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初中畢業(yè),有四位同學談了學習化學的感受,你不贊同的是( )
A. 學化學可以幫助人們變得聰明,防止走入生活和學習中的許多誤區(qū)
B. 學好化學的關鍵在于多觀察、多動腦、多動手
C. 目前人類面臨的很多危機如能源問題、環(huán)境問題等都是化學造成的
D. 化學是一門很有趣很有用的科學,我們一定要學好它
C 【解析】 A、學習化學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物質,防止走入生活和學習中的許多誤區(qū),如地溝油是不法商販人為造成的,故A正確;B、實驗和科學探究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學好化學要求我們多觀察、多動腦、多動手,故B正確;C、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與化學有關,但不是化學造成的,是無良的商人造成的,是人不合理的使用化學技術造成的,故C錯誤;D、化學涉及的領域廣泛,在生產生活中化學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仁愛版九年級化學上專題一走進化學殿堂單元檢測試卷 題型:多選題
我國科學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在一塊晶體硅(由硅原子構成)的表面直接移動硅原子寫下了“中國”兩字(見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上述操作中沒發(fā)生任何變化
B. 這兩個字是當時世界上最小的漢字
C. 此技術說明化學變化中原子可再分
D. 這標志著我國的科學技術已進入原子操縱的階段
BD 【解析】 A、用探針把硅原子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組成“中國”這兩個漢字,只是物質的形狀發(fā)生了改變,沒有其他物質的生成,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但發(fā)生了物理變化,故A錯誤;B、這兩個字是當時世界上最小的漢字,故B正確;C、此技術沒發(fā)生化學變化,所以不能說明化學變化中原子可再分,故C錯誤;D、這標志著我國的科學技術已進入原子操縱的階段,故D正確。故選B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仁愛版九年級化學上專題一走進化學殿堂單元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化學”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 化學能夠創(chuàng)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材料
B. 化學在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C. 化學能夠為人類提供新能源
D. 化學的發(fā)展必然造成地球的環(huán)境惡化
D 【解析】 A、化學能創(chuàng)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型材料,故A正確;B、化學在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故B正確;C、化學能夠為人類提供新能源,在環(huán)境保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故C正確;D、化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以給人類帶來危害;瘜W的發(fā)展必然帶來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惡化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故D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松山區(qū)2017屆九年級期末質量監(jiān)控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金屬材料的生產和使用是人類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
(1)下列生活用品,主要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
(2)制造汽車要用到含銅、鐵、鋁等成分的多種金屬材料。
①在汽車電路中,經(jīng)常用銅作導線,這是利用了銅的________性。
②車體多用鋼材制造,其表面噴漆不僅美觀,而且可有效防止與________接觸而生銹。
③下列物質不屬于合金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青銅 B.硬鋁 C.生鐵 D.水銀
(3)圖是某興趣小組改進的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裝置。
①由B裝置中產生的現(xiàn)象明判斷反應是否開始發(fā)生。則B中的試劑是________(填名稱).
②為檢驗反應后有鐵生成,進行如下實驗:取反應后的少量固體放入稀硫酸中,觀察到有氣泡冒出,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③C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
(4)向硫酸銅和硫酸亞鐵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鎂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和濾液。將過濾得到的固體放入稀硫酸中有氣體產生,則固體中一定含有________,濾液中(水除外)一定不含有________。
AC導電空氣和水D石灰水Fe+H2SO4=FeSO4+H2↑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氣體,防止污染空氣。Fe Cu或(鐵銅);CuSO4(或硫酸銅) 【解析】 (1)鐵鍋和硬幣主要由金屬材料制成; (2)①銅用作導線,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②鐵在與氧氣和水蒸氣同時接觸時會生銹,在車體表面噴漆可以防止鐵與氧氣、水蒸氣接觸而生銹; ③A、青銅是銅錫合金;B、硬鋁是鋁合金;...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