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筋做的功 | 10個間隔的距離S(m) | 10個間隔的時間T(s) | 小車獲得的速度vn(m/s) | 小車速度的平方vn2(m/s)2 | |
1 | W | 0.200 | 0.2 | ||
2 | 0.280 | 0.2 | |||
3 | 0.300 | 0.2 | |||
4 | 0.400 | 0.2 | |||
5 | 0.450 | 0.2 |
分析 (1)實驗中需要根據所打點之間的距離,計算物體的速度,因此需要的儀器還有刻度尺;實驗中需要用到電磁打點計時器,必須提供4-6低壓交流電源;
(2)小車下滑時受到重力、細線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需要采取平衡摩擦力的措施;
(3)小車先在橡皮條的拉動下做加速運動,當橡皮條恢復原長時,拉力減為零,小車由于慣性繼續(xù)做勻速運動,因此小車勻速時的速度就是該過程中的最大速度;
(4)建立坐標系,根據表格中數(shù)據描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從而得到圖象.
(5)根據圖象的形狀,結合數(shù)學知識進行分析功與速度的關系
解答 解:(1)根據實驗原理可知,實驗中需要刻度尺測量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來計算物體的速度,所以要用到刻度尺.
為了能讓打點計時器工作,必須提供交流電源.故缺少刻度尺和交流電源.
(2)小車下滑時受到重力、細線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則應該用重力的下滑分量來平衡摩擦力,故可以將長木板的一端墊高平衡小車所受的摩擦力.
(3)紙帶在橡皮條的作用下做加速運動,橡皮條做功完畢,則速度達到最大,此后做勻速運動,因此勻速時的速度即為該過程中的最大速度,故為了測量小車獲得的速度,應選用紙帶點距均勻部分測量
(4)我們把1根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1W,作為功的一個計量單位.當我們用2條、3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時,橡皮筋做的功分別是2W,3W,4W,5W…
(5)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vt得:$v=\frac{x}{t}$,所以:
${v}_{1}=\frac{0.2}{0.2}=1m/s$,${v}_{2}=\frac{0.28}{0.2}=1.4m/s$,${v}_{3}=\frac{0.3}{0.2}=1.5m/s$,${v}_{4}=\frac{0.4}{0.2}=2m/s$,${v}_{5}=\frac{0.45}{0.2}=2.25m/s$;
所以:${{v}_{1}}^{2}=1$,${{v}_{2}}^{2}=1.96$,${{v}_{3}}^{2}=2.25$,${{v}_{4}}^{2}=4$,${{v}_{5}}^{2}=5.06$,
由動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的功應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所以W與v2成正比,即Wn∝vn2,根據表中實驗數(shù)據,應用用描點法作圖,圖象如圖所示:
誤差容許的范圍內,圖象是經過原點的直線,說明Wn與vn2成正比.
故答案為:(1)交流電源、刻度尺;(2)把木板的末端墊起適當高度以平衡摩擦力(3)點距均勻(4)2W、3W、4W、5W(5)v2;圖象如圖所示
點評 本題關鍵是結合探究功與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原理進行分析,如本實驗中,明確小車的運動情況,先加速,再勻速,橡皮條做功完畢,速度最大,做勻速運動,故需要測量勻速階段的速度.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A位置時動能最大 | |
B. | 在B位置時動能最大 | |
C. | 在C位置時彈性勢能最大 | |
D. | 在A、B、C三個位置時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總和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流表A示數(shù)變大,電壓表V示數(shù)變小 | |
B. | 電流表A示數(shù)不變,電壓表V示數(shù)也不變 | |
C. | 電流表A示數(shù)變小,電壓表V示數(shù)也變小 | |
D. | 電流表A示數(shù)變小,電壓表V示數(shù)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上的沖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 |
B. | 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 |
C. | 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 |
D. | 重力、對斜面的正壓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重力做功為3J | B. | 電勢能減少1J | ||
C. | 克服空氣阻力做功0.5J | D. | 動能減少2.5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0~1 s內的平均速度是1m/s | |
B. | 0~2s內的位移大小是3 m | |
C. | 前一秒和后兩秒的速度變化相同 | |
D. | 0~1s內的運動方向與2~4s內的運動方向相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元電荷e的數(shù)值最早是由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得的,這是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重要原因 | |
B. | 物理學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電場概念,并提出用電場線表示電場 | |
C. | 物理學家奧斯特發(fā)現(xiàn)由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和規(guī)律--電磁感應定律 | |
D. | 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速度大的物體慣性一定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