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多組實驗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甲同學設計圖1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燒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氣瓶中,其原因是
 
. 實驗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進入集氣瓶的水少于集氣瓶剩余體積
1
5
的結果,請你分析可能原因之一是
 

(2)乙同學設計計出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
實驗過程: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氣密性良好;
②在集氣瓶里裝進適量a 體積的水,燃燒匙里放一塊白磷(40℃即可燃燒),按圖示裝置連接儀器,然后在酒精燈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熱,玻璃棒的作用為
 
;(注:集氣瓶內(nèi)的長導管已接近瓶底)
③把預先加熱過的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觀察到白磷立即著火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
④待集氣瓶完全冷卻至室溫,量出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是b,整個集氣瓶的體積是c.
從白磷開始燃燒到最后熄滅的過程中,集氣瓶內(nèi)水面的變化情況是
 

⑤根據(jù)a、b、c三個數(shù)據(jù),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已知C=60mL  a=10mL,則b=
 
mL.
考點:空氣組成的測定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1)根據(jù)白磷燃燒消耗氧氣解答;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小于五分之一,有可能有以下幾點:裝置漏氣、紅磷的量不足、沒有冷卻就讀數(shù);
(2)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發(fā)黃光、放出熱量、冒出大量的白煙,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實驗前集氣瓶里要裝進適量a體積的水的作用是:形成液封,防止實驗過程中集氣瓶內(nèi)的氣體從長導管中向外逸散而影響實驗結果;從白磷開始燃燒到最后熄滅的過程中,集氣瓶內(nèi)水面的變化情況是先下降,后上升,因為開始時,燃燒放熱使氣體體積膨脹,冷卻后收縮,因此先下降,后上升;根據(jù)a、b、c三個數(shù)據(jù),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已知C=60ml,a=10ml,a上面的空氣五等分,則b=20mL解答.
解答:解:
(1)白磷燃燒消耗氧氣,產(chǎn)生壓強差,燒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小于五分之一,有可能有以下幾點:裝置漏氣、紅磷的量不足、沒有冷卻就讀數(shù);
(2)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發(fā)黃光、放出熱量、冒出大量的白煙;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從白磷開始燃燒到最后熄滅的過程中,集氣瓶內(nèi)水面的變化情況是先下降,后上升,因為開始時,燃燒放熱使氣體體積膨脹,冷卻后收縮,因此先下降,后上升;根據(jù)a、b、c三個數(shù)據(jù),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已知C=60ml,a=10ml,a上面的空氣五等分,則b=20mL;因此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10mL
50mL
×100%=20%;實驗前集氣瓶里要裝進適量a體積的水的作用是:形成液封,防止實驗過程中集氣瓶內(nèi)的氣體從長導管中向外逸散而影響實驗結果
答案:
(1)氧氣被消耗,產(chǎn)生壓強差          裝置漏氣
(2)②引燃白磷
④先下降,后上升
⑤20
點評:本考點是用白磷測定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屬于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這類探究實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設計的步驟中不同的現(xiàn)象去思考、去探究,從而回答題目給出的問題.本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填空題和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這種物質是( �。�
A、木炭B、鐵絲C、硫磺D、紅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膠頭滴管使用完平放在實驗臺上
B、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液體凹液面水平
C、用托盤天平稱取2.50g食鹽
D、加熱固體時試管口須略向下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下列實驗操作(或措施)與理由的關系中,正確的是(  )
A、做電解水實驗時,向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是催化劑
B、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試驗中紅磷要足量--充分觀察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
C、實驗室制取蒸餾水時在蒸餾瓶中放入碎瓷片--加快蒸餾速度
D、實驗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要等氣泡均勻連續(xù)放出再收集--防止收集到的氣體不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們知道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那么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是否一定需要純氧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某化學探究小組進行了探究,步驟如下:
①取5個大小相同的集氣瓶,分別編號1、2、3、4、5,并分別使瓶內(nèi)留有占集氣瓶容積10%、20%、30%、40%、50%的水(余下為空氣),用玻璃片蓋住并倒扣于裝有水的水槽中.②分別用排水法向述5個瓶子中通入氧氣,小心地把5個瓶子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取出正放好.③分別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5個瓶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下:
編號12345
現(xiàn)象微亮很亮復燃復燃
請你參與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從觀察的現(xiàn)象可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需氧氣的最小體積分數(shù)介于
 
號瓶與
 
號瓶之間.
(2)用排水法收集到氧氣后,編號4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
 

(3)使用帶火星木條檢驗某集氣瓶中是否為純凈氧氣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下列A、B、C、D、E五種實驗裝置:
根據(jù)題意,將裝置的序號填入下列空格中.
(1)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
 
裝置,收集氧氣最好用
 
裝置.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2)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用
 
裝置.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3)氨氣極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常用加熱固體硫酸銨和固體熟石灰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應用
 
裝置(A、B中選),收集氨氣最好用
 
裝置.(C、D、E中選)
(4)某同學用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時,實驗完畢后試管破裂,請幫助他分析試管破裂的原因(至少兩條)
 
;
 

(5)某同學在觀察到B瓶內(nèi)有大量氣泡時,開始用E裝置收集氧氣,過一斷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木條復燃.其原因是
 

(6)若實驗時用此法代替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優(yōu)點是
 
(填序號)
A不需加熱,安全可靠;   B操作簡單,方便易行.
(7)裝置B中反應劇烈,據(jù)此提出實驗安全注意事項是
 

A.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   B.用體積小的錐形瓶   C.加熱反應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時常用的裝置,根據(jù)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儀器b的名稱是
 

(2)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氣,可選用的裝置組合是(填裝置的序號,下同)
 
,該化學反應的式為
 
,二氧化錳起
 
作用.
(3)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可采用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
 
,若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用
 
裝置收集.若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滿方法是
 

(4)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式為
 
,當用E裝置收集氧氣,發(fā)現(xiàn)水槽內(nèi)液體呈紫紅色,主要原因是
 

(5)實驗室還常用醋酸鈉晶體和堿石灰固體混合加熱來制取甲烷氣體,該氣體密度比空氣小且難溶于水,則制取該氣體應選用的裝置組合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后形成離子.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1)若a-b=10 時,該粒子是
 
(填“原子”“陽離子”或“陰離子”);
(2)b與粒子的
 
關系非常密切;
(3)當a<10+b時,且該粒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其該粒子符號為
 
;
(4)若該粒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且b=8,則該原子為
 
(填“金屬”或“非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體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鐵、氟、鋅、硒、碘等,雖然含量少,但對健康至關重要.下面提供幾種微量元素的相關信息,請認真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微量元素中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有
 
種,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鐵元素是地殼中含量位于第
 
位的金屬元素,鐵原子核外共有
 
個電子.鐵元素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3)氟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
 
(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畫出氟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4)硒元素的符號為Se,請寫出硒離子的離子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