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7954  107962  107968  107972  107978  107980  107984  107990  107992  107998  108004  108008  108010  108014  108020  108022  108028  108032  108034  108038  108040  108044  108046  108048  108049  108050  108052  108053  108054  108056  108058  108062  108064  108068  108070  108074  108080  108082  108088  108092  108094  108098  108104  108110  108112  108118  108122  108124  108130  108134  108140  108148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麥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為42條.如圖表示小麥的三個純合品系的部分染色體及基因組成:I、II分別表示一對同源染色體,A為矮桿基因,B為抗矮黃病基因,E為抗條斑病基因,均為顯性.乙品系和丙品系是由普通小麥與近緣物種偃麥草雜交后,經(jīng)多代選育而來,圖中染色體上的黑色部分(B和E基因所在)是來自偃麥草的染色體片段.

(1)在培育乙、丙品系的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的變化,這種變異為
 
.變異可為
 
提供原材料.
(2)若將無E基因的Ⅰ染色體相應位置上可看成有e基因、無B基因的II染色體相應位置上可看成有b基因.甲和乙雜交所得到的F1 自交,若所有染色體正常聯(lián)會,則基因A與a可隨
 
的分開而分離.F1 自交所得F2 中有
 
種基因型,其中表現(xiàn)型為抗矮黃病的個體在F2中占
 

(3)甲和丙雜交所得到的F1自交,由于染色體Ⅰ與Ⅰ差異較大,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可能無法正常聯(lián)會,而其它染色體能正常配對,要證實這一推測,可取
 
花藥中的組織進行染色觀察,如果觀察到細胞中有
 
個四分體,則支持這一推測.
(4)如果以甲為材料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獲得矮桿、抗矮黃病、抗條斑病的品種,需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該技術所依據(jù)的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今年頒發(fā)的諾貝爾獎使“囊泡運輸”這個研究領域成為“獲獎大戶”.通過研究,科學家揭開了細胞內物質運輸和投遞的精確控制系統(tǒng)的面紗,該系統(tǒng)的失調會帶來諸如神經(jīng)學疾病、糖尿病和免疫學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發(fā)生.
(1)囊泡運輸是所有動物細胞都具有的物質運輸方式,在細胞內形成囊泡的細胞器主要有
 

(2)神經(jīng)細胞在囊泡運輸研究中最具代表性,如圖表示突觸處神經(jīng)遞質的釋放和作用模式圖.
①興奮在突觸處傳遞的特點是
 

②突觸后膜通常指該神經(jīng)元的
 
膜.
③從圖中信息分析,此時突觸后膜的膜內電位變化是
 

(3)寒冷時,垂體細胞中TSH能通過囊泡在準確的時間運輸?shù)綔蚀_的目的地,這與細胞受到相應的激素調節(jié)相關,這些激素包括
 

(4)I型糖尿病是一種典型的囊泡運輸問題,導致胰島素無法正常傳遞到細胞外的血液中,使靶細胞中葡萄糖轉化為脂肪的活動
 
(加強,減弱,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某種淋巴細胞,膜外顆粒狀物質為抗體,請回答:
(1)如圖所示為
 
細胞,它是由
 
;或
 
分化而來.
(2)抗體的化學本質是
 
,參與其合成并合并分泌的細胞器有
 
等(用圖中數(shù)字表示).
(3)抗體可以與病原體結合,從而抑制病原體的繁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這種免疫方式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
 
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根據(jù)植物組織培養(yǎng)和生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菊花的組織培養(yǎng)常用的培養(yǎng)基是
 
,原理是
 

(2)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一般順序為制備培養(yǎng)基→
 
→接種→
 
 
→栽培.
(3)月季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從花粉粒的選擇上看,應選擇
 
期的花粉粒為宜.一般要通過
 
來確定其中的花粉是否處于適宜的發(fā)育期.確定花粉發(fā)育時期的方法有
 
 

(4)材料消毒過程中用到的試劑有
 
、0.1%的氯化汞溶液、無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對一個密閉蔬菜大棚中的某種氣體的含量進行一天24小時的檢測,結果如圖1,圖2是葉肉細胞內兩種細胞器間的氣體關系圖解.圖3是在不同溫度條件下植物分別在光照和黑暗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釋放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所測氣體為
 
;圖1中EB段上升的原因是
 

(2)寫出圖2中利用E的總反應式
 

(3)對應圖3中的X點時,圖2中應該迸行的氣體轉移途徑有
 

(4)圖3顯示植物體積累有機物的量最多時的溫度為
 
℃;當溫度為5℃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機物量的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科學家從某耐鹽植物中得到耐鹽基因(R),培育出耐鹽轉基因農作物.回答下列問題:
(1)在基因工程中,耐鹽基因(R)被稱為
 

(2)如果用農桿菌轉化法將R基因導人農作物細胞,應先將R基因插入農桿菌的
 
中,然后用該農桿菌感染農作物細胞,將R基因插入農作物細胞的
 
上.
(3)上述過程中用到的DNA連接酶分為兩類,其中T4DNA連接酶既能連接雙鏈DNA分子片段的
 
,也能連接
 
.DNA連接酶的功能是連接兩個脫氧核苷酸之間的
 

(4)若得到的耐鹽轉基因農作物的基因類型有甲、乙兩種,R基因的整合位點如圖(只考慮其中的兩對染色體,R基因都能正常表達).讓植株自花傳粉(植株的減數(shù)分裂正常,且不考慮交叉互換),會產生含兩個R基因配子的植株為圖
 
類型;若子代耐鹽植株所占比例為100%,則R基因的 整合位點屬于圖
 
關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示意圖,其中甲、乙、丙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三種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種生物.
(1)丙代表
 
,碳從無機環(huán)境進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過[
 
]
 
 
作用完成的.
(2)寫出圖中存在的食物網(wǎng):
 

(3)A與B之間的信息傳遞方式除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外,還有
 
等方式.
(4)
 
調節(jié)是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
(5)碳在甲、乙、丙之間主要是以
 
的形式進行傳遞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請回答下列有關植物遺傳的相關問題:
(1)某種自花受粉、閉花傳粉的植物,其花的顏色為白色,莖有粗、中粗和細三種.
①自然狀態(tài)下該種植物一般都是
 
(純合子/雜合子):若讓兩株相對性狀不同的該種植物進行雜交時,應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
 
;然后在進行人工異花傳粉的過程中,需要兩次套上紙袋,其目的是
 

②已知該植物莖的性狀由兩對獨立遺傳的核基因(Y、y,R、r)控制.只要r基因純合時植株就表現(xiàn)為細莖,當只含有R一種顯性基因時植株表現(xiàn)為中粗莖,其它表現(xiàn)為粗莖.若基因型為YyRr的植株自然狀態(tài)下繁殖,則理論上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2)節(jié)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別類型的植株,研究人員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①對實驗一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發(fā)現(xiàn)F2性狀分離比接近于3:10:3,據(jù)此推測節(jié)瓜的性別類型由
 
對基因控制.
②若第一對基因以A、a表示,第二對基因以B、b表示,第三對基因以C、c表示…,以此類推,則實驗一F2正常株的基因型為
 
,其中純合子的比例為
 
.實驗二親本正常株的基因型為
 

③為驗證上述推測,分別將實驗一F1正常株、實驗二F1正常株與基因型為
 
的植株測交,實驗一F1正常株測交結果應為
 
,實驗二F1正常株測交結果應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等基本功能.請回答:
(1)生命系統(tǒng)中信息傳遞普遍存在.在神經(jīng)細胞間傳遞的信息分子是
 
.在群落水平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水平上信息傳遞的作用依次為
 
 

(2)表為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哺乳動物和鳥類的生存受到威脅的各種原因及比例調查結果.
原因 哺乳動物 鳥類
偷獵 31% 20%
喪失棲息地 32% 60%
生物入侵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在該系統(tǒng)中存在如圖所示的食物網(wǎng),如將C的食物比例由A:B=1:1調整為1:2,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能承載C的數(shù)量約是原來的
 
倍(精確到百分位).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哺乳動物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為了驗證光質(紅光、黃光、綠光)對葉片光臺作用的影響,請用所提供的實驗材料與用具,在給出的實驗步驟的基礎上,繼續(xù)完成實驗步驟的設計和預測實驗結果,并對預測結果進行分析.
實驗材料與用具:小燒杯三只、打孔器、注射器、紅黃綠40W燈泡各一只、燒杯、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菠菜葉.
(一)實驗步驟:
(1)取生長旺盛的綠葉,用直徑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圓形葉片30片(避開大的時脈)
(2)將圓形葉片置丁注射器內,并讓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內殘留的空氣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緩緩拉動活塞,重復幾次.
(3)將處理過后的小圓形葉片放入黑暗處盛有清水的燒杯中侍用,此時葉片將全部沉到水底,這是因為
 

(4)取甲、乙、丙三只小燒杯,
 

(5)
 

(6)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光照一段時間.
(7)觀察并記錄同一時間段內各實驗裝置中小圓形葉片浮起的數(shù)量.
(二)結果預測:
 

試在下邊同一坐標圖中畫出不同類型的單色光下,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強度的關系曲線來說明這個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