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長木板B足夠長,質(zhì)量為2kg,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一質(zhì)量為3kg的小鐵塊A放在B的左端,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當A以3m/s的初速度向右運動后,求從開始到最終穩(wěn)定后A對地的位移和A對B的位移.

分析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分別求出A、B的加速度,當A、B的速度相同時,A不再相對于B運動,結合速度時間公式求出A在B上滑行的時間,通過位移關系求出A對B的位移大。

解答 解:A與B之間的摩擦力:f11Mg=12N
B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f22(M+m)g=10N<f1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A的加速度:${a_1}={μ_1}g=4m/{s^2}$,向左  
B的加速度:${a_2}=\frac{{{f_1}^′-{f_2}^′}}{m}=1m/{s^2}$,向右 
當A、B的速度相同時,兩者不發(fā)生相對滑動.有:
v0-a1t=a2t
所以有:t=$\frac{{v}_{0}}{{a}_{1}+{a}_{2}}=\frac{3}{5}s=0.6s$.
此時A的位移為:${x}_{A}={v}_{0}t-\frac{1}{2}{a}_{1}{t}^{2}=3×0.6-\frac{1}{2}×4×0.36m=1.08m$
B的位移為:${x}_{B}=\frac{1}{2}{a}_{2}{t}^{2}=\frac{1}{2}×1×0.36m=0.18m$
則AB的相對位移為:△x=xA-xB=0.9m
此后A與B若一起減速,則:${a}_{3}=\frac{{f}_{2}}{m+M}=\frac{10}{2+3}=2$m/s2
這種情況下A與B之間的摩擦力為:f′=Ma3=3×2=6N<f1
所以它們能一起減速,停止時的位移為:${x}_{A}′=\frac{{(a}_{2}t)^{2}}{2{a}_{3}}=\frac{(1×0.6)^{2}}{2×2}=0.09$m
所以A的總位移:x=xA+xA′=1.08+0.09=1.17m
答:從開始到最終穩(wěn)定后A對地的位移是1.17m,A對B的位移是0.9m.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理清A、B的運動規(guī)律,結合運動學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如圖,正點電荷Q產(chǎn)生的電場中,已知A、B間的電勢差為U.電荷量為+q的試探電荷放在A點,只考慮電場力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兩點電場強度EA>EB
B.AB兩點電勢φA>φB
C.將試探電荷由靜止釋放,一定能運動到B點
D.將試探電荷從A移到B點,其電勢能增加q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直流電動機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所示,一直流電動機M和小燈泡L并聯(lián)之后接在直流電源上,電源電動勢E=12V,內(nèi)阻r1=1Ω,電動機線圈內(nèi)阻r2=0.5Ω,小燈泡燈絲電阻R=8Ω.開關S閉合時,電動機恰好正常工作,電壓表讀數(shù)為8V.求:
(1)流過電源的電流;
(2)電動機正常工作時的輸出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為E,內(nèi)阻為r,滑動變阻器電阻為R,開關閉合,兩平行金屬極板a、b間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一束速度為v的帶正電粒子正好勻速穿過兩板.閉合開關,不計帶電粒子的重力.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將滑片P上移一點,粒子將可能從上極板邊緣射出
B.將a極板下移一點,粒子將可能從上極板邊緣射出
C.將滑片P下移一點,粒子將可能從上極板邊緣射出
D.如果將開關斷開,粒子將繼續(xù)沿直線穿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同學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利用坐標紙記下了橡皮筋的結點位置O點以及兩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并用力的圖示表示出來,如圖1所示:
(1)試在圖1中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的圖示;若圖1中每格的長度代表1N,則合力F的大小是5N.
(2)如圖2所示是甲、乙兩位同學在做以上實驗時得到的結果,其中甲同學所得比較符合實驗事實.(力F′是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把橡皮筋的結點拉到位置O點時的圖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同學要測定一電源的電動勢E和內(nèi)電阻r,實驗器材有:一只DIS電流傳感器(可視為理想電流表,測得的電流用I表示),一只電阻箱(阻值用R表示),一只開關和導線若干.該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和采集數(shù)據(jù).

(1)寫出$\frac{1}{I}$-R關系式是$\frac{1}{I}=\frac{1}{E}R+\frac{r}{E}$ (用E、r、I、R表示);
(2)在實驗過程中,該同學將電阻箱調(diào)至圖所示位置,則此時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阻值為25Ω;
(3)該同學根據(jù)實驗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作出如圖所示的$\frac{1}{I}$-R圖象,則由圖象求得,該電源的電動勢E=6.0V,內(nèi)阻r=2.4Ω(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自然界只有三種電荷:正電荷、負電荷和元電荷
B.元電荷即點電荷
C.“點電荷”是一種理想模型
D.元電荷實質(zhì)上是指電子和質(zhì)子本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另一端系著繩套B、C(用來連接彈簧測力計).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紙、彈簧測力計、細繩套、刻度尺、圖釘和鉛筆)外,還必須有橡皮條和三角板.
(2)細繩OB的拉力為4.00N,細繩OC的拉力為2.50N
(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C
A.理想實驗法    B. 控制變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4)要使每次合力與分力產(chǎn)生相同的效果,必須B
A.每次把橡皮條拉直
B.每次將橡皮條結點拉到同樣的位置
C.每次準確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D.每次記準細繩的方向
(5)在某次實驗中,某同學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結點的位置.圖中F是力F1與F2的合力的理論值;F′是力F1與F2的合力的實驗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一小木塊,用計算機技術繪制出小木塊從靜止到拉動的過程中摩擦力隨拉力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小木塊質(zhì)量為2kg,可測得小木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5(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