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7.一平直木板C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兩小物塊A和B分別以2v0和v0的初速度沿同一直線從長木板C兩端相向水平地滑上長木板,如圖所示.設物塊A、B與長木板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A、B、C三者質量相等.
(1)若A、B兩物塊不發(fā)生碰撞,則由開始滑上C到A、B都靜止在C上為止,B通過的總路程為多少?
(2)為使A、B兩物塊不發(fā)生碰撞,長木板C至少多長?

分析 (1)A、B剛滑上C時,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根據滑動摩擦力公式求摩擦力大小,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加速度;
A、B 剛滑上C時都做勻減速運動,由速度時間公式求出B速度減為零所用時間,再對A,運用速度公式求解A的速度大小;
分段研究本題:第一階段:B勻減速到速度為零的過程;第二階段:B速度減為零時此時,A繼續(xù)做減速運動,B、C相對靜止一起在A的摩擦力作用下做加速運動,直到A、B、C相對靜止.由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公式及物體間速度關系、位移關系求解.
(2)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的作用,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先求出最終的共同速度,再結合功能關系即可求出.

解答 解:(1)設A、B、C的加速度分別為aA、aB、aC,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
   aA=$\frac{μmg}{m}$=μg
   aB=$\frac{μmg}{m}$=μg
   aC=$\frac{μmg-μmg}{m}$=0                              
A、B 剛滑上C時都做勻減速運動,C靜止不動,設經t1時間B速度減為零,對B由運動學公式有:
   v0=aBt1
解得:t1=$\frac{{v}_{0}}{μg}$                                        
設經t1時間后A的速度為vA,對A由運動學公式有:
 vA=2v0-aAt1                                       
解得:vA=v0                                                                                    
設B在t1時間內的位移為x1,由運動學公式有:
-2aBx1=0-${v}_{0}^{2}$
解得:x1=$\frac{{v}_{0}^{2}}{2μg}$                                         
此時,A繼續(xù)做減速運動,B、C相對靜止一起在A的摩擦力作用下做加速運動,直到A、B、C相對靜止.設此階段B、C的加速度為aBC,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aBC=$\frac{μmg}{2m}$=$\frac{1}{2}μ$g                                               
設A、B、C經t2時間共速,B、C的位移為x2,由運動學公式有:
  2v0-aAt2=aBCt2
  x2=$\frac{1}{2}{a}_{BC}{t}_{2}^{2}$                                    
解得:t2=$\frac{2{v}_{0}}{3μg}$,x2=$\frac{{v}_{0}^{2}}{9μg}$
綜上,總時間:t=t1+t2=$\frac{5{v}_{0}}{3μg}$                       
B通過的總路程為:x=x1+x2=$\frac{11{v}_{0}^{2}}{18μg}$ 
(2)選擇向右為正方向,由于水平方向三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則:
m•2v0-mv0=3mv
所以:v=$\frac{1}{3}{v}_{0}$
在運動的過程中,系統(tǒng)減小的機械能轉化為動能,為使A、B兩物塊不發(fā)生碰撞,即A與B的位移大小的和恰好等于長木板C的長度.由于A與C、B與C之間的摩擦力都是:
f=μmg
則:$μmg•L=\frac{1}{2}m(2{v}_{0})^{2}+\frac{1}{2}m{v}_{0}^{2}-\frac{1}{2}•3m•{v}^{2}$
聯(lián)立得:$L=\frac{{v}_{0}^{2}}{μg}$
答:(1)若A、B兩物塊不發(fā)生碰撞,則由開始滑上C到A、B都靜止在C上為止,B通過的總路程為$\frac{11{v}_{0}^{2}}{18μg}$;
(2)為使A、B兩物塊不發(fā)生碰撞,長木板C至少長$\frac{{v}_{0}^{2}}{μg}$.

點評 此題涉及三個物體多過程的動力學問題,除了隔離研究三個物體的運動情況外,關鍵是找出物體之間的速度關系、位移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一個質量為1kg的物塊從斜面上某位置沿斜面上滑到最高點后再返回下滑,一段時間內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這段時間內物塊克服摩擦力做功為( 。
A.$\frac{9}{2}$JB.$\frac{9}{4}$JC.$\frac{27}{8}$JD.$\frac{35}{12}$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某玻璃三棱鏡的頂角為θ,恰好是綠光的臨界角,當一束白光通過三棱鏡,在光屏M上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彩色光帶后,把白光束的入射角i逐漸減小到零,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M屏上的彩色光帶最上邊的是紫光
B.在入射角i逐漸減小的過程中M上最先消失的是紫光
C.在入射角i逐漸減小到零的過程中,最后仍能射到M屏上的光的頻率是最高的
D.若把三棱鏡換成如圖所示的平行玻璃磚,則入射角i逐漸增大的過程中在光屏上最先消失的也是紫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小船在靜水中的航速為4m/s,要它橫渡20m寬的河流,河水流速為2m/s.
(1)若小船船頭始終垂直河岸,則小船過河的合速度大小為2$\sqrt{5}$m/s,船在橫渡過程中被水流推向下游的距離為10m.
(2)若要小船直接到達正對岸,船頭朝向與河岸的夾角應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小球能在水平光滑滑桿上滑動,滑桿連同支架可以繞豎直軸轉動,球通過彈簧與轉動軸相連.當系統(tǒng)以角速度ω1勻速轉動時,球離軸距離為r1=8cm.當系統(tǒng)角速度增加為ω2=$\frac{4}{3}$ω1時,球離軸距離為r2=9cm,則此彈簧的自然長度l0 為( 。
A.8.5 cmB.7 cmC.8 cmD.1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電路圖(如圖所示)接通電路,L的電阻遠小于A燈,待燈泡A正常發(fā)光.然后斷開電路,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燈A會更亮,再過一會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霍爾效應是電磁基本現(xiàn)象之一,近期我國科學家在該領域的實驗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如圖1所示,在一矩形半導體薄片的P、Q間通入電流I,同時外加與薄片垂直的磁場B,在M、N間出現(xiàn)電壓UH,這個現(xiàn)象稱為霍爾效應,UH稱為霍爾電壓,且滿足UH=K$\frac{IB}bg9wx0r$,式中d為薄片的厚度,k為霍爾系數(shù).某同學通過實驗來測定該半導體薄片的霍爾系數(shù).

①若該半導體材料是空穴(可視為帶正電粒子)導電,電流與磁場方向如圖1所示,該同學用電壓表測量UH時,應將電壓表的“+”接線柱與M(填“M”或“N”)端通過導線相連.
②已知薄片厚度d=0.40mm,該同學保持磁感應強度B=0.10T不變,改變電流I的大小,測量相應的UH值,記錄數(shù)據如下表所示.
I(×10-3A)3.06.09.012.015.018.0
UH(×10-3V)1.11.93.44.56.26.8
根據表中數(shù)據在給定區(qū)域內(見答題卡)畫出UH-I圖線,利用圖線求出該材料的霍爾系數(shù)為1.5×10-3V•m•A-1•T-1(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③該同學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使半導體薄片中的電流反向再次測量,取兩個方向測量的平均值,可以減小霍爾系數(shù)的測量誤差,為此該同學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測量電路,S1、S2均為單刀雙擲開關,虛線框內為半導體薄片(未畫出).為使電流從Q端流入,P端流出,應將S1擲向b(填“a”或“b”),S2擲向c(填“c”或“d”).
為了保證測量安全,該同學改進了測量電路,將一合適的定值電阻串聯(lián)在電路中.在保持其它連接不變的情況下,該定值電阻應串聯(lián)在相鄰器件S1和E(填器件代號)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多選)如圖所示,物塊在水平圓盤上與圓盤一起繞固定軸勻速轉動,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運動的角速度不變
B.物塊受三個力作用,由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C.在角速度一定時,物塊到轉軸的距離越遠,越不容易脫離圓盤
D.物塊到轉軸距離一定時,物塊運動周期越小,越容易脫離圓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有一電場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場中A、B兩點的電場強度和電勢分別用EA、EB和φA、φB表示,則有( 。
A.EA大于EB,φA高于φBB.EA大于EB,φA低于φB
C.EA小于EB,φA高于φBD.EA小于EB,φA低于φ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