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在一定條件下,下列轉化不能一步實現(xiàn)的是( 。
A.CO2→CaCO3B.HCl→NaClC.Fe(OH)3→Fe2O3D.Fe→FeCl3

分析 根據一步反應實現(xiàn)即原物質只發(fā)生一個反應即可轉化為目標物質,根據所涉及物質的性質,分析能否只通過一個反應而實現(xiàn)即可.

解答 解:A、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可以一步轉化,故A正確;
B、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可以一步轉化,故B正確;
C、氫氧化鐵沉淀加熱生成氧化鐵和水,可以一步轉化,故C正確;
D、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不會生成硫酸鐵,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有一定難度,熟練掌握所涉及物質的性質、抓住關鍵詞“能否一步實現(xiàn)”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一包干燥的紅色粉末組成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并回答有關問題.
【老師提醒】它由銅、氧化鐵兩種固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
【提出猜想】紅色粉末可能的組成有:
①只有銅;②只有只有氧化鐵;③是銅、氧化鐵的混合物
【資料獲悉】
①銅在氯化鐵溶液中發(fā)生反應:2FeCl3+Cu═2FeCl2+CuCl2
②氧化鐵能被稀鹽酸溶解:Fe2O3+6HCl═2FeCl3+3H2O
【實驗探究】
(1)甲同學取少量紅色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震蕩后觀察,發(fā)現(xiàn)固體全部溶解.甲同學認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學認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認為乙(填“甲”或“乙”)的觀點正確.
(2)丙同學為進一步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稱取該粉末5g裝入硬質玻璃管中,按右圖在同分櫥中進行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銅CO氣體直至玻璃管冷卻.反應前后稱量
相關裝置和物質的總質量,其數據如下表:
反應前反應后
Ⅰ組玻璃管和紅色粉末的總質量為37.3g玻璃管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為36.1g
Ⅱ組洗氣瓶和所盛溶液的總質量為180.0g洗氣瓶和瓶中物質的總質量為183.1g
【討論交流】
(1)在裝置A中先通入CO氣體的作用是排凈裝置中的空氣.
(2)應該選擇Ⅰ組的實驗數據計算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最終計算結果表明:該紅色粉末的組成是猜想中的第③組(填序號)
(3)寫出A裝置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4)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實驗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和B的連接?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因為一直通入CO氣體,B中溶液不會倒吸到A裝置中.
【反思評價】丁同學指出:從環(huán)保角度,上圖裝置有嚴重不足之處.你認為應該如何改進?在B裝置后放一燃著的酒精燈將剩余氣體燒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實驗室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裝置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在加熱氧化鐵前需先通一會兒一氧化碳,這是為了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氣的混合氣,點燃發(fā)生爆炸.
(2)玻璃管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紅色粉末變成黑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試管處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3)末尾酒精燈處觀察的現(xiàn)象是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點燃尾氣的目的是除去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環(huán)境,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4)以上裝置驗證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還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用化學用語填空:
(1)2個汞原子2Hg;
(2)3個碳酸根離子3CO32-;
(3)氧化鐵Fe2O3
(4)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H2O
(5)二氧化硅中硅元素顯+4價$\stackrel{+4}{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請根據常見金屬性質回答問題: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1)將以上常見金屬的活動順序補充完整.
(2)黃金首飾不易銹蝕的主要原因是金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在青海的許多地方,人們在沙土層中用水沖洗篩選金子.據此推斷,由此法采集的黃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單質形式存在(填“單質”或“化合物”).
(3)從Mg、Zn、Cu、Fe中選出一種適當的物質與稀硫酸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Zn+H2SO4═ZnSO4+H2↑(寫一個即可).
(4)用CuSO4配制農藥波爾多液時不能在以下B(填序號)中進行.
A.塑料桶        B.鐵桶         C.木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實驗小組的四位同學在探究堿的性質時發(fā)現(xiàn)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可溶性堿都能使酚酞試液變紅.他們想進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氫氧化鎂是否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為此,他們將適量的氫氧化鎂加入到盛有熱水的燒杯中攪拌,然后向渾濁的液體中滴加酚酞試液,發(fā)現(xiàn)酚酞試液變紅,可是過一會兒紅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學依據所學的化學知識,分別對上述酚酞試液變紅、紅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個偶然現(xiàn)象.
小東:可能是渾濁液體中的固體氫氧化鎂使酚酞試液變紅,氫氧化鎂沉降后溶液就變無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試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也可能是氫氧化鎂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
小紅:可能是在熱水中氫氧化鎂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離子較多,使酚酞試液變紅;過一會兒溫度降低,氫氧化鎂的溶解度減小,溶液中OH離子變少,酚酞試液又變無色.
(1)對小明猜想“是個偶然現(xiàn)象”,四位同學都認為可以用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現(xiàn)象.他們的方法是:做重復實驗.
(2)小花認為小東的猜想不正確,她從堿使酚酞試液變色的原因上給予了否定:固體氫氧化鎂中沒有自由移動的OH-離子,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3)四位同學討論后認為要驗證小花的猜想,還需做如下實驗,你知道其實驗的目的嗎?
實驗步驟設計目的
將氫氧化鎂加入到熱水中攪拌,滴入酚酞試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隔絕空氣證明紅色消失與氧氣和二氧化碳無關
(4)對小紅的猜想,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多種實驗方案進行證明.請你寫出其中一種.
實驗方法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相應結果或結論
取兩支試管,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氫氧化鎂和熱水,振蕩,然后各滴加數滴酚酞溶液.一支保持溫度不變,另一支自然冷卻保持溫度不變的紅色不消失,自然冷卻的紅色消失紅色消失與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廢舊計算機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鉑)等金屬,經物理方法初步處理后,加入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過濾所得的固體中不應有的金屬是( 。
A.Cu、AgB.Zn、FeC.Pt、CuD.Ag、A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宇同學在實驗室里將16g高錳酸鉀放在試管里加熱制取氧氣,反應一段時間后,他稱得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為14.4g,試求:
(1)生成氧氣的質量.這些氧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多少升?(標準狀況下O2的密度為1.429g/L)
(2)通過計算,說明高錳酸鉀是否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鈉、硫酸鈉、鹽酸中的一種或幾種,取樣,進行如下實驗,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鋇溶液、稀硝酸,產生沉淀質量與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1)由上述實驗可知,AB之間圖象所對應的溶液中的溶質一定有氯化鈉、氯化鋇;
(2)BC段沉淀減少的原因是BaCO3+2HNO3═Ba(NO32+CO2↑+H2O(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C點沉淀質量為B點沉淀質量的三分之一,則原混合物中碳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的個數之比為D.
A.2:1   B.197:466   C.1:2   D.466:1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