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25%
相關(guān)習題
 0  135450  135458  135464  135468  135474  135476  135480  135486  135488  135494  135500  135504  135506  135510  135516  135518  135524  135528  135530  135534  135536  135540  135542  135544  135545  135546  135548  135549  135550  135552  135554  135558  135560  135564  135566  135570  135576  135578  135584  135588  135590  135594  135600  135606  135608  135614  135618  135620  135626  135630  135636  135644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速度、力、位移、質(zhì)量都是矢量
B.米、米每秒、米每二次方秒、牛頓都是國際單位
C.米、千克、秒都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
D.質(zhì)量、時間、長度、速度都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的木塊,從傾角θ=37°的斜面上的A點靜止下滑,A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μ1=0.25,A到斜面底端B的長度x=2.5m;A通過一段很小的平滑曲面(速度大小不變)到達光滑的平臺,緊挨平臺且與平臺等高的水平傳送帶,水平段長L=6m,皮帶輪軸心固定且順時針轉(zhuǎn)動,傳送帶在皮帶的帶動下以恒定的速度v勻速運動,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2,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物塊滑到斜面底端B時的速度大小v1;
(2)若傳送帶的速度v=0.5m/s,物塊滑到水平段最右端C點時的速度vC;
(3)若傳送帶的速度v′=2m/s,物塊滑到水平段最右端C點時的速度v′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質(zhì)量為m=2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地面上的A處,AB間距L=15m,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用大小為F=60N,與水平方向夾角θ=37°斜向下的力推此物體,使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在力F作用下物體的加速度;
(2)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質(zhì)量為0.1kg的彈性球從空中某高度由靜止開始下落,該下落過程對應的v-t圖線如圖所示;球與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彈,離開地面時的速度大小為碰撞前的23.該球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恒為f,取g=10m/s2,求:
(1)彈性球受到的空氣阻力f的大�。�
(2)彈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彈的最大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帶有等量異種電荷,與靜電計相連,靜電計金屬外殼和電容器下極板都接地,在兩極板間有一個固定在P點的點電荷,以E表示兩板間的電場強度,Ep表示點電荷在P點的電勢能,θ表示靜電計指針的偏角.若保持下極板不動,將上極板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至圖中虛線位置,則θ將減小,E將不變 不變,Ep將不變 不變(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滑板運動員以速度v0從離地高度h處的平臺末端水平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忽略空氣阻力,運動員和滑板可視為質(zhì)點,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v0越大,運動員在空中運動時間越長
B.v0越大,運動員落地瞬間速度越大
C.運動員落地瞬間速度與高度h無關(guān)
D.運動員落地位置與v0大小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他當時面臨的最大困難是( �。�
A.不能很準確地測定下落的距離B.不能測出下落物體的瞬時速度
C.當時無法計量時間D.當時沒有記錄落體運動的數(shù)碼相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如圖所示,右邊傳送帶長L=15m、逆時針轉(zhuǎn)動速度為v0=16m/s,左邊是光滑豎直半圓軌道(半徑R=0.8m),中間是光滑的水平面AB(足夠長).用輕質(zhì)細線連接甲、乙兩物體,中間為一壓縮的輕質(zhì)彈簧,彈簧與甲、乙兩物體不拴連.甲的質(zhì)量為m1=3kg,乙的質(zhì)量為m2=1kg,甲、乙均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現(xiàn)固定甲物體,燒斷細線,乙物體離開彈簧后在傳送帶上滑行的最遠距離為Sm=12m.傳送帶與乙物體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0.6,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甲、乙兩物體可看作質(zhì)點.(細線燒斷后,可認為彈簧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物體的動能)
(1)若固定乙物體,燒斷細線,甲物體離開彈簧后進入半圓軌道,求通過D點時軌道對甲物體的壓力大小;
(2)若甲、乙兩物體均不固定,燒斷細線以后,問甲物體和乙物體能否再次在AB面上發(fā)生水平碰撞?若碰撞,求再次碰撞前瞬間甲、乙兩物體的速度;若不會碰撞,說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運動是依靠慣性來維持的
B.力停止作用后,物體的運動就不能維持
C.物體做變速運動時,一定有外力作用
D.力是改變物體慣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傾角為α的粗糙斜面向上做勻速運動,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水平推力的大小為( �。�
A.\frac{mg(sinα+μcosα)}{cosα-μsinα}B.\frac{mg(sinα-μcosα)}{cosα+μsinα}
C.mgsinα+μmgcosαD.\frac{mg(sinα+μcosα)}{cos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