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選修3-5
(1)如圖為氫原子能級的示意圖,現(xiàn)有大量的氫原子處于n=4的激發(fā)態(tài),當向低能級躍遷時輻射出若干不同頻率的光.關于這些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D
CD

A.最容易表現(xiàn)出衍射現(xiàn)象的光是由n=4能級躍到n=1能級產(chǎn)生的
B.頻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級躍遷到n=1能級產(chǎn)生的
C.這些氫原子總共可輻射出六種不同頻率的光子,其頻率關系為ν1>ν2>ν3>ν4>ν5>ν6.則ν126
D.用n=2能級躍遷到n=1能級輻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為6.34eV的金屬鉑能發(fā)生光電效應
(2)動量分別為5kg?m/s和6kg?m/s的小球A、B沿光滑平面上的同一條直線同向運動,A追上B并發(fā)生碰撞后.若已知碰撞后A的動量減小了2kg?m/s,而方向不變,那么A、B質量之比的可能范圍是什么?
分析:(1)光波的波長越長,最容易表現(xiàn)出衍射現(xiàn)象.根據(jù)玻爾理論,分析哪種躍遷產(chǎn)生的光波波長最長、分析哪種躍遷產(chǎn)生的光波頻率最。畾湓涌偣部奢椛涑隽N不同頻率的光子.由能級圖求出n=2能級躍遷到n=1能級輻射出的光子的能量,若大于金屬的逸出功,即可產(chǎn)生光電效應.
(2)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求出碰撞后B的動量.根據(jù)碰撞前A的速度必須大于B的速度才能追上B、碰撞過程總動能不增加、碰撞后同向運動時,后面物體的速度不大于前面物體的速度求出A、B質量之比的可能范圍.
解答:解:(1)A、B光波的波長越長,最容易表現(xiàn)出衍射現(xiàn)象.根據(jù)玻爾理論分析得知n=4能級躍到n=1能級產(chǎn)生的光子能量最大,頻率最大,波長最短,最不容易產(chǎn)生衍射.故AB均錯誤.
C、大量的氫原子處于n=4的激發(fā)態(tài),當向低能級躍遷時是隨機的,氫原子總共可輻射出C
 
2
4
=6種不同頻率的光子.由玻爾理論可知,產(chǎn)初末能級差越大,產(chǎn)生的光子頻率越大,則ν1>ν2>ν3>ν4>ν5>ν6.而且有
   E4-E1=hν1,E3-E1=hν2,E4-E3=hν6,
則由三式得 ν126 ,故C正確.
D、由能級圖得,n=2能級躍遷到n=1能級輻射出的光子的能量為(-3.4)eV-(-13.6)eV=10.2eV,大于金屬的逸出功6.34eV,故產(chǎn)生光電效應.故D正確.
故選CD
(2)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得:碰撞后B的動量為PB′=6kgm/s+2kgm/s=8kgm/s.
由題,碰撞前,A能追上B,則有  vA>vB,即有 
5
mA
6
mB
;
碰后A的速度不大于B的速度,則有
3
mA
8
mB
;
碰撞過程總動能不增加,則有 
52
2mA
+
62
2mB
32
2mA
+
82
2mB

由以上不等式解得 
3
8
mA
mB
4
7

故答案為:(1)CD;(2)A、B質量之比的可能范圍是
3
8
mA
mB
4
7
點評:對于氫原子躍遷,根據(jù)玻爾理論進行分析.對于碰撞過程往往根據(jù)三個規(guī)律分析:1、動量守恒;2、總動能不增加;3、符合物體的運動情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理--選修3-5]
(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CD
CD

A.當氫原子從n=4的狀態(tài)躍遷到n=2的狀態(tài)時,要吸收光子
B.某金屬產(chǎn)生光電效應,當增大照射光的強度時,則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也隨之增大
C.原子核的半衰期由核內(nèi)部自身因素決定,與原子所處的化學狀態(tài)和外部條件無關
D.β衰變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轉化成質子和電子所產(chǎn)生的
(2)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著甲、乙兩輛相同的平板車,一根輕繩跨過乙車的定滑輪(不計定滑輪的質量和摩擦),繩的一端與甲車相連,另一端被甲車上的人拉在手中,已知每輛車和人的質量均為30kg,兩車間的距離足夠遠.現(xiàn)在人用力拉繩,兩車開始相向運動,人與甲車保持相對靜止,當乙車的速度為0.5m/s時,停止拉繩.求:
(1)人在拉繩過程做了多少功?
(2)若人停止拉繩后,至少以多大速度立即從甲車跳到乙車才能使兩車不發(fā)生碰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理-選修3-5]
(1)北京時間20l1年3月11日在日本海域發(fā)生強烈地震,強震引發(fā)了福島核電站危機.下列關于核裂變和核輻射的方程中書寫正確的是
C
C

A.92235U+01n→56141Ba+3692Kr+1001n    B.94235Pu→92235U+24He  C.55137 Cs→56137Ba+-10e    D.55121I→54131Ce+-10e
(2)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質量均為M=2kg的甲、乙兩輛小車 兩車之間通過一感應開關相連(當滑塊滑過感應開關時,兩車自動分離).其中甲車上表面光滑,乙車上表面與滑塊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一根通過細線拴著而被壓縮的輕質彈簧固定在甲 車的左端,質量為m=l kg的滑塊P(可視為質點)與彈簧的右端接觸但不相連,彈簧原長小于甲車長度,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現(xiàn)剪斷細線,已知滑塊P剛滑上乙車時,滑塊相對地面的速度為ν1=4m/s,且滑塊P最終滑有滑離乙車,求滑塊P在乙車上滑行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理--選修3-5
(1)據(jù)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員會推測,目前日本核電站核泄漏量達到了11萬兆貝可勒爾,占核電站總量的l0%以下,放射量已經(jīng)超過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輻射產(chǎn)生的原因就是因為核泄漏的物質中有放射性物質,這些放射性物質都有一定的半衰期,這次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質主要是碘131和銫137,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銫137的半衰期是30.17年,根據(jù)有關放射性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則若取4個碘131原子核,經(jīng)過8天就一定剩下2個碘131原子核了
B.銫137發(fā)生一次B衰變,該原子核就損失一個中子
C.碘13l和銫137衰變時放出的射線都是由帶電粒子組成的
D.可以用加熱的方式將碘131和銫137的半衰期減小
(2)如圖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依次放置著質量m=0.08kg的10塊完全相同長直木板.每塊木板長為L=1.5m,一質量M=1.0kg大小可忽略的小銅塊以初速度v0=6.0m/s從長木板左側滑上木板,當銅塊滑離第-塊木板時,速度大小為v1=4.0m/s.銅塊最終停在第二塊木板上.(g=10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求:
①銅塊和長木板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②銅塊的最終速度.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理--選修3-5]
(1)關于以下核反應方程:
12H+13H→24He+X  ②92235U+X→54140Xe+3894Sr+2Y  ③1124Na→1224Mg+Z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
AC

A.X與Y相同               B.Y與Z相同
C.方程①是核聚變反應    D.方程③是核裂變反應
(2)從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A點以一定初速度和仰角發(fā)射炮彈.在正常情況下,炮彈經(jīng)最高點C(僅具有水平速度)到達水平地面上的B點時爆炸.炮彈在空中的運動軌跡是關于y軸對稱的拋物線,A、B、C三點的坐標已在圖中標明.在某次發(fā)射中,炮彈到達C點就炸裂成a、b兩塊,其中彈片a恰好沿原路徑返回到A點.已知炮彈到達C點時的動能為E0,炸裂后彈片a的質量是原炮彈質量的2/3,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求:
①彈片b的落地點D的橫坐標xD;
②炮彈爆炸時,由化學能轉化成的機械能△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濰坊一模)[物理-選修3-5]
(1)關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B
B

A.湯姆孫發(fā)現(xiàn)電子后猜想出原子內(nèi)的正電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內(nèi)
B.α粒子散射實驗中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了較大偏轉是盧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主要依據(jù)之一
C.放射性元素發(fā)生衰變時,由于質量虧損,質量數(shù)不守恒
D.玻爾原子理論無法解釋較復雜原子的光譜現(xiàn)象,說明玻爾提出的原子定態(tài)概念是錯誤
(2)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用打點計時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在小車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動小車A使之做勻速運動,然后與原來靜止在前方的小車B相碰并粘合成一體,繼續(xù)做勻速運動,他設計的具體裝置如圖所示.在小車A后連著紙帶,電磁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長木板下墊著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①若已得到打點紙帶如圖所示,并測得各計數(shù)點間距標在圖上,A為運動起始的第一點,則應選
BC
BC
段起計算A的碰前速度;應選
DE
DE
段來計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BC、CD、DE).
②已測得小車A的質量m1=0.40kg,小車B的質量m2=0.20kg,由以上測量結果可得:
碰前總動量=
0.420
0.420
kg?m/s,碰后總動量=
0.417
0.417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