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嫦娥三號沿環(huán)月圓軌道上運行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嫦娥三號處于失重狀態(tài)B.嫦娥三號處于超重狀態(tài)
C.嫦娥三號處于處于平衡狀態(tài)D.嫦娥三號不受月球的引力作用

分析 明確嫦娥三號的受力以及運動情況,知道月球對嫦娥三號的萬有引力充當其需要的向心力,由于加速度向下,故處于失重狀態(tài).

解答 解:A、B、著陸器承載著月球車在半徑為100km的環(huán)月圓軌道上運行過程中重力全部提供向心力,月球車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A正確,BC錯誤;
D、月球車受月球的作用力,提供向心力.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失重狀態(tài):當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小于物體的真實重力時,就說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此時有向下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下;
超重狀態(tài):當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大于物體的真實重力時,就說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此時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從125m高的橋面上每隔一定時間從同一點靜止釋放完全相同的小鋼球.當?shù)?1個小鋼球剛要下落時,第1個小鋼球剛好落地.不計一切阻力,求:
(1)相鄰兩個小球開始下落的時間間隔;
(2)此時第3個和第5個小球相隔的距離.(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汽車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為40KW,質量為2000kg,汽車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受到阻力為車重的0.1倍,取g=10m/s2,若汽車從靜止開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作勻加速直線運動,達到額定輸出功率后,汽車保持功率不變又加速行駛了800m,直到獲得最大速度后才勻速行駛,則( 。
A.汽車在水平路面上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20m/s
B.汽車勻加速的運動時間為10s
C.當汽車速度達到16m/s時,汽車的加速度為0.5m/s2
D.汽車從靜止到獲得最大行駛速度所用的總時間為57.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關于質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積小的物體一定能看成質點
B.體積大的物體一定不能看成質點
C.在某些場合,體積小的物體也不能看成質點
D.質點就是幾何中的點,當作質點的物體一定非常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點,以下操作中正確的是( 。
A.同一次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O點時,兩彈簧之間的夾角應取90°不變,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C.在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D.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節(jié)另一彈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O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兩個分子從靠近得不能再近的位置開始,使二者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徑的10倍以上,這一過程中關于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間的斥力在增大,引力在減小
B.分子間的斥力在減小,引力在增大
C.分子相互作用的合力在逐漸減小
D.分子相互作用的合力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到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如圖所示,變頻交變電源的頻率可在20Hz到20kHz之間調節(jié),在某一頻率時,A1、A2兩只燈泡的亮度相同.
(1)保持交變電源輸出的電壓不變而改變交變電源的頻率,觀察燈泡亮度的變化,若頻率越大,則小燈泡A1亮度越亮,A2亮度越暗(填“亮”或“暗”);
(2)在交變電源的頻率和輸出電壓不變的情況下,減小電容器兩極板間的距離,小燈泡A1亮度變亮;撤去線圈中的鐵芯,小燈A2亮度變亮  (填“亮”或“暗”);
(3)在本實驗的設計中用了什么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面關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B.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C.如果一個物體是受力物體,那么它必定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D.力可以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以下是一位同學做“探究形變與彈力的關系”的實驗
(1)下列的實驗步驟是這位同學準備完成的,請你幫這位同學按操作的先后順序,用字母排列出來是:CBDAEF.
A.以彈簧伸長量為橫坐標,以彈力為縱坐標,描出各組數(shù)據(jù)(x,F(xiàn))對應的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B.記下彈簧不掛鉤碼時,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將鐵架臺固定于桌子上,并將彈簧的一端系于橫梁上,在彈簧附近豎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彈簧下端掛上1個、2個、3個、4個…鉤碼,并分別記下鉤碼靜止時,彈簧下端所對應的刻度并記錄在表格內,然后取下鉤碼
E.以彈簧伸長量為自變量,寫出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式.
F.解釋函數(shù)表達式中常數(shù)的物理意義.
(2)某同學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
①將彈簧懸掛在鐵架臺上,將刻度尺固定在彈簧一側,彈簧軸線和刻度尺都應在豎直方向(填“水平”或“豎直”)
②彈簧自然懸掛,待彈簧時,長度記為L0,彈簧下端掛上砝碼盤時,長度記為Lx;
③如圖是該同學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作的圖,由圖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439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