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0.有一個額定電壓為2.8V,功率約為0.8W的小燈泡,現要用伏安法描繪這個燈泡的I-U圖線,有下列器材供選用:
A.電壓表(0~3V,內阻6kΩ)
B.電壓表(0~15V,內阻30kΩ);
C.電流表(0~3A,內阻0.1Ω);
D.電流表(0~0.6A,內阻0.5Ω);
E.滑動變阻器(5Ω,2A);
F.滑動變阻器(200Ω,0.5A);
G.蓄電池(電動勢3V,內阻不計).
(1)要求小燈泡的電壓從零開始增大,應選擇圖中的電路圖是b.(填“a”或“b”)
(2)用正確的電路進行測量,電壓表應選用A,電流表應選用D.(用序號字母表示)
(3)滑動變阻器應選用E.(用序號字母表示)

分析 (1)明確實驗原理,從而確定對應的電路接法;
(2)根據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可以選出電壓表,根據燈泡的額定功率可求出額定電流,則可確定出電流表;
(3)根據滑動變阻器的接法可選出滑動變阻器;

解答 解:(1)題目中要求多測幾組數據,故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接法;燈泡內阻較小;故電流表選用外接法;
(2)由題意可知,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8V,故電壓表的量程應大于2.8V,故電壓表應選3V量程,故選A;
由P=UI可得,電流為I=0.28A,故電流表應選D;
(3)本實驗中應選用分壓接法,故滑動變阻器應選小電阻,故滑動變阻器選E;
故答案為:(1)b(2)A D。3)E

點評 測量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時,根據實驗的要求一般采用滑動變阻器的分壓接法,電流表應采用外接法.
對于電學實驗要從儀器選擇、實驗原理、誤差分析、實驗電路圖等各個方面進行理解,同時注意圖象及歐姆定律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真空示波管的工作原理是將從燈絲K發(fā)出(初速度不計)的電子,經燈絲與A板間的加速電壓U1=1×104V加速后由A板中心孔沿中心線KO射出,使電子束進入M、N間電場時的速度與電場方向垂直,如果在偏轉電極M、N間沒有加電壓,電子束將打在熒光屏的中心O點,并在那里產生一個亮斑.若某電子經過偏轉電場(可視為勻強電場)后打在熒光屏上的P點,如圖所示,M、N兩板間的電壓U2=1.0×102V,兩板間的距離d=9×10-3m,板長L1=2.0×10-2m,板右端到熒光屏額距離L2=3.0×10-2m,取電子的比荷$\frac{e}{m}$=1.8×1011C/kg.試求:
(1)經加速電壓加速后,電子的速度;
(2)電子在偏轉電場中的加速度a;
(3)P點到O點的距離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是加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B.它一定是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
C.它是加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D.它是加速度越來越小的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所示為某示波管內的聚焦電場,實線和虛線分別表示電場線和等勢線.兩電子分別從a、b兩點運動到c點.設電場力對兩電子做的功分別為Wa和Wb,a、b點的電場強度大小分別為Ea和Eb,則Wa=Wb,Ea>Eb.對(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實驗中:
(1)(多選)通過打點計時器得到的一條打點紙帶上的點跡分布不均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BC.
A.點跡密集的地方物體運動的速度比較大
B.點跡密集的地方物體運動的速度比較小
C.點跡不均勻說明物體做變速運動
D.點跡不均勻說明打點計時器有故障
(2)用打點計時器研究物體在空中豎直下落的運動,得到如圖所示的一段紙帶.測得AB=7.63cm,BC=9.17cm.已知交變電流頻率是50Hz,則打B點時物體的瞬時速度為2.1 m/s. 加速度為9.62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帶等量同種電荷的小球A、B,帶電荷量為-q(q>0),質量都為m,小球可當作質點處理.現固定B球,在B球正上方足夠高的地方由靜止釋放A球,則從釋放A球開始到A球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  )
A.小球A的動能不斷減小B.小球A的加速度不斷減小
C.小球A的機械能不斷減小D.小球A的電勢能不斷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在一半經為R的球面頂端放一質量為m的物塊,現給物塊一初速度v0,則( 。
A.若v0=$\sqrt{gR}$,則物塊落地點離A點$\sqrt{2}$R
B.若球面是粗糙的,當v0<$\sqrt{gR}$時,物塊可能會沿球面下滑一段,再斜拋離球面
C.若v0<$\sqrt{gR}$,則物塊落地點離A點為R
D.若移v0≥$\sqrt{gR}$,則物塊落地點離A點至少為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在完成各項任務后,“神舟十號”飛船于2013年6月26日回歸地球.如圖所示,飛船在返回地面時,要在P點從圓形軌道I進人橢圓軌道II,Q為軌道II上的一點,M為軌道I上的另一點,關于“神舟十號”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飛船在軌道II上經過P的速度大于經過Q的速度
B.飛船在軌道II上經過P的速度大于在軌道I上經過M的速度
C.飛船在軌道II上運動的周期大于在軌道I上運動的周期
D.飛船在軌道II上經過P點與在軌道I上經過M點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某同學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實驗中,要求先后兩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D.
A.用兩個測力計拉時拉力F1和F2的大小之和等于用一個測力計拉時拉力的大小
B.橡皮條沿同一方向伸長
C.橡皮條伸長到同一長度
D.橡皮條沿同一方向伸長到同一長度
(3)乙圖中F1、F2、F、F′四個力中,F'(填上述力的字母)的方向沿AO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