
 

(3)過程③中Y代表的物質是
 
,在人體內的作用是
 

(4)分解蛋白質的蛋白酶,其本質也是蛋白質,在人體內蛋白酶存在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圖A表示某哺乳動物(基因型為EeRrDd)的一個器官中一些處于分裂狀態(tài)的細胞圖象,圖B表示相關過程中細胞核內DNA含量變化曲線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A中Ⅰ、Ⅱ細胞分別對應圖B中的
 
區(qū)段、
 
區(qū)段.
(2)圖A中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
 
,有8個DNA分子的細胞是
 
,Ⅲ細胞經(jīng)過分裂形成的子細胞名稱是
 

(3)一個細胞經(jīng)過圖B曲線所示過程,最多可產生
 
個子細胞.
(4)某種抗癌藥物能專一性地與DNA聚合酶發(fā)生不可逆結合.實驗動物服用該種抗癌藥物后其癌細胞將在圖B中的
 
段受阻.
(5)與圖A中Ⅳ圖同時產生的另外三個細胞的基因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為研究CO2濃度和礦質元素含量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有人用同一環(huán)境中生長的兩種植物,在適宜條件下做了模擬試驗,結果如下表,請據(jù)此回答問題.
項    目物 種355μmol?mol-1的CO2539μmol?mol-1的CO2
不施磷肥施磷肥
20kg?hm-2?a-1
不施磷肥施磷肥
20kg?hm-2?a-1
光合速率
μmol?m-2?s-1
歐州蕨2.183.743.625.81
石 楠1.376.765.4315.62
(1)題干中的適宜“條件”是指
 
(至少兩個)等.
(2)根據(jù)實驗結果,施磷肥對
 
的光合作用影響更大.磷被植物吸收后可用于合成
 
(至少兩種)物質,以促進光合作用.
(3)中耕松土能促進根細胞的
 
,從而促進離子吸收.能否吸收某種無機鹽離子以及吸收的多少,取決于根細胞膜上
 

(4)CO2濃度主要影響光合作用的
 
反應,如果將CO2濃度從355μmol?mol-1迅速提高到539μmol?mol-1,植物細胞中C5的濃度將
 

(5)石楠葉片發(fā)育過程中,葉片面積逐漸增大,是
 
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B處于靜息狀態(tài)時,若規(guī)定細胞膜外表面為零電位,則細胞膜內表面的電位是
 
(正、負或零)電位.
(2)在反射弧中,決定神經(jīng)沖動單向傳導的結構是
 
(填圖中序號)
(3)乙圖是甲圖①的一段,如果在電極a的左側給一適當刺激,當產生的興奮傳到a點時,a、b之間的電流方向是
 
;電流計c的指針會發(fā)生兩次
 
(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的偏轉.
(4)德國科學家Mellor的學生用蛙的坐骨神經(jīng)一腓腸肌標本做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實驗(如圖丙),從而測量出坐骨神經(jīng)的沖動傳導速度.
①從神經(jīng)元的結構角度來看,坐骨神經(jīng)屬于神經(jīng)元的
 
部分.
②刺激1至肌肉發(fā)生收縮,測得所需時間為3×10-3秒,刺激2至肌肉發(fā)生收縮,測得所需時間為2×l0-3秒,刺激點離肌肉中心的距離分別為13cm和10cm.坐骨神經(jīng)沖動的傳導速度是
 
米/秒.
(5)圖甲中,提供電刺激設備,電位測量儀等必要的實驗用具,驗證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進行單向傳遞的步驟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關于科學研究的問題.
Ⅰ.某同學為驗證低溫能誘導蠶豆(2n=12)根尖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開展了相關研究.
(1)實驗原理:低溫處理根尖細胞,能夠抑制
 
,以致染色體不能被拉向兩極,細胞也不分裂.
(2)材料用具:蠶豆,冰箱,顯微鏡、蓋玻片、載玻片等顯微操作器材,另外還需的化學試劑有
 
(答2種即可)等.
方法步驟:培養(yǎng)根尖至根長1cm左右,將其中的一半置于冰箱4℃下誘導培養(yǎng)36h→制作裝片→顯微觀察并繪圖
(3)結果分析:常溫下的裝片中,分裂期細胞占細胞總數(shù)的10%,細胞周期總時間為20h,則分裂間期的時間為
 
h;該實驗中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可能含有
 
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