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關(guān)下列裝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實驗室制取氧氣、氫氣時,均可使用裝置①作為發(fā)生裝置

B. 實驗室收集氧氣、氫氣時,均可使用裝置③,且氣體從導管b進入

C. 實驗室收集氧氣、氫氣時,均可使用裝置④,且氣體從導管b進入

D. 實驗室干燥氧氣、氫氣時,均可使用裝置⑤,且氣體從導管b進入

【答案】C

【解析】

A、實驗室制取氫氣時,不需要加熱,使用裝置②作為發(fā)生裝置,故不符合題意;

B、實驗室收集氧氣時,因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故使用裝置③時,氣體從導管a進入,故不符合題意;

C、實驗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氫氣時,均可使用裝置④,且氣體從導管b進入(即短進長出),故符合題意;

D、實驗室干燥氧氣、氫氣時,均可使用裝置⑤,且氣體從導管a進入(即長進短出),故不符合題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語言,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學用語填空。

①鉀元素___。

2個氮原子___。

6個水分子___

2個氫氧根離子___。

⑤標出“MgO”中鎂元素的化合價___。

(2)寫出“3CH4“4”的含義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guān)系的是(

A. 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分別與足量鐵粉和鎂粉反應

B. 向一定量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 向一定量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

D. 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制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有關(guān)粒子之間反應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鹽酸溶液中含有氫離子和氯離子

B.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C.兩種溶液混合時,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jié)合生成了水分子

D.兩種溶液混合時,鈉離子與氯離子結(jié)合生成了氯化鈉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溶液由HCl、MgCl2Na2CO3、Na2SO4中一種或幾種混合而成,現(xiàn)向該混合液中滴入BaOH2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與加入BaOH2溶液體積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可能含有HCl

B. 一定含有Na2SO4

C. 不能確定是否含有MgCl2

D. 一定不含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A~I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且分別由H、C、O、NaAl、S、ClCa、Cu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A為單質(zhì),F、G、I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余物質(zhì)由三種元素組成;C俗稱純堿;反應①和②各生成一種沉淀,且沉淀顏色不同;實驗室里和工業(yè)上制取氣體I,均需要主要成分為H的原料。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zhì)間存在轉(zhuǎn)化關(guān)系,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化學式:C________。

(2)寫出化學方程式:實驗室里制取氣體I_________,反應①________,AB 反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化鐵常用于金屬蝕刻、污水處理等。現(xiàn)以硫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為原料制備氯化鐵晶體(FeCl36H2O)的流程如圖所示:

1)已知“焙燒”階段就是硫鐵礦的燃燒,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S2+11O22Fe2O3+8X,則X的化學式為_____,硫鐵礦進行焙燒前要將其粉碎,其目的是_____。

2)在“酸溶”時不用硫酸代替鹽酸的原因是_____

3)實驗室常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SO2SO2+2NaOHNa2SO3+H2O),則吸收6.4g二氧化硫至少需要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是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操作錯誤且與下面對應的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量取液體的實際體積偏大B. 溶液濺出

C. 試管底部破裂D. 標簽受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shù)為12的鎂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為___,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___

(2)該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易___(得到失去”)電子成為___(”)離子,符號是___

(3)該元素屬于___(金屬非金屬”)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