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2kg的物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物體A通過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與另一質(zhì)量為m=1kg的物體B相連,物體A由靜止開始滑動,其加速度a的大小為(g=10m/s2)( 。
A.2m/s2B.3m/s2C.4m/s2D.5m/s2

分析 以AB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加速度.

解答 解:以AB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μMg=(M+m)a,
解得:a=$\frac{mg-μMg}{M+m}$=$\frac{1×10-0.2×2×10}{2+1}$=2m/s2;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求加速度,分析清楚物體受力情況、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可以解題;解題時注意研究對象的選擇,要以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據(jù)報道,中俄雙方將聯(lián)合對火星及其衛(wèi)星“火衛(wèi)一”進行探測.“火衛(wèi)一”位于火星赤道正上方,到火星中心的距離為9450km,“火衛(wèi)一”繞火星1周需7h39min.若其繞行軌道可認為是圓形軌道,引力常量為G,由以上信息能確定的是(  )
A.火星的質(zhì)量B.火衛(wèi)一的質(zhì)量
C.火衛(wèi)一的繞行速度D.火星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兩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由“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升空,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時,軌道高度是343公里,而“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時的軌道高度是393公里,這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根據(jù)以上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天宮一號”的動能比“天宮二號”的動能大
B.“天宮一號”的周期比“天宮二號”的周期小
C.“神舟十一號”飛船的環(huán)繞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神舟十一號”飛船必須在“天宮二號”的軌道上,再加速實現(xiàn)對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關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它是豎直向下,v0=0、a=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B.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 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1:2:3
C.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 1s 內(nèi)通過的位移之比是 1:4:9
D.從開始運動起下落 4.9m、9.8m、14.7m 所經(jīng)歷的時間之比為 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發(fā)現(xiàn)電流磁效應的科學家是( 。
A.歐姆B.安培C.奧斯特D.特斯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一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m的劈A處于靜止狀態(tài),上表面光滑,A右端與水平面平滑連接,質(zhì)量為2m的物塊B放在水平面上P點,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C位于劈A的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為h,小球C從靜止開始滑下,然后與B發(fā)生完全彈性正碰.求:
①小球C與劈A分離時劈A的速率;
②小球C和物塊B碰撞后物塊B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從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釋放兩個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計空氣的阻力,它們在空中任一時刻( 。
A.甲、乙兩球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甲、乙兩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變
B.甲、乙兩球的距離越來越大,甲、乙兩球的加速度之差保持不變
C.甲、乙兩球的距離越來越大,甲、乙兩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變
D.甲、乙兩球的距離越來越小,甲、乙兩球的速度之差也越來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鉛蓄電池的電動勢為2V,這表示( 。
A.蓄電池在1s內(nèi)將2J的化學能轉(zhuǎn)化成電能
B.電路中每通過1C的電荷量,電源把2J的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C.無論接不接入外電路,蓄電池兩極間的電壓都為2V
D.蓄電池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本領比一節(jié)干電池(電動勢為1.5 V)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圓弧形貨架擺著四個完全相同的光滑小球,O為圓心.則對圓弧面的壓力最大的是( 。
A.a球B.b球C.c球D.d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