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某學校為了解高三年級學生寒假期間的學習情況,抽取甲、乙兩班,調(diào)查這兩個班的學生在寒假期間每天平均學習的時間(單位:小時),統(tǒng)計結(jié)果繪成頻率分別直方圖(如圖).已知甲、乙兩班學生人數(shù)相同,甲班學生每天平均學習時間在區(qū)間[2,4]的有8人.

(Ⅰ)求直方圖中a的值及甲班學生每天平均學習時間在區(qū)間[10,12]的人數(shù);
(Ⅱ)從甲、乙兩個班每天平均學習時間大于10個小時的學生中任取4人參加測試,設4人中甲班學生的人數(shù)為ξ,求ξ的分布列和數(shù)學期望.

分析 (1)利用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性質(zhì)即可得出.
(2)(2)乙班學習時間在區(qū)間[10,12]的人數(shù)為40×0.05×2=4(人).由(1)知甲班學習時間在區(qū)間[10,12]的人數(shù)為3人.在兩班中學習時間大于10小時的同學共7人,ξ的所有可能取值為0,1,2,3,利用超幾何分布列的計算公式及其數(shù)學期望計算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 解:(1)由直方圖知,(0.150+0.125+0.100+0.0875+a)×2=1,解得a=0.0375,
因為甲班學習時間在區(qū)間[2,4]的有8人,所以甲班的學生人數(shù)為$\frac{8}{0.2}=40$.
所以甲、乙兩班人數(shù)均為40人,所以甲班學習時間在區(qū)間[10,12]的人數(shù)為40×0.0375×2=3(人).
(2)乙班學習時間在區(qū)間[10,12]的人數(shù)為40×0.05×2=4(人).
由(1)知甲班學習時間在區(qū)間[10,12]的人數(shù)為3人.在兩班中學習時間大于10小時的同學共7人,ξ的所有可能取值為0,1,2,3.$P(ξ=0)=\frac{C_3^0C_4^4}{C_7^4}=\frac{1}{35}$,$P(ξ=1)=\frac{C_3^1C_4^3}{C_7^4}=\frac{12}{35}$,$P(ξ=2)=\frac{C_3^2C_4^2}{C_7^4}=\frac{18}{35}$,$P(ξ=3)=\frac{C_3^3C_4^1}{C_7^4}=\frac{4}{35}$.
所以隨機變量ξ的分布列為:

 ξ 0 1 2 3
 P $\frac{1}{35}$ $\frac{12}{35}$ $\frac{18}{35}$ $\frac{4}{35}$
$Eξ=0×\frac{1}{35}+1×\frac{12}{35}+2×\frac{18}{35}+3×\frac{4}{35}=\frac{12}{7}$.

點評 本題考查了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性質(zhì)、超幾何分布列的計算公式及其數(shù)學期望計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與計算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已知P為拋物線y2=6x上一點,點P到直線l:3x-4y+26=0的距離為d1
(1)求d1的最小值,并求此時點P的坐標;
(2)若點P到拋物線的距離為d2,求d1+d2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已知函數(shù)f(x)=x2+2x-3,g(x)=$\frac{klnx}{x}$,且函數(shù)f(x)與g(x)的圖象在x=1處的切線相同.
(1)求k的值;
(2)令F(x)=$\left\{\begin{array}{l}{|f(x)|(x≤1)}\\{g(x)(x>1)}\end{array}\right.$,若函數(shù)y=F(x)-m存在3個零點,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設集合B={x∈Z|$\frac{6}{3-x}$∈N}.
(1)試判斷元素1,-1與集合B的關系;
(2)用列舉法表示集合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已知直線l:4x+3y+10=0,半徑為2的圓C與l相切,圓心C在x軸上且在直線l的上方.
(Ⅰ)求圓C的方程;
(Ⅱ)設過點P(1,1)的直線l1被圓C截得的弦長等于2$\sqrt{3}$,求直線l1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已知集合A={x|(x-6)(x-2a-5)>0},集合B={x|[(a2+2)-x]•(2a-x)<0}.
(Ⅰ)若a=5,求集合A∩B;
(Ⅱ)已知a>$\frac{1}{2}$.且“x∈A”是“$\left\{{x|x=kπ+\frac{2}{3}π,k∈{Z}}\right\}$”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求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菱形,∠ABC=60°,PA⊥平面ABCD,直線PB和平面ABCD所成的角為45°,E為PC的中點.
(I)求證:PA∥平面BED
( II)求二面角C-BE-D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以直角坐標系的原點O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且兩個坐標系取相同的單位長度,已知直線l的參數(shù)方程是$\left\{\begin{array}{l}x=\frac{{\sqrt{2}}}{2}t\\ y=3+\frac{{\sqrt{2}}}{2}t\end{array}\right.$(t為參數(shù)),曲線C的極坐標方程是ρcos2θ=2sinθ.
(1)寫出直線l的普通方程和曲線C的直角坐標方程;
(2)設直線l與曲線C相交于A,B兩點,點M為AB的中點,點P的極坐標為$(\sqrt{2},\frac{π}{4})$,求|PM|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函數(shù)在(0,+∞)上是增函數(shù)的是( 。?
A.y=ln(x-2)B.y=-$\sqrt{x}$C.y=x2D.y=$\frac{1}{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