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4864  124872  124878  124882  124888  124890  124894  124900  124902  124908  124914  124918  124920  124924  124930  124932  124938  124942  124944  124948  124950  124954  124956  124958  124959  124960  124962  124963  124964  124966  124968  124972  124974  124978  124980  124984  124990  124992  124998  125002  125004  125008  125014  125020  125022  125028  125032  125034  125040  125044  125050  125058  176998 

科目: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光滑斜面傾角為300,質(zhì)量分別為M、m的兩個物體通過細繩及輕彈簧連接于光滑輕滑輪兩側(cè),斜面底端有一與斜面垂直的擋板.開始時用手按住物體M,此時M距離擋板的距離為s,滑輪兩邊的細繩恰好伸直,且彈簧處于原長狀態(tài).已知M=2m,空氣阻力不計.松開手后,斜面體始終保持靜止,則在M下滑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M和m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B.當M的速度最大時(未碰到板),m與地面間的作用力不為零

C.當M的速度最大時(未碰到板),水平面對斜面的支持力為(M’’+M+m)g

D.當m離開地面后M做勻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1)如果沒有操作失誤,圖乙中的F與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實驗中可減小誤差的措施有( )

A.兩個分力F1、F2的大小要適量大些

B.兩個分力F1、F2間夾角要盡量大些

C.拉橡皮筋時,彈簧測力計、橡皮筋、細繩應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長為L、內(nèi)壁光滑的直管與水平地面成30°角固定放置.將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固定在管底,用一輕質(zhì)光滑細線將小球與質(zhì)量為M=km的小物塊相連,小物塊懸掛于管口.現(xiàn)將小球釋放,一段時間后,小物塊落地靜止不動,小球繼續(xù)向上運動,通過管口的轉(zhuǎn)向裝置后做平拋運動,小球在轉(zhuǎn)向過程中速率不變.(重力加速度為g)

(1)求小物塊下落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求小球從管口拋出時的速度大。

(3)試證明小球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總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安慶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速度、速度改變量、加速度,正確的說法是( )

A.物體運動的速度改變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體,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為零

C.加速度很大時,運動物體的速度一定很大

D.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安慶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兩車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s=6m,乙車在前,甲車在后,某時刻兩車同時開始運動,兩車運動的過程如圖所示,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當t=4s時兩車相遇

B.當t=4s時兩車間的距離最大

C.兩車有兩次相遇

D.兩車有三次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安慶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的足夠長的木板,其上疊放一質(zhì)量為的木塊。假定木塊和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相等。現(xiàn)給木塊施加一隨時間增大的水平力是常數(shù)),木板和木塊加速度的大小分別為。下列反映變化的圖線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安慶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現(xiàn)提供如左下圖所示實驗裝置。請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消除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力的影響應采取的做法是( )

A.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鉤碼拉動下恰好做勻速運動

B.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鉤碼拉動下恰好做勻加速運動

C.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鉤碼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速運動

D.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鉤碼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加速運動

(2)某學生在平衡摩擦力時,使得長木板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關系是上圖中的哪根圖線?圖中是小車的加速度,是細線作用于小車的拉力。答:

(3)消除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力的影響后,要用鉤碼總重力代替小車所受的拉力,此時鉤碼質(zhì)量與小車總質(zhì)量之間應滿足的關系為_______________;

(4)圖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已知實驗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安慶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圖示為倉庫中常用的皮帶傳輸裝置示意圖,它由兩臺皮帶傳送機組成,一臺水平傳送,A、B 兩端相距3m,另一臺傾斜,傳送帶與地面的傾角θ=37°,C、D兩端相距4.45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 以5m/s的速率順時針轉(zhuǎn)動。將質(zhì)量為10 kg 的一袋大米放在A 端,到達B端后,速度大小不變地傳到傾斜的CD部分,米袋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5。試求:

(1)若CD部分傳送帶不運轉(zhuǎn),求米袋沿傳送帶所能上升的最大距離;

(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 端,求CD 部分順時針運轉(zhuǎn)的速度應滿足的條件及米袋從C 端到D 端所用時間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仲元中學高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理) 題型:選擇題

圖中虛線所示為靜電場中的等勢面1、2、3、4,相鄰的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其中等勢面3的電勢為0.一帶正電的點電荷在靜電力的作用下運動,經(jīng)過a、b點時的動能分別為26 eV和5 eV.當這一點電荷運動到某一位置,其電勢能變?yōu)椋? eV,它的動能應為( )

A.8 eV B.13 eV

C.20 eV D.34 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仲元中學高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理) 題型:選擇題

在如圖所示的四種電場中,分別標記有a、b兩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與點電荷等距的a、b兩點電勢相等

B.乙圖中兩等量異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與連線等距的a、b兩點場強和電勢都相等

C.丙圖中兩等量同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與連線等距的a、b電勢和場強都相等

D.丁圖中勻強電場中的a、b兩點電勢和場強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