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zhì)點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第1個2s、第2個2s和第5s內(nèi)三段位移比為:
A.2∶6∶5 B.2∶8∶7 C.4∶12∶9 D.2∶2∶1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株洲二中高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要測量一均勻新材料制成的圓柱體的電阻率ρ。步驟如下:
(1)用游標為20分度的卡尺測量其長度如圖,由圖可知其長度為 mm;
(2)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直徑如右上圖,由圖可知其直徑為 mm;
(3)用多用電表的電阻“×10”擋,按正確的操作步驟測此圓柱體的電阻,表盤的示數(shù)如圖,則該電阻的阻值約為 Ω。
(4)若該同學用伏安法跟用多用電表測量得到的R測量值幾乎相等,由此可估算此圓柱體材料的電阻率約為ρ= 。(保留1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茂名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個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關(guān)于物體和地面受力情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就是木塊的重力
B.地面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物體發(fā)生了形變
C.物體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地面發(fā)生了形變
D.物體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物體發(fā)生了形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高一(上)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汽車在關(guān)閉發(fā)動機后前進16m的過程中,速度由10m/s減小到6m/s,再經(jīng)過5s,汽車又將前進( )
A.5m B.9 m C.15m D.55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新疆昌吉州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套圈圈”是大人和小孩都喜愛的一種游戲.某大人和小孩直立在界外,在同一豎直線上不同高度分別水平拋出小圓環(huán),并恰好套中前方同一物體,假設(shè)小圓環(huán)的運動可以視作平拋運動,則( )
A.大人拋出的圓環(huán)運動時間較短
B.大人應(yīng)以較小的速度拋出圓環(huán)
C.小孩拋出的圓環(huán)運動發(fā)生的位移較大
D.小孩拋出的圓環(huán)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變化量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重慶巴蜀中學高一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同學用手拿著一把長50cm的直尺,并使其處于豎直狀態(tài),乙同學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線位置做抓尺的準備,某時刻甲同學松開直尺,直尺保持豎直狀態(tài)下落,乙同學看到后立即用手抓住直尺,手抓直尺位置的刻度值為20cm,重復(fù)以上實驗,乙同學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為10cm,直尺下落過程中始終保持豎直狀態(tài),若從乙同學看到甲同學松開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時間叫“反應(yīng)時間”,取重力加速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乙同學第二次的“反應(yīng)時間”比第一次長
B.乙同學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間,直尺的速度約為2m/s
C.若某同學的反應(yīng)時間大于0.4s,則用該直尺將無法用上述方法測量他的“反應(yīng)時間”
D.若將尺子上原來的長度值改為對應(yīng)的“反應(yīng)時間”值,則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測出“反應(yīng)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大慶實驗中學高一上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木塊A、B分別重50N和30N,它們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2與A、B相連接的輕彈簧被壓縮了5 cm,系統(tǒng)置于水平地面上靜止不動.已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100 N/m.用F =1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塊A上,如圖所示,力F作用后( )
A.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4 N,方向向右
B.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方向向右
C.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4 N,方向向左
D.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為6 N,方向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葫蘆島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12分)絕緣光滑水平面內(nèi)有一圓形有界勻強電場,其俯視圖如圖所示,圖中xOy所在平面與光滑水平面重合,場強方向與x軸正向平行,電場的半徑為 m,圓心O與坐標系的原點重合,場強E=2 N/C,一帶電荷量為
C,質(zhì)量
kg的帶負電的粒子,由坐標原點O處以速度
m/s沿y軸正方向射入電場,求:
(1)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
(2)粒子出射點的位置坐標;
(3)粒子射出時具有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朔州右玉一中高二(上)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最先測出了電子的電荷量,被稱為密立根油滴實驗.如圖,兩塊水平放置的金屬板A、B分別與電源的正負極相連接,板間產(chǎn)生勻強電場,方向豎直向下,圖中油滴由于帶負電懸浮在兩板間保持靜止.
(1)若要測出該油滴的電荷量,需要測出的物理量有: .
A.油滴質(zhì)量m B.兩板間的電壓U
C.兩板間的距離d D.兩板的長度L
(2)用所選擇的物理量表示出該油滴的電荷量q= (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3)在進行了幾百次的測量以后,密立根發(fā)現(xiàn)油滴所帶的電荷量雖不同,但都是某個最小電荷量的整數(shù)倍,這個最小電荷量被認為是元電荷,其值為e=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