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6.日常生活中見到下列現象,其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B.輪胎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變酸了D.鐵礦石的粉碎

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確定.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

解答 解:A、冰融化成水是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
B、輪胎在烈日下爆裂是由于溫度升高,氣體分子之間間隔變大,壓強增大造成,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
C、牛奶放置時間長了變酸,不能再喝了,說明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確;
D、鐵礦石的粉碎只是形狀發(fā)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
故選C.

點評 搞清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解答本類習題的關鍵.判斷的標準是看在變化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一般地,物理變化有物質的固、液、氣三態(tài)變化和物質形狀的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實驗回顧】實驗室用紅磷燃燒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1)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實驗原理:紅磷燃燒消耗氧氣,使瓶內氣壓減小,燒杯中水倒吸到集氣瓶.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操作規(guī)范,用量筒測量進入瓶中水的體積,能粗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問題提出】有資料表明: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低于7%時,紅磷就無法繼續(xù)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置結果與理論值誤差較大.
實驗改進】
Ⅰ.根據鐵在空氣中生銹的原理設計右圖實驗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
Ⅱ.測得實驗數據如表
測量項目實驗前實驗后
燒杯中
水的體積
燒杯中
剩余水的體積
集氣瓶(扣除內容物)
和導管的容積
體積/mL80.054.5126.0
【交流表達】
(1)鐵生銹過程首先是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Fe(OH)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Fe+2H2O+O2=2Fe(OH)2
(2)根據表中數據,改進實驗后與鐵反應的氧氣為25.5mL,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20.2%(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從實驗原理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髙的原因可能是:①鐵的緩慢氧化使集氣瓶中的氧氣消耗更徹底,使實驗結果更準確.②測量時考慮到導管容積和扣除內容物后的集氣瓶容積,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根據如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1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接通電源觀察兩電極都有氣泡產生.通電一段時間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H2),點燃a中的氣體會產生淡藍色火焰.
(2)圖2為水分解的微觀過程: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填具體粒子名稱),水分解過程中,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填具體粒子名稱).
(3)電解水的實驗說明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4)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決定于氣體的分子數之比.該實驗中能說明水的化學式為“H2O”的實驗現象是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
(5)從微觀角度解釋圖2和圖3的本質區(qū)別是分子本身是否發(fā)生變化(圖(2分)分子種類發(fā)生了變化,圖(3分)分子種類沒有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鐵+氧氣$\stackrel{點燃}{→}$四氧化三鐵
(3)硫在氧氣中燃燒:硫+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硫
(4)白加黑制氧氣: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節(jié)約用水是每個人都要遵守的公德,因為水還是一種很重要的資源,而為了探究水的組成進行如下實驗試根據如圖實驗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乙管中生成的氣體是氫氣,A電極為電源的正極.
(2)如果甲管中氣體的體積是10毫升,則乙管中氣體的體積是20毫升.該實驗結論: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寫出水電解的反應化學式表達式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屬于分解 (填“化合”或“分解”)反應.
(4)在實驗時,我們有時會看到的實驗所得的數據和理論值不符合時,我們通常有以下幾種做法,你認為不可取的是B.
A.反復實驗查找原因     B.實驗所得的數據與理論值差的不多,可認為實驗已經成功
C.大膽提出假設,然后再進行驗證    D.查找裝置是否漏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說話正確的是( 。
A.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故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種元素
B.物質熱脹冷縮的原因是分子之間的間隔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C.過氧化氫能夠分解出氧氣,故過氧化氫中含有氧氣分子
D.檢驗氫氣純度時聽到了尖銳的爆鳴聲,可以點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現由高錳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共50g,受熱使其中的高錳酸鉀完全分解后,得到45.2g剩余固體(提示:二氧化錳不參加化學反應),計算: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氧氣的質量;
(2)原混合物中高錳酸鉀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通過化學學習,我們熟悉了許多物質.請從①氫氣;②氖氣;③食鹽;④活性炭;⑤氧氣;⑥氧化鋁;⑦氧化鐵,選取相應物質的序號填空.
(1)炒菜常用的調味品是③.
(2)有吸附作用的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同學對蠟燭的燃燒進行探究:
①點燃一支蠟燭,用一只燒杯倒扣在燃著的蠟燭上,蠟燭燃燒片刻后熄滅,如實驗一.
②再點燃蠟燭,然后吹滅,看到燭芯產生一縷白煙,用火柴點燃白煙,蠟燭重新被引燃,如實驗二.
③將粗細均勻的木條水平放在蠟燭的火焰上,稍加熱后觀察木條燃燒現象,如實驗三.

(1)操作①中,蠟燭能燃燒片刻的原因是燒杯內有一定量的空氣.
(2)操作②中,關于白煙的成分,有同學做出了下列猜想:
A、白煙是水蒸氣;B、白煙是石蠟固體小顆粒;C、白煙是二氧化碳.
你認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號)B,理由是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燒,石蠟能燃燒.
(3)該同學在做實驗一的過程中,發(fā)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你認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適的是C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B.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4)木條處于外焰的部分最先變黑,說明蠟燭的外焰溫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