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已知AB⊥平面ACD,DE∥AB,△ACD是正三角形,DE=2AB=2,且F是CD的中點.
(1)求證:平面ABF⊥平面CDE;
(2)設AC=2m,當m為何值時?使得平面BCE與平面ACD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為45°.
分析:(1)要證明平面ABF⊥平面CDE可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找其中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即可而根據(jù)題中的條件CD即為面ABF的一條垂線故可得證.
(2)可根據(jù)AB⊥平面ACD,DE∥AB可得△ACD是△BCE的射影三角形然后利用射影三角形與二面角的關系式cosθ=
S
S
=
S△ACD
S△BCE
就可得到關于m的關系式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1)∵AB⊥面ACD
∴AB⊥CD
又∵△ACD是正三角形且F是CD的中點
∴AF⊥CD
∵AB∩AF=A
∴CD⊥面ABF
∵CD⊆面CDE
∴平面ABF⊥平面CDE
(2)∵AB⊥平面ACD,DE∥AB
∴DE⊥面ACD
∴△ACD是△BCE的射影三角形
∵平面BCE與平面ACD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為45°
∴cos45°=
S
S
=
S△ACD
S△BCE

∵AC=2m,DE=2AB=2

∴如圖連接CE,過B作BG∥AD
則由于AB⊥平面ACD,DE⊥面ACD則BC=
AC2+AB2
=
4m2+1
,CE=
CD2+DE2
=2
m2+1
,BE=
BG2+GE2
=
4m2+1

∴△BCE的高h=
BE2-(
CE
2
)
2
=
3
m
∴cos45°=
3
4
(2m)2
1
2
×2
m2+1
×
3

∴2m2=m2+1
∴m=1即當m=1時平面BCE與平面ACD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為45°.
點評:本題主要考察面面垂直的證明和二面角的應用,屬較難題型.解題的關鍵是面面垂直的證明常選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來證明而對于第二問來說再利用射影三角形與二面角的關系式cosθ=
S
S
=
S△ACD
S△BCE
之前得出△ACD是△BCE的射影三角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惠州模擬)如圖,已知AB⊥平面ACD,DE∥AB,△ACD是正三角形,AD=DE=2AB,且F是CD的中點.
(1)求證:AF∥平面BCE;
(2)求證:平面BCE⊥平面CDE;
(3)求平面BCE與平面ACD所成銳二面角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ACD為等邊三角形,AD=DE=2AB,F(xiàn)為CD的中點
(Ⅰ) 求證:平面BCE⊥平面CDE;
(Ⅱ) 求二面角B-EF-D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棗莊一模)如圖,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ACD為等邊三角形,AD=DE=2AB,F(xiàn)為CD的中點.
(1)求證:AF∥平面BCE;
(2)求直線BF和平面BCE所成角的正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三角形ACD為等邊三角形,AD=DE=2AB,F(xiàn)為CD的中點
(1)求證:AF∥平面BCE;
(2)求證:平面BCE⊥平面CDE;
(3)求二面角F-BE-C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且AC=AD=DE=2AB=4,F(xiàn)為CD的中點.
(Ⅰ)求證:AF∥平面BCE;
(Ⅱ) 若∠CAD=90°,求三棱錐F-BCE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