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擺一條彎曲的軌道,它是由幾段稍短的弧形光滑軌道組合而成的。通過壓縮彈簧使鋼球從軌道的C端進入,在軌道的約束下做曲線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小球運動過程中,受到重力、彈力和向心力作用
B. 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做速度不變的運動
C. 彈簧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小球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D. 從A點飛出后,小鋼球做勻速直線運動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輕質(zhì)細繩拴住同種材料制成的A、B兩物體,它們一起沿斜面向下做勻速運動.關(guān)于A、B的受力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受三個力作用,B受四個力作用
B.A受四個力作用,B受三個力作用
C.A、B都受三個力作用
D.A、B都受四個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飛機后先做自由落體運動,當距離地面125 m時打開降落傘,傘張開后運動員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到達地面時速度為5 m/s,問:(g=10 m/s2)
(1)運動員打開降落傘時的速度為多少?
(2)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地面的高度為多少?
(3)離開飛機后,經(jīng)過多少時間才能到達地面? (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根較長的彈性細繩沿軸放置,左端記為坐標原點,將繩子拉平后,手握左端,以固定的頻率和振幅上下抖動(簡諧運動),如圖1所示。從抖動開始計時,在t=0.3s時的波形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手抖動繩的頻率為2.5Hz
B. 在t=0.75s時,A點的速度方向向上
C. 在0~0.3s的時間內(nèi),質(zhì)點B經(jīng)過的路程為6cm
D. 該列波遇到寬度為6m的障礙物時不能發(fā)生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兩車在同一直線上向右勻速運動, 車在車前, 車的速度大小為車的速度大小為,如圖所示.當、兩車相距時, 車因前方突發(fā)情況緊急剎車(已知剎車過程的運動可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從此時開始計時,求:
【1】車追上車之前,兩者相距的最大距離;
【2】車追上車所用的時間;
【3】在題設條件下, 車在車剎車后0.5也開始剎車,為避免兩車相撞,則車的加速度應滿足什么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車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在某一時刻,停在甲車前方=32m處的乙車以加速度a=2m/s2開始沿同一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此后的運動中,甲車沒有追上乙車。
(1)求兩車在運動過程的最小間距;
(2)若甲車可以追上乙車,求甲車勻速運動的最小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裝有彈簧發(fā)射器的小車放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將彈簧壓縮鎖定后放入小球,再解鎖將小球從靜止斜向上彈射出去,不計空氣阻力和一切摩擦。從靜止彈射到小球落地前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小球的機械能守恒,動量守恒
B. 小球的機械能守恒,動量不守恒
C. 小球、彈簧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動量不守恒
D. 小球、彈簧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動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三根長度皆為l的不可伸長的絕緣輕線,其中兩根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點,另一端分別拴有質(zhì)量皆為m的帶電小球A和B,它們的電量分別為q和-q。A、B之間用第三根線連接起來?臻g中存在大小為E的勻強電場,場強方向沿水平向左,平衡時A、B球的位置如圖所示,F(xiàn)將O、B之間的線燒斷,由于有空氣阻力,A、B球最后會達到新的平衡位置。達到新的平衡后,下圖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輕桿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現(xiàn)讓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小球運動到最高點時,桿與小球間彈力大小為F,小球在最高點的速度大小為v,其F一v2圖象如乙圖所示.則
A. 小球的質(zhì)量為
B. v2=2b時,小球受到的彈力與重力大小相等
C. v2=c時,小球?qū)U的彈力方向向上
D. 當?shù)氐闹亓铀俣却笮?/sp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