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圖甲所示,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為10:1,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R=10Ω,圖中電表均為理想交流電表,原線圈兩端加上如圖乙所示的正弦交變電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開關(guān)S斷開時電流表示數(shù)不為零
B.開關(guān)S斷開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零
C.開關(guān)S閉合,滑動變阻器的觸頭位于b端時,變壓器的輸入功率為48.4W
D.開關(guān)S閉合,滑動變阻器的觸頭位于b端滑動過程中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

分析 根據(jù)圖象可以求得輸出電壓的有效值、周期和頻率等,再根據(jù)電壓與匝數(shù)成正比即可求得結(jié)論

解答 解:A、開關(guān)S斷開時,輸出電流${I}_{2}^{\;}=0$,輸出功率${P}_{2}^{\;}={U}_{2}^{\;}{I}_{2}^{\;}=0$,根據(jù)${P}_{入}^{\;}={P}_{出}^{\;}$,${U}_{1}^{\;}{I}_{1}^{\;}={P}_{2}^{\;}$,知開關(guān)S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故A錯誤;
B、原線圈兩端電壓的有效值${U}_{1}^{\;}=220V$,根據(jù)電壓與匝數(shù)成正比,$\frac{{U}_{1}^{\;}}{{U}_{2}^{\;}}=\frac{{n}_{1}^{\;}}{{n}_{2}^{\;}}$,代入數(shù)據(jù)得${U}_{2}^{\;}=22V$,開關(guān)S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不變,仍為22V,故B錯誤;
C、開關(guān)S閉合,滑動變阻器的觸頭位于b端時,變壓器的輸出功率${P}_{2}^{\;}=\frac{{U}_{2}^{2}}{R}=\frac{2{2}_{\;}^{2}}{10}=48.4W$,故C正確;
D、開關(guān)S閉合,滑動變阻器的觸頭位于b端滑動過程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掌握住理想變壓器的電壓、電流之間的關(guān)系,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間的關(guān)系即可解決本題,特別注意原線圈的功率與副線圈功率相等,且由副線圈功率決定.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1924年,德布羅意大膽的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廣到實物粒子,如電子、質(zhì)子等.他提出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關(guān)于實物粒子的波動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子束的衍射實驗證明了實物粒子的波動性
B.宏觀物體的波動性我們不易觀察到的原因是因為其波長太小
C.電子有波動性,而質(zhì)量較大的子彈和地球沒有波動性
D.光波是一種概率波,而德布羅意波則不屬于概率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在如圖甲所示的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輸入端a、b加如圖乙所示的電壓,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匝數(shù)之比為5:1,電路中電阻R1=5Ω,R2=R3=6Ω,開始時電鍵S斷開,則( 。
A.電壓表的示數(shù)大于44V
B.閉合電鍵S后,流過R2的電流變大
C.閉合電鍵S后,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小
D.閉合電鍵S后,a、b端的輸入功率為121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在“互成角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中,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在這兩次拉伸中:B
A、只要求將橡皮條拉到相同的長度
B、要求將橡皮條沿相同的方向拉到相同的長度
C、將彈簧秤拉到相同的刻度
D、若橡皮條的拉力是合力,則兩彈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2)在“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中,某同學(xué)的實驗結(jié)果如圖,其中O為橡皮條與細繩結(jié)點的位置.圖中F是力F1與F2的合力的理論值;F′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實驗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某學(xué)習(xí)小組做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圖1中小車在一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當(dāng)用2條、3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時,使每次實驗中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完全相同.每次實驗中小車獲得的速度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求出.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出“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

(1)實驗操作中需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B.
A.防止小車不能被橡皮筋拉動
B.保證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
C.便于小車獲得較大的彈射速度
D.防止紙帶上點跡不清晰
(2)如圖2是某同學(xué)在正確實驗操作過程中得到的一條紙帶,O、A、B、C、D、E、F為選取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間有一個點沒有畫出,各計數(shù)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1.87cm、4.79cm、8.89cm、16.91cm、25.83cm、34.75cm,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為50Hz,則由該紙帶可知本次實驗中橡皮筋做功結(jié)束時小車的速度是2.23m/s.(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0kg的物塊靜止在范圍足夠?qū)挼乃降孛嫔,物塊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素為μ=0.5,現(xiàn)在用一個大小為F=100N方向與水平面成θ=370 的拉力拉動物塊,t=5s之后撤去拉力,結(jié)果物塊再運動一段時間就停了下來,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拉力所做的功;
(2)拉力的最大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1)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我們需要對使用的兩只彈簧測力計進行校對,看兩只彈簧測力計是否完全相同,校對的方法是C
A.看兩只彈簧測力計的外形是否一樣,是否由同一廠家生產(chǎn)
B.把兩只彈簧測力計的鉤子互鉤著一上一下豎直地拉動,看兩者示數(shù)是否完全相同
C.把兩只彈簧測力計的鉤子互鉤著水平地拉動,看兩者示數(shù)是否完全相同
D.把兩只彈簧測力計的鉤子互鉤著,任意地拉動,看兩者示數(shù)是否完全相同
(2)在“驗證二力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下列做法有利于減小誤差的是CD
A.在用兩只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F(xiàn)1、F2兩個力的夾角盡可能大一些
B.在用兩只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F(xiàn)1、F2兩個力越大越好
C.在拉橡皮條時,彈簧測力計的外殼不要與紙面接觸,產(chǎn)生摩擦
D.拉力F1、F2的方向應(yīng)與紙面平行,彈簧及鉤子不與彈簧測力計的外殼及紙面接觸,產(chǎn)生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在物理學(xué)的發(fā)展過程中,許多物理學(xué)家提出的理論和假設(shè)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學(xué)史實的是( 。
A.普朗克為了解釋黑體輻射現(xiàn)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論
B.愛因斯坦為了解釋光電效應(yīng)的規(guī)律,提出了光子說
C.貝克勒爾通過對天然放射性的研究,發(fā)現(xiàn)原子核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組成的
D.玻爾大膽提出假設(shè),認為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在一場F4中國錦標(biāo)賽開賽之前,甲乙兩賽車手在練習(xí)場地上熟悉汽車性能,有人記錄了甲乙兩車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已知在t=0時甲乙兩車同地出發(fā)且速度相同,則在0-2s的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車都做勻變速直線運動B.t=1s時,甲乙兩車相距最遠
C.t=1s時,甲乙兩車一定相遇D.t=2s時,甲乙兩車速度再次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