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關于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氧氣被用作火箭的燃料,是利用了氧氣的可燃性
B.氮氣作食品包裝袋的填充氣,是利用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既利用它的物理性質(zhì),也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zhì)
D.石墨可作為電池的電極,是利用它的導電性

分析 主要運用氧氣、碳單質(zhì)、氮氣、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來解決.

解答 解:A、氧氣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氣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錯誤.
B、氮氣作食品包裝袋的填充氣,是利用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故正確.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華吸熱的性質(zhì),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質(zhì),故錯誤.
D、石墨可作為電池的電極,是利用它的導電性,故正確.
故選AC.

點評 對于每種物質(zhì),既要掌握它的物理性質(zhì),又要掌握其化學性質(zh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某小組的同學做“鐵絲、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鐵絲燃燒沒有火餡,蠟燭燃燒有明亮的火焰.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1)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鐵+氧氣$\stackrel{點燃}{→}$四氧化三鐵;
(2)探究Ⅰ:蠟燭燃燒產(chǎn)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點燃蠟燭,將玻璃導管一端伸入內(nèi)焰,導出其中物質(zhì),在另一端管口點燃,也有火焰產(chǎn)生(如圖所示).由此可知:蠟燭燃燒產(chǎn)生的火焰是由氣態(tài)(填“固態(tài)”或“氣態(tài)”)物質(zhì)燃燒形成的.將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觀察到杯壁上出現(xiàn)白色物質(zhì).
(3)探究二:物質(zhì)燃燒產(chǎn)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閱資料】
物質(zhì)熔點╱℃沸點╱℃燃燒時溫度╱℃
石蠟50~70300~550約600
15352750約1800
木炭37274827約1700
由上表可知:物質(zhì)燃燒若能產(chǎn)生火焰,其燃燒時溫度一般高于(填“低于”或“高于”)其沸點.由此推測: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沒有(填“有”或“沒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燒時會產(chǎn)生火焰,其原因不可能是C.
A、木炭燃燒生成了其它可以燃燒的氣體
B、木炭中含有的雜質(zhì)燃燒時產(chǎn)生了氣體
C、生活中的木炭受熱易揮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請寫出下列化學反應的表達式:
(1)紅磷燃燒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木炭在氧氣張燃燒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3)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以下關于燃燒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色煙霧
B.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劇烈,發(fā)出白光
C.硫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D.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物質(zhì)的性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物質(zhì)的用途.下列有關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的關系不正確的是(  )
A.氧氣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煉鋼、航天
B.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常用作保護氣
C.銅導電性良好,可用于制導線
D.氖氣通電時能發(fā)出帶顏色光,可用于霓虹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將紅磷換成鎂條也做了類似的實驗.裝置如圖(鎂條在空氣中能燃燒)
(1)鎂條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若彈簧夾未夾緊,則進入集氣瓶中的水會偏多.
(2)若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且操作均正確.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不超過其容積的21%.現(xiàn)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則根據(jù)空氣的組成可推出消耗的氣體中除了氧氣之外還一定有氮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兩個月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在實驗室有多種方法能夠得到氧氣.

方法一:加熱高錳酸鉀
方法二: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方法三: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1)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①試管,②長頸漏斗;
(2)請在方法三的橫線上填上另一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
(3)小王同學用A裝置作為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請你寫出此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完畢后,應先將導管移出水槽,然后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進入灼熱的試管中,造成試管炸裂.
(4)小李同學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選用了B為發(fā)生裝置,他選擇B為發(fā)生裝置的原因是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不需加熱.實驗中如果用裝置D收集氧氣時,判斷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復燃則收集滿.如果導管未伸到集氣瓶底部,將會造成的后果是收集的氧氣不純,含有空氣.
(5)上述實驗(3)充分反應后的固體殘渣成分是完善,分離的步驟如下:

操作N的名稱是蒸發(fā),操作M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6)若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0.6mol的過氧化氫完全反應后,能生成多少克氧氣?(請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愛護水資源主要從哪兩個方面采取措施?
(1)防止水體污染
(2)節(jié)約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某同學學習了二氧化碳的知識后,對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進行如下探究.
【實驗一】:探究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實驗步驟及裝置如下:
①用大號針筒抽取200mL二氧化碳氣體;②試劑瓶中加入200mL水(恰好加滿),塞緊雙孔橡皮塞;③連接大號針筒和試劑瓶,緩慢推動活塞,將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可以檢驗針筒中氣體為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二氧化碳+氫氧化鈣→碳酸鈣+水
(2)試劑瓶中加的水應是A(填字母)
A.蒸餾水      B.自來水
(3)推動活塞時盡量緩慢,其目的是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
(4)當向水中注入CO2氣體體積達到120mL時,紅色油柱開始向上移動,實驗表明在該條件下,1體積水中能溶解0.6體積二氧化碳,使用紅色油柱的優(yōu)點是現(xiàn)象明顯,便于觀察;
(5)要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采取的一種措施是降溫、加壓等.
【實驗二】:探究二氧化碳氣體的其他性質(zhì).實驗裝置如下:

(6)利用圖一實驗驗證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氣大、不可燃、不支持燃燒的性質(zhì),要讓蠟燭自下而上熄滅,選用圖一中的乙裝置更易成功;
(7)利用圖二裝置驗證二氧化碳能否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反應;他們先關閉K1,打開K2,往導管中緩緩通入600mL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無明顯現(xiàn)象;然后打開K1,關閉K2,繼續(xù)往導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觀察到丁容器中的出現(xiàn)渾濁(通常情況下1體積水大約能吸收1體積二氧化碳).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可以推斷實驗中二氧化碳AC(填字母)
A.一定與氫氧化鈣反應           B.可能與氫氧化鈣反應
C.一定與氫氧化鈉反應          D.可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