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歸納與演繹是重要的科學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學學習方法.以下是我們熟悉的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以及凈化裝置(裝置⑦中堿石灰為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請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裝置②中的一種儀器的名稱長頸漏斗或錐形瓶.
(2)寫出用裝置①制取氧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選用的裝置組合是②③或②⑧(填序號).
若要干燥二氧化碳氣體,應選擇以上裝置⑥、⑦中的⑥(填序號).
(4)貝貝同學上網(wǎng)查資料得知:實驗室制取甲烷氣體是用固體醋酸鈉和
堿石灰共同加熱,現(xiàn)欲制取甲烷,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填序號)①.
若用⑧來收集甲烷,氣體應從b(填“a”、“b”)端進入收集.

分析 (1)根據(jù)實驗室常用儀器解答;
(2)根據(jù)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解答.
(3)根據(jù)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解答.
(4)根據(jù)濃硫酸和堿石灰都具有干燥作用,但是二氧化碳只能用濃硫酸干燥;如果用⑧來收集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從a管進入,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從b管進入解答.

解答 解:
(1)長頸漏斗或錐形瓶是實驗室常用的儀器,故答案為:長頸漏斗或錐形瓶;
(2)試管口沒有棉花團,用氯酸鉀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如果用⑧來收集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從a管進入,濃硫酸和堿石灰都具有干燥作用,但是二氧化碳只能用濃硫酸干燥;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CO2↑+H2O、②③或②⑧、⑥
(4)實驗室制取甲烷氣體是用固體醋酸鈉和堿石灰共同加熱,因此需要加熱的裝置;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從b管進入;故答案為:①、b
答案:
(1)長頸漏斗或錐形瓶;
(2)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CaCO3+2HCl═CaCl2+H2O+CO2↑;、②③或②⑧、⑥;
(4)①、b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氧氣、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guān);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guān).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如圖是某同學設(shè)計的實驗室驗證二氧化碳性質(zhì)的實驗裝置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A、B裝置連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H2O═H2CO3;可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是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將反應后的試管B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一會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石蕊試液由紅色變成紫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2CO3=H2O+CO2↑;在實驗過程中C裝置的作用是對比.
(2)將A、D裝置連接,可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該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為: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該實驗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
(3)將A、F裝置連接可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應將A裝置的導管a與F裝置的導管c(選填“b”或“c”)相連接,收集滿后,取下雙孔橡皮塞,將瓶中的氣體沿E裝置燒杯左側(cè)內(nèi)壁緩緩倒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是密度比空氣大,化學性質(zhì)是不燃燒、不支持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現(xiàn)有灼燒了一段時間的碳酸鈣樣品16g,繼續(xù)灼燒至質(zhì)量不變時,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11.2g,則原混合物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
A.40%B.50%C.60%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同學們對某化學反應的共識如下:①反應在點燃條件下進行②屬于化合反應③各物質(zhì)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2④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為7:4:11.符合以上要求的反應是( 。
A.石蠟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碳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圖所示的實驗中,觀察不到明顯現(xiàn)象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現(xiàn)有①膽礬 ②純堿 ③食鹽 ④過氧乙酸 ⑤無水硫酸銅 ⑥熟石灰 6種物質(zhì),試選擇相關(guān)物質(zhì)的化學式填空:
(1)家庭中用作調(diào)味品和防腐劑的是NaCl;
(2)日常生活用于清洗油污的是Na2CO3
(3)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
(4)用來檢驗酒精中是否含水的是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4.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它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如圖是依據(jù)元素周期表畫出的1~18號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請對它進行探究:

(1)原子序數(shù)為17的元素名稱是氯,在化學反應中,該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填“得”或“失”)電子;原子序數(shù)為13的元素屬于金屬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2)請從上表中總結(jié)出一條原子排布的規(guī)律每一橫行電子層數(shù)相等;或每一橫行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增加;或每一縱行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或每一縱行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增加.
(3)研究表明:第二周期從3號到9號元素的原子電子層數(shù)相同,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大,核對核外電子的引力增大,故原子半徑逐漸減小.請判斷:鈉原子半徑>鎂原子半徑(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物質(zhì)構(gòu)成的奧秘:
請?zhí)顚懕砀窨杖?br />
 名稱 干冰 
氯化鎂
 
氧氣
 鐵
 化學式 
CO2
 MgCl2 
O2
 
Fe
 構(gòu)成微粒符號 
CO2
 
Mg2+、Cl-
 O2 
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根據(jù)常見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回答問題.
(1)Al、Cu、Mg三種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最強的是Mg;
(2)用化學方法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Fe粉,可選用的試劑是C;(填序號)
A、MgCl2溶液    B、FeSO4溶液    C、稀鹽酸
(3)某工業(yè)廢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液中滴加稀鹽酸產(chǎn)生白色沉淀,濾液中溶質(zhì)一定含有AgNO3,還含有Zn(NO32、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