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喝茶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西湖龍井”享有盛名,為保茶葉的品質(zhì),要做到防潮和防氧化.為此在茶葉的包裝袋內(nèi)往往放入一小包黑色的還原鐵粉作為“雙吸劑”,失效后會變成棕黃色物質(zhì)(氧化鐵).請問這一從黑色物質(zhì)到棕黃色物質(zhì)的變化過程屬于( 。
A.化學性質(zhì)B.物理性質(zhì)C.化學變化D.物理變化

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 解:從黑色物質(zhì)到棕黃色物質(zhì)的變化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氧化鐵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若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氫氟酸(HF)對玻璃有腐蝕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種精美圖案,也可用在玻璃儀器上標注刻度文字.氫氟酸與玻璃發(fā)生的反應可以表示為:SiO2+4HF═X↑+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
C.可能含有氫元素D.X是一種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水在化學實驗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其解釋沒有體現(xiàn)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實驗①中的水:使鐵生銹的條件之一B.實驗②中的水:只為了提供能量
C.實驗③中的水:防止集氣瓶炸裂D.實驗④中的水:作反應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現(xiàn)象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
A.無數(shù)雨滴從空中落下
B.金屬導線導電
C.掃地時,看到空中飛舞的塵埃
D.香水瓶打開后,過一會屋內(nèi)聞到香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生活或?qū)嶒灢僮髦,沒有從安全因素考慮的是( 。
A.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不可讓試管口對著自己和旁人
B.將電冰箱的金屬外殼接地
C.制取氧氣驗滿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D.某人看到水庫中的水不是很深,當旁邊卻豎著“水深危險”的牌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某化學課題小組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固體草酸(H2C2O4•2H2O)受熱可分解,其化學方程式為H2C2O4•2H2O=CO↑+CO2↑+3H2O.該課題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分解進行了如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同學利用如圖裝置制取并收集CO,其中B裝置的作用除去CO2
(2)為了驗證草酸的分解產(chǎn)物,設計了四個方案,分別將混合氣體(包括水蒸氣)依次通過足量的下列試劑,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方案是D(每步反應氣體都除盡).
A.石灰水、灼熱的氧化銅、無水硫酸銅、氫氧化鈉溶液
B.無水硫酸銅、氫氧化鈉溶液、灼熱的氧化銅、石灰水
C.石灰水、無水硫酸銅、灼熱的氧化銅、石灰水
D.無水硫酸銅、石灰水、灼熱的氧化銅、石灰水
(3)有同學按下列裝置利用草酸分解產(chǎn)生的CO測定某種鐵的氧化物的組成.

①當C裝置中鐵的氧化物全部被還原后,稱量剩余的質(zhì)量為ag,同時測得D裝置的質(zhì)量增加bg,則該鐵的氧化物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1a:4b.
②甲同學認為去掉A裝置,對測定結(jié)果無影響,請判斷他的觀點是否正確,并寫出你判斷的理由:不正確;混合氣體中的CO2會進入裝置,使測定結(jié)果不準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對學校附近的赤鐵礦中Fe2O3含量進行測定.取樣品20g加到219g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后,經(jīng)過濾、干燥、稱重,得濾渣的質(zhì)量為4g(雜質(zhì)不與鹽酸反應).[與計算有關的化學方程式:Fe2O3+6HCl=2FeC13+3H2O]請計算:
(1)赤鐵礦中Fe2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鹽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某學校的課外活動小組要測定某塊鹽堿地中的NaCl、Na2SO4、Na2CO3的含量,為鹽堿地的改造提供依據(jù).他們進行了合理采樣、晾干、粉碎、稱量,加蒸餾水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濾液,并對所取濾液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過程中所加試劑均是足量的,得到的所有沉淀中的陰離子都來自原土壤濾出液中.最后,稱量實驗中得到的各種沉淀質(zhì)量,計算得出鹽堿地中上述三種鹽的含量.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中試劑A的化學式是Ba(NO32,試劑B的化學式是HNO3或HCl,氣體和試劑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Ba(OH)2═BaCO3↓+H2O.
(2)若上述實驗中試劑A為氯化鋇溶液,則按上述實驗步驟最終測得土壤中NaCl(或氯化鈉)的含量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從微觀粒子的角度解釋下列事實,錯誤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斷運動
B.氯化鈉溶液具有導電性--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C.夏天濕衣服晾干得快--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D.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同種分子化學性質(zh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