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6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953年Watson和Crick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其重要意義在于
①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②確定DNA是染色體的組成成分
③發(fā)現DNA如何儲存遺傳信息
④為DNA復制機制的闡明奠定基礎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核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核中發(fā)生的轉錄過程有RNA聚合酶的參與
B.植物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均可發(fā)生DNA的復制
C.雙鏈DNA分子中一條鏈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過氫鍵連接的
D.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染色可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種單基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系譜圖(深色代表的個體是該遺傳病患者,其余為表現型正常個體)。近親結婚時該遺傳病發(fā)病率較高,假定圖中第Ⅳ代的兩個個體婚配生出一個患該遺傳病子代的概率為1/24,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條件是
A.Ⅰ-2和Ⅰ-4必須是純合子
B.Ⅱ-4、Ⅳ-1和Ⅳ-2必須是雜合子
C.Ⅲ-2、Ⅲ-3和Ⅲ-4必須是雜合子
D.Ⅱ-1和Ⅲ-4必須是純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設一對夫婦生育的7個兒子中,3個患有血友。℉-h),3個患有紅綠色盲(E-e),1個正常。下列示意圖所代表的細胞中,最有可能來自孩子母親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DNA分子結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DNA分子由四種脫氧核苷酸組成
B.每個DNA分子中,堿基數=脫氧核苷酸數=脫氧核糖數
C.雙鏈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個胞嘧啶,就一定會同時含有30個鳥嘌呤
D.DNA分子中每個脫氧核糖上均連接著一個磷酸基和一個含氮堿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象中,與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聯會行為均有關的是
①人類的47,XYY綜合征個體的形成
②線粒體DNA突變會導致在培養(yǎng)大菌落酵母菌時出現少數小菌落
③三倍體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對等位基因雜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
⑤卵裂時個別細胞染色體異常分離,可形成人類的21三體綜合征個體
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果蠅X染色體的部分基因圖,下列對此X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若來自雄性,則經減數分裂不能產生重組型配子
B.若來自雌性,則經減數分裂能產生重組型配子
C.若發(fā)生交換,則發(fā)生在X和Y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
D.若發(fā)生交換,圖所示四個基因中,f與w基因間交換頻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DNA復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復制時,嚴格遵循A—U、C—G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B.DNA復制時,兩條脫氧核苷酸鏈均可作為模板
C.DNA分子全部解旋后才開始進行DNA復制
D.脫氧核苷酸必須在DNA酶的作用下才能連接形成子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蜜蜂種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組成,下圖顯示了蜜蜂的性別決定過程,據圖判斷,蜜蜂的性別取決于
A.XY性染色體 B.ZW性染色體
C.性染色體數目 D.染色體數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從分子水平上對生物體具有多樣性或特異性的分析,錯誤的是
A.堿基對的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基因的多樣性
B.堿基對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基因的特異性
C.一個含2000個堿基的DNA分子,其堿基對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1000種
D.人體內控制β珠蛋白的基因由1700個堿基對組成,其堿基對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700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