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011年福建六校聯考)人騎自行車由靜到動,除了要增加人和車的動能以外,還要克服空氣及其他阻力做功.為了測量人騎自行車的功率,第一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在離出發(fā)線5 m、10 m、20 m、30 m、…70 m的地方分別劃上8條計時線,每條計時線附近站幾個學生,手持秒表測運動時間.聽到發(fā)令員的信號后,受測者全力騎車由出發(fā)線啟動,同時全體學生都開始計時.自行車每到達一條計時線,站在該計時線上的幾個學生就停止計時,記下自行車從出發(fā)線到該條計時線的時間.實驗數據記錄如下(每個計時點的時間都取這幾個同學計時的平均值),并計算出各段的平均速度:
運動距離s(m)
0
5
10
20
30
40
50
60
70
運動時間t(s)
0
2.4
4.2
6.3
7.8
9.0
10.0
11.0
12.0
各段速度(m/s)
 
2.08
2.78
4.76
6.67
8.33
10.0
10.0
10.0
 
第二小組通過測出自行車在各點的速度,作出了v—s圖4-2-9.本次實驗中,學生和自行車總質量約為75 kg,設運動過程中,學生和自行車所受阻力與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整個過程中該學生騎車的功率P保持不變.

圖4-2-9
(1)第一小組的學生通過分析認為:因為自行車在每一路段內的速度變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每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該段的速度,則在20 m~30 m路段的平均阻力f1與30 m~40 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為多少?被測學生騎車的功率約為多少?速度為6 m/s時的加速度為多大?
(2)第二小組的學生結合圖和曲線(曲線與橫坐標在s=40 m內所圍的區(qū)域共56格),測出的被測學生騎車的功率約為多少?
(1)0.8 553 W 0.79 m/s2 (2)600 W
(1)設f=kv
所以f1∶f2=v1∶v2=6.67∶8.33=0.8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t=9 s時,自行車達到了勻速運動,動力等于阻力,所以有:P=fv9
在開始運動9 s內,根據動能定理有:
mv=Pt-f1s1-f2s2-f3s3-f4s4-f5s5
代入數據,解得:k=5.53 N·s/m,P=553 W
當v′=6 m/s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kv′=ma
代入數據,解得:a=0.79 m/s2.
(2)在開始運動的9 s內,根據動能定理有:mv=Pt-fs
因f=kv,所以fs=kvs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k=6 N·s/m,P=600 W.
答案:(1)0.8 553 W 0.79 m/s2 (2)600 W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環(huán)形塑料管豎直放置,AB為該環(huán)的水平直徑,且管的內徑遠小于環(huán)的半徑,環(huán)的AB及其以下部分處于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中,管的內壁光滑,F將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從管中A點由靜止釋放,已知qE=mg,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從釋放到第一次達B點的過程中,在D點時速度最大,B點時速度為零,并在BDA間往復運動
B.小球釋放后,第一次達到最高點C時對管壁無壓力
C.小球釋放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經過最高點C時對管壁的壓力之比為1:5
D.小球釋放后,第一次經過最低點D和最高點C時對管壁的壓力之比為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傾角為30°的足夠長光滑斜面下端與一足夠長光滑水平面相接,連接處用一光滑小圓弧過渡,斜面上距水平面高度分別為h1="5" m和h2="0.2" m的兩點上,各固定一小球A和B.某時刻由靜止開始釋放A球,經過一段時間t后,同樣由靜止開始釋放B球.g取10  m/s2,則:

(1)為了保證A、B兩球不會在斜面上相碰,t最長不能超過多少?
(2)在滿足(1)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兩球在水平面上的碰撞次數不少于兩次,兩球的質量mA和mB應滿足什么條件?(假設兩球的碰撞過程沒有能量損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4所示,板長為l,板的B端靜放有質量為m的小物體P,物體與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開始時板水平,若緩慢轉過一個小角度α的過程中,物體保持與板相對靜止,則這個過程中                       (  )
A.摩擦力對P做功為μmgcosα·l(1-cosα)
B.摩擦力對P做功為mgsinα·l(1-cosα)
C.支持力對P做功為mglsinα
D.板對P做功為mglsin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0分)如圖所示,物體A的質量M=2kg和物體B的質量m=1kg,通過輕繩子跨過滑輪相連。斜面光滑,不計繩子和滑輪之間的摩擦。開始時A物體離地的高度為h=0.4m,B物體位于斜面的底端斜面傾角為θ=30°,剛開始時用手托住A物體,使A、B兩物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重力加速度g=10m/s²,撤去手后,求:

(1)A物體落地瞬間的速度大?
(2)A物體落地后B物體還能夠繼續(xù)沿斜面向上滑多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2011年寧波效實中學抽樣測試)如圖甲所示,在傾角為30°的足夠長光滑斜面AB前,有一粗糙水平面OA,OA長為4 m.有一質量為m的滑塊,從O處由靜止開始受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按圖乙所示的規(guī)律變化.滑塊與OA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5,g取10 m/s2,試求:

(1)滑塊到A處的速度大。
(2)不計滑塊在A處的速率變化,滑塊沖上斜面AB的長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2011·杭州模擬)(10分)一物塊放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用力F沿斜面向下拉物塊,物塊沿斜面運動了一段距離,若已知在此過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為A,斜面對物塊的作用力所做的功為B,重力做的功為C,空氣阻力做的功為D,其中A、B、C、D的絕對值分別為100 J、30 J、100 J、20 J,則

(1)物塊動能的增量為多少?
(2)物塊機械能的增量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如圖9所示,一個質量為的滑塊靜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點,受到一個大小為,與水平方向成傾角斜向上恒力作用開始運動,當物體前進到達B點時撤去,滑塊最終停在水平地面上的C點,滑塊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因數,求BC間的距離x。(cos37o=0.8,sin37o=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甲、乙、丙三個物體具有相同的初動能,甲的質量最大,丙的最小,要使它們在相同的距離內停止,若作用在物體上的合力為恒力,則合力                                 (    )
A.甲的最大B.丙的最大C.都一樣大D.取決于它們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