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半圓x2+y2=4(y≥0),動圓與此半圓相切且與x軸相切.
(1)求動圓圓心的軌跡,并畫出其軌跡圖形.
(2)是否存在斜率為的直線l,它與(1)中所得軌跡的曲線由左到右順次交于A、B、C、D四點,且滿足|AD=2|BC|.若存在,求出l的方程;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設出動圓圓心M的坐標,且過圓心作x軸的垂線MN,垂足為N,當兩圓外切時,根據(jù)兩圓外切時兩圓心的距離等于兩半徑相加,可得|MO|等于|MN|+2,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化簡可得動圓的軌跡方程;當兩圓內(nèi)切時,根據(jù)兩圓心之間的距離等于兩半徑相減可得,|MO|等于2-|MN|,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可得動圓的軌跡方程,分別根據(jù)求出的軌跡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畫出相應的圖象即可;
(2)根據(jù)已知直線的斜率設出直線的方程,聯(lián)立所設直線與圓的方程,消去y得到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據(jù)|AD=2|BC|,利用韋達定理化簡即可求出點A和點D的橫坐標,根據(jù)動圓方程軌跡方程可得曲線橫坐標范圍,可得這樣的直線不存在.
解答:解:(1)設動圓圓心為M(x,y),做MN⊥x軸交x軸于N.
若兩圓外切,|MO|=|MN|+2,
所以,
化簡得x2=4(y+1)(y>0);
若兩圓內(nèi)切,|MO|=2-|MN|,
所以,
化簡得x2=-4(y-1)(y>0)
綜上,動圓圓心的軌跡方程為x2=4(y+1)(y>0)及x2=-4(y-1)(y>0),
其圖象是兩條拋物線位于x軸上方的部分,作簡圖如圖:


(2)設直線l存在其方程可設為,
依題意,它與曲線x2=4(y+1)(y>0)交于A,D,
與曲線x2=-4(y-1)(y>0)交于B,C

得3x2-4x-12b-12=0及3x2+4x+12b-12=0,,
∴|xD-xA|=2|xB-xC|

解得,
代入方程3x2-4x-12b-12=0

因為曲線x2=4(y+1)中橫坐標范圍為(-∞,-2)∪(2,+∞),
所以這樣的直線不存在.
點評:此題考查學生掌握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所滿足的條件,靈活運用韋達定理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化簡求值,是一道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半圓x2+y2=4(y<0)上任一點P(t,h),過點P做切線,切線的斜率為k,則函數(shù)k=f(t)的單調(diào)性為( 。
A、增函數(shù)B、減函數(shù)C、先增后減D、先減后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半圓x2+y2=4(y≥0),動圓與此半圓相切且與x軸相切.
(1)求動圓圓心的軌跡,并畫出其軌跡圖形.
(2)是否存在斜率為
13
的直線l,它與(1)中所得軌跡的曲線由左到右順次交于A、B、C、D四點,且滿足|AD=2|BC|.若存在,求出l的方程;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3•海淀區(qū)一模)已知半圓x2+y2=4(y≥0),動圓與此半圓相切且與x軸相切
(Ⅰ)求動圓圓心軌跡,并畫出軌跡圖形
(Ⅱ)在所求軌跡曲線上求點P,使得點P與定點Q(0,6)的距離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半圓x2+y2=4(y<0)上任一點P(t,h),過點P做切線,切線的斜率為k,則函數(shù)k=f(t)的單調(diào)性為( 。
A.增函數(shù)B.減函數(shù)C.先增后減D.先減后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山東省模擬題 題型:解答題

已知半圓x2+y2=4(y≥0),動圓與此半圓相切且與x軸相切,
(Ⅰ)求動圓圓心的軌跡,并畫出其軌跡圖形;
(Ⅱ)是否存在斜率為的直線l,它與(Ⅰ)中所得軌跡的曲線由左到右順次交于A,B,C,D四點,且滿足|AD|=2|BC|,若存在,求出l的方程;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