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把等質(zhì)量的X、Y、Z、M四種金屬分別加入到同體積,同濃度的足量稀鹽酸中,另取X加入到Z(NO32的溶液中,再取M加入到YNO3的溶液中,反應關系依次如圖所示:

據(jù)此判斷,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A.Z>X>M>YB.X>Z>M>YC.X>Z>Y>MD.Y>M>Z>X

分析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排在氫后面的則不能;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一般可以將位于其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根據(jù)金屬與酸反應、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情況,判斷金屬的活動性.

解答 解:由反應關系圖1可知:X、Y、Z、M四種金屬,分別投入稀鹽酸中時,只有X、Z有反應;說明X、Z的活潑性大于Y、M;又因為金屬活動性越強的金屬,與酸反應時速度越快,根據(jù)圖象可以看出X與酸反應時快,所以可判斷X的活動性大于Z,故選項A、D錯誤;
從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應的關系圖可以看出X能把Z置換出來,M能把Y置換出來,根據(jù)”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一般可以將位于其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可以得出X的活動性大于Z的活動性,M的活動性大于Y的活動性,故選項B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從置換反應能否發(fā)生的角度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好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實驗室有一瓶標簽受到腐蝕的無色溶液,如圖所示.這瓶無色溶液是放在存放鹽溶液的柜子里.化學興趣小組開展探究:
【提出問題】這瓶無色溶液究竟是什么鹽的溶液?
【猜想與假設】該無色溶液可能是碳酸鈉、碳酸氫鈉、氯化鈉、硫酸鈉、硝酸鈉中某一種的溶液.
【初步分析】
(1)庫爾班同學根據(jù)標簽上的組成元素認為一定不是氯化鈉溶液.
(2)艾力同學提出,碳酸氫鈉、硝酸鈉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據(jù)是碳酸氫鈉和硝酸鈉的化學式中鈉元素右下角的數(shù)字為1.
【設計實驗】為了確定該溶液究竟是剩余兩種鹽的哪一種溶液,他們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
①取少重該無色溶液于試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②靜置后,向沉淀中滴加稀鹽酸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產(chǎn)生大量氣泡,沉淀全部溶解.
【實驗結論】
(3)該瓶無色溶液的溶質(zhì)是Na2CO3(填化學式).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Na2CO3+BaCl2=BaCO3↓+2NaCl.
【實驗反思】
(4)玉素甫同學認為原設計的實驗還可簡化,同樣達到鑒別的目的.丙同學設計的實驗如下(將實驗操作及實驗現(xiàn)象填入相應的空格中):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取上述無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少量的稀鹽酸
溶液中沒有氣泡產(chǎn)生(或有氣泡產(chǎn)生),該瓶無色溶液是硫酸鈉溶液(或碳酸鈉溶液)
(5)白燕同學經(jīng)查閱資料得知:氯化鈉、硫酸鈉、硝酸鈉溶液呈中性,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呈堿性,提出測溶液的酸堿性來確定更簡便.她采用pH試紙測量溶液的pH值>7(填>、=、<),則結論與以上同學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光亮的鐵釘在下列情況下,最容易生銹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自來水廠凈水過程包括沉淀、過濾、吸附、消毒
B.合金一般比組成它們的純金屬的硬度大、熔點低
C.硒有防癌、抗癌的作用,人體必需大量補硒
D.質(zhì)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所有的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十面霾伏”,已成2013年,我國十大新詞語之一,PM2.5是首要污染物,2014年5月7日,國家環(huán)保部公布,我市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達到204,為重度污染.下列措施,不能減少霧霾的是( 。
A.加大城市綠化園林建設B.禁止焚燒桔桿
C.大力發(fā)展火力發(fā)電D.建筑工地,定時灑水降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如圖是同學們學習過的三個重要實驗,仔細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紅磷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熱、產(chǎn)生大量白煙,打開彈簧夾,集氣瓶內(nèi)水面上升約$\frac{1}{5}$.燃燒熄滅后,紅磷有剩余,則集氣瓶內(nèi)沒有(填“仍有”或“沒有”)殘余的氧氣(不考慮氣密性不好等因素).
(2)圖2是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①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由此可得出的燃燒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②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可得出的燃燒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3)圖3是酸堿中和反應.在燒杯中加入5mLNaOH溶液,滴入幾滴酚酞試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不斷攪拌),至恰好完全反應,溶液變成無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主要取決于化學性質(zhì)的是( 。
A.用干冰作制冷劑B.用銅絲制導線
C.用活性炭吸附色素D.用氮氣作保護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物質(zhì)久置于空氣中,因發(fā)生化學變化而增重的是( 。
A.濃硫酸B.氯化鈉溶液C.濃鹽酸D.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蔗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質(zhì),某興趣小組對“蔗糖的組成”進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組同學認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葡萄糖和氧氣,葡萄糖進一步轉(zhuǎn)化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實驗探究】
方案一:小明將蔗糖在氧氣中燃燒,檢驗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結論“蔗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
小剛認為該方案不合理,只能說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不能確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由于元素種類在化學反應前后都不發(fā)生變化,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說明反應物中也應該含有碳、氫、氧元素,而氧氣中含有氧元素,因此該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方案二:小剛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開始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然后關閉彈簧夾,點燃酒精燈給蔗糖加強熱.

(1)觀察到小燒杯中有水霧出現(xiàn)出現(xiàn),說明蔗糖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
(2)觀察到硬質(zhì)玻璃管中殘留有黑色固體,他猜測該黑色固體是單質(zhì)碳,并繼續(xù)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另選試劑進行了驗證單質(zhì)碳的實驗.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如表:
 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 
 
小燒杯中放入澄清的石灰水,往硬質(zhì)玻璃管中通入氧氣,點燃酒精
①硬紙玻璃管中的黑色固體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②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寫出上述實驗過程中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實驗結論】蔗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
【拓展交流】
(1)方案二中,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的原因是排凈裝置中的空氣,避免對實驗造成干擾.
(2)查閱資料得知蔗糖的化學式為C12H22O11,小紅發(fā)現(xiàn):蔗糖分子中氫原子數(shù)目是氧原子數(shù)目的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質(zhì)量卻是氫元素質(zhì)量的8倍.導致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氫、氧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