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玲同學對所學部分化學知識歸納如下,其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
A.日常生活經(jīng)驗B.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去除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洗滌
區(qū)別硬水軟水:常用肥皂水檢驗
使煤燃燒更旺:把煤做成蜂窩狀
制取氣體:先檢查氣密性
點燃氣體:點燃前聞氣味,可保安全
檢驗氣體:都用石灰水檢驗即可
C.粒子間的關(guān)系D.生活中的安全常識
分子與原子:分子由原子構(gòu)成
原子與離子: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
原子與元素:相同質(zhì)子數(shù)的原子統(tǒng)稱為元素
假酒中毒:由甲醇引起
瓦斯爆炸:由甲烷引起
煤氣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A.AB.BC.CD.D

分析 A、汽油是常見的有機溶劑,能溶解油污,區(qū)別硬水軟水用肥皂水檢驗,把煤做成蜂窩狀增大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使煤燃燒更旺,;
B、點燃氣體時應該檢驗它的純度,通過氣味難以確認是否純凈;
C、知道分子、原子和離子的關(guān)系;
D、工業(yè)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煤氣的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

解答 解:A、汽油能夠溶解油污,故可以洗凈,區(qū)別硬水軟水用肥皂水檢驗,泡沫膠多的是軟水,泡沫較少,沉淀較多的是硬水,故可以區(qū)分,把煤做成蜂窩狀增大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使煤燃燒更旺,故A正確;
B、點燃可燃性氣體時必須確定氣體是純凈的,在不純的氣體由于含有氧氣而容易爆炸,但是氧氣沒有氣味,所以通過聞氣味的方法難以區(qū)分,故B錯誤;
C、分子由原子構(gòu)成,原子得失電子之后使正電荷和負電荷不相等而變成離子,相同質(zhì)子數(shù)的原子統(tǒng)稱為元素,故C正確;
D、工業(yè)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了空氣在遇到明火時容易爆炸,煤氣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解答本題時要充分了解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只有理解了物質(zhì)的性質(zhì),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材所選試驗中共有三處涉及到磷的燃燒,具體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 $\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圖1中該實驗的目的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3)圖2實驗中測得反應前后質(zhì)量不相等,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一條即可);
(4)圖3實驗時薄銅片上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的結(jié)論是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
薄銅片上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的結(jié)論是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某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維C泡騰片(主要成分如圖所示)溶于水,有許多氣泡產(chǎn)生,小組同學對該氣體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與假設】
卓瑪說:該氣體可能是O2、H2、SO2、CO、CO2
扎西說:不可能有SO2,因為反應物中不含有硫元素.
德吉說:不可能有H2和CO,從藥品安全角度考慮,H2易燃易爆,CO有毒.
討論后,小組同學認為該氣體可能有O2、CO2中的一種或兩種.

【進行實驗】
實驗編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變渾濁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該氣體中帶火星的木條沒有復燃
【得出結(jié)論】
(1)由實驗①可知,該氣體中肯定含有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由實驗②不能確定該氣體中不含氧氣,理由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
【拓展延伸】向維C泡沸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說明溶液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生活里常見現(xiàn)象中,一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冰箱中放入木炭后,異味消失
C.鐵釘生銹D.榨取果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小亮在實驗室發(fā)現(xiàn)一瓶盛有無色溶液的試劑瓶,其標簽破損,從殘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具體是什么物質(zhì)無法辨認.老師告訴他,這瓶溶液可能是氫氧化鈉、氯化鈉、氫氧化鈣或是碳酸鈉中的一種.
(1)小亮查閱氫氧化鈣常溫下的溶解度約為0.17g后,認為該溶液不可能是氫氧化鈣,理由是Ca(OH)2微溶于水,其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不可能為10%.
(2)小亮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該溶液不可能是
NaCl(填寫化學式),理由是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
(3)為了確定該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學繼續(xù)進行下列實驗,請你一起參與,并填寫下列實驗報告.
[設計實驗方案]方案甲:選擇氯化鈣溶液來確定該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選擇稀鹽酸來確定該溶液的成份.
[進行實驗]你愿意選擇方案甲(選填“甲”或“乙”)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鈣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該溶液是碳酸鈉溶液.
有關(guān)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l2+Na2CO3=CaCO3↓+2NaCl.
[實驗反思](1)有同學認為還可以用一種常見的堿溶液來確定,那么它是氫氧化鈣溶液.
(2)小亮經(jīng)過反思,向同學們提出如下建議,你認為合理的是AB(填序號).
A.傾倒液體時應注意保護標簽不被腐蝕
B.要有嚴謹?shù)目茖W實驗的態(tài)度
C.無法辨認的藥品,直接倒掉,無需保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某化學實驗活動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guān)實驗.參與他們進行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久置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NaOH和Na2CO3
【實驗與探究】
(1)分析: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會變質(zhì),變質(zhì)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2)實驗如下:
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jié)論及解釋
步驟一: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實驗過程中始終沒有氣泡產(chǎn)生.
則證明猜想Ⅰ成立.
步驟二:另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鋇溶液.
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則證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3)為了進一步的驗證猜想結(jié)果,小明同學提出如下實驗方案:繼續(xù)步驟二的實驗,過濾,然后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若酚酞變紅,則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變紅,則猜想Ⅲ不成立.
小華同學立即對小明同學的方案提出了質(zhì)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氯化鋇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但碳酸鈉溶液呈堿性(填“酸”或“堿”),能使酚酞變紅,因此他認為該方案的操作步驟中應該改進的是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發(fā)酵粉是一種制作風味糕點的常見蓬松劑.某興趣小組擬對其化學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發(fā)酵粉一般含有NH4HCO3、NaHCO3、明礬[KAl(SO42?12H2O]2種.
②已知反應: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提出假設】假設1:有NH4HCO3和NaHCO3;
假設2:有NaHCO3和明礬;
假設3:有NH4HCO3和明礬.
【方案與流程】
【問題與討論】
(1)步驟①的操作是在研缽中把發(fā)酵粉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2)氣體A為氨氣.若生成A,證明假設1或假設3可能成立;若不生成A,證明假設2成立.
(3)如果生成A,經(jīng)過步驟②和步驟③后,生成氣體B,證明假設1成立,寫出步驟②的化學方程式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和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希望中學探究學習小組在幫助實驗室整理化學試劑時,發(fā)現(xiàn)一盛有無色溶液(初中科學常用試劑)的試劑瓶,標簽破損(如圖).請你對該試劑為何種物質(zhì)做出猜想并用實驗驗證.
 你的猜想驗證猜想你選擇的試劑  觀察到的現(xiàn)象(證實猜想正確)
 
碳酸鈉(硫酸鈉)
 
稀鹽酸、澄清的石灰水(硝酸鋇溶液、稀硝酸)
 
生成了氣體,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1所示A~F是實驗室制備某些常見氣體的裝置示意圖.

(1)實驗室制備CO2的藥品為石灰石和稀鹽酸可用的發(fā)生裝置有:BCDEF(選填上圖字母序號).
(2)裝置E或F相對于裝置C在操作方面的優(yōu)勢為:隨開隨用,隨關(guān)隨停.
(3)排水法收集與排空氣法收集CO2的比較(分別用體積相同的2個集氣瓶收集)
比較項目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CO2氣體生成和從水面逸出的速率遠大于其溶解和與水反應的速率CO2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
收集過程分析集滿現(xiàn)象瓶口有大氣泡冒出“驗滿”分析:因氣體無色,故集滿與否較難確定.即便用燃著木條移近容器口火焰熄滅,
也難以證明空氣完全排盡
向收集到CO2的集氣瓶內(nèi)倒入等體積適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蕩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短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長
由上述實驗可得結(jié)論①用排水法收集滿二氧化碳現(xiàn)象明顯;
②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純度更高.
(4)塊狀石灰石和適量稀鹽酸反應至無氣泡逸出后,測得其殘留液pH等于2.此時取適量反應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并用pH數(shù)字探測儀連續(xù)監(jiān)測,得曲線如圖2所示[pH為縱坐標,時間s(秒)為橫坐標]:
①寫出AB段內(nèi)有關(guān)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寫出BC“平臺”段化學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③CD段上升的原因是:鹽酸和氯化鈣已經(jīng)完全反應,碳酸鈉剩余,溶液呈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